1. 首页 > 数码 >

四库全书有全本吗_四库全书有几本书

有没有看过四库全书的人?

纪晓岚、乾隆

四库全书有全本吗_四库全书有几本书四库全书有全本吗_四库全书有几本书


四库全书有全本吗_四库全书有几本书


余嘉锡

我看过《四库全书总目》,受益匪浅。

现在估计没有了

要有耐心的人才可以.....耐得住...

如果用九段衡量,至少阅读文言(繁体竖排无标点)的段数要达到四段。

《四库全书》指什么?

《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是由清代大学士纪昀主持编纂,我国古代的一部官修百科全书。共收书3503种,存目6793种,计七万九千余卷,三万六千余册,是历史上为保存古籍而编纂的卷帙最浩繁的一部丛书。为了编纂这部巨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先后集中了四千余人,历时十五年才完成。计六千多函,二百三十万页,共九亿九千万字。成为文化史上最浩大的工程。《四库全书》汇聚了大量古籍,网罗广博,内容丰富,考订精审,编次有序,为清理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历代学者对它评价极高。内容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四库全书》残本原藏文源阁,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纵火焚毁圆明园,文源阁藏书几乎尽毁。此残本历经劫难能流传至今,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历经战火与动乱,现在国内《四库全书》仅存有四套,分别是:文澜阁之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之书现藏图书馆,文津阁之书现藏图书馆,文溯阁之书现藏甘肃省图书馆。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经部: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史部: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属 传记类 圣贤之属 名人之属 总录之属 杂录之属 史钞类 载记类 时令类 目录类 经籍之属 金石之属 史评类 地理类 宫殿簿之属 总志之属 都会郡县之属 河渠之属 之属 山水之属 古迹之属 杂记之属 游记之属 外记之属 职官类 官制之属 官箴之属 政书类 通制之属 仪制之属 邦计之属 军政之属 法令之属

考工之属

子部: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推步之属 算书之属 术数类 数学之属 占候之属 相宅相墓之属 占卜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 阴阳五行之属 释家类 道家类 艺术类 书画之属 琴谱之属 篆刻之属 杂技之属 谱录类 器物之属 饮馔之属 草木禽鱼之属 杂家类 杂学之属 杂考之属 杂说之属 杂品之属 杂篡之属 杂编之属 类书类 家类 杂事之属 异闻之属 琐记之属

集部:楚辞类 别集类 汉至五代 北宋建隆至靖康 南宋建炎至德佑 金至元 明洪武至崇祯 清代 总集类 诗文评类 词曲类 词集之属 词选之属 词话之属 词谱词韵之属 南北曲之属

《四库全书》是由清代大学士纪昀主持编纂,我国古代的一部官修百科全书。共收书3503种,存目6793种,计七万九千余卷,三万六千余册,是历史上为保存古籍而编纂的卷帙最浩繁的一部丛书。为了编纂这部巨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先后集中了四千余人,历时十五年才完成。计六千多函,二百三十万页,共九亿九千万字。成为文化史上最浩大的工程。《四库全书》汇聚了大量古籍,网罗广博,内容丰富,考订精审,编次有序,为清理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历代学者对它评价极高。内容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四库全书》残本原藏文源阁,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纵火焚毁圆明园,文源阁藏书几乎尽毁。此残本历经劫难能流传至今,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历经战火与动乱,现在国内《四库全书》仅存有四套,分别是:文澜阁之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之书现藏图书馆,文津阁之书现藏图书馆,文溯阁之书现藏甘肃省图书馆。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经部: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史部: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属

传记类

圣贤之属

名人之属

总录之属

杂录之属

史钞类

载记类

时令类

目录类

经籍之属

金石之属

史评类

地理类

宫殿簿之属

总志之属

都会郡县之属

河渠之属

之属

山水之属

古迹之属

杂记之属

游记之属

外记之属

职官类

官制之属

官箴之属

政书类

通制之属

仪制之属

邦计之属

军政之属

法令之属

考工之属

子部: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推步之属

算书之属

术数类

数学之属

占候之属

相宅相墓之属

占卜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

阴阳五行之属

释家类

道家类

艺术类

书画之属

琴谱之属

篆刻之属

杂技之属

谱录类

器物之属

饮馔之属

草木禽鱼之属

杂家类

杂学之属

杂考之属

杂说之属

杂品之属

杂篡之属

杂编之属

类书类

家类

杂事之属

异闻之属

琐记之属

集部:楚辞类

别集类

汉至五代

北宋建隆至靖康

南宋建炎至德佑

金至元

明洪武至崇祯

清代

总集类

诗文评类

词曲类

词集之属

词选之属

词话之属

词谱词韵之属

南北曲之属

清朝,乾隆名手下学士修的一本大百科全书

是当时的一部书(字数,篇幅等)

经、史、子、集

古代四库全书指什么

问题一:我国古代四库全书是什么 库全书》是古代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经部――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 类”、“西学格致类”

问题二:古代的四库全书是指哪四本?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古代的一部官修书,也是古代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 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底本的四个来源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问题三:古代四库全书指 ?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问题四:古代四库全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问题五:古代四库全书都包括什么? 包括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四书五经,解释四书五经的书,其他的儒学经典哗史部: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杂史,还有地理方面的著作

子部:主要阐述个人思想的先秦诸子百家之书,例如老子、墨子、韩非子;也有后期论述个人思想的书

集部:诗集,文集等一些写景,写人写事,甚至是!

我国现存有的<四库全书>吗??

有全本的。

乾隆制的古本《四库》共七本,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北四部)、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南三本),尚有一部抄写用的底本,称作第八本,在战火损失殆尽。

至今存世的有四本,分藏于:

浙江省图书馆、博物院、甘肃省图书馆、图书馆。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这七部《四库全书》,在抄写时,也就是初次面世时,就因为缮写时间不同,略有异,如文渊阁本有3457种;文津阁有3503种共79337卷;而同时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录》中记载有3461种书共79309卷。

有的,四库全书保存很完整

四库全书分7个地方保存.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省,文津阁本今藏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有整套的。以前在街上也见过卖《四库全书》的,但都是盗版的。书城我也见过。由于自己对它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没怎么看过。但我认为肯定有完整的。

没有

有啊,我也有一本<四库全书>

有,不全

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