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nh4hco3是什么 nh4hco3俗称

nh4hco3是什么 nh4hco3俗称


NH4HCO3是什么物质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体,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碳酸氢铵,一种氮肥。

碳酸氢铵 应该可以做氮肥

碳酸氢铵,可作为化肥。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体,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碳酸氢氨是什么,用途。

碳酸氢氨是什么,用途。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

碳酸氢铵呈白色,常温下是固体粉末或颗粒.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碳酸氢铵由什么组成

碳酸氢铵由NH4HCO分子组成。碳酸氢铵含氮17·1%,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

碳酸氢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它既释放出二氧化碳又具有铵态氮,其元素都是作物的养分,符合作物的吸收机理,是作物合成氨基酸理想的物质。

就肥料的营养功能来说,碳铵是全部被直接吸收的肥料,它不含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它物美价廉,在我国农村,是广大农民使用的一个重要氮肥品种。

碳酸氢铵的作用:

1、快速高效

和尿素相比,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施肥效果要迟一些。碳铵施入土壤后立即被土壤胶体吸附,直接供作物吸收利用,当天即可见效。

2、双重肥效碳铵施入土壤后,形成氨和二氧化碳,氨被作物根系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被作物直接吸收。

3、驱虫、杀菌施入碳铵,土壤中的害虫可迅速被杀死或驱走,并可毒杀有害细菌。

4、性价比高碳铵和其他相同肥效的氮肥相比,碳铵价格更加经济实惠,碳铵被作物吸收后无残留物,不会对土壤造成任何伤害。

扩展资料

理论上,碳酸氢铵是化学碱性,生理弱酸性,生理酸性极弱,也可视为生理中性。

碳酸氢铵在施入土壤中后,短期内会提升土壤的PH,即减轻土壤酸化,这并不难解释,因为碳碳酸氢铵的水溶液即为碱性,施入土壤后,在没有发生吸收或铵根离子转化过程之前,自然是提高了土壤的PH,减轻了酸化。

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把碳酸氢铵拆分为碳酸氢根与铵根,铵根离子在土壤中要么被硝化成硝酸根,此过程造成土壤酸化;要么挥发成氨气,释放氢离子,造成土壤酸化;要么被根系吸收,与根系交换氢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总之铵根离子无论发生什么作用,都会导致土壤酸化,而碳酸氢根离子在酸化土壤中,会将氢离子反应掉,从而改良酸化。碳酸氢铵,一半(铵根离子)造成酸化,一半(碳酸氢根离子)减轻酸化,但速率并不一样。

但是,碳酸氢根对PH的影响作用更快(碳酸氢根不会被土壤颗粒吸附,进入土壤溶液中即开始与氢离子大量反应,而铵根离子硝化作用或被根系吸收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施用碳酸氢铵后,短期内土壤PH值是上升的。

参考资料来源:

碳酸氢铵由NH4HCO分子组成。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体,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

碳铵在水中呈碱性反应。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10~20℃时,不易分解,30℃时开始大量分解。碳铵怕”热”也怕”湿”,因生产时不能按常法加热干燥,故碳铵产品常有吸湿水,引起碳铵分子潮解,结果使密封包装下的碳铵结块,敞开时则加速挥发。

与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NH4HCO3==加热==NH3+H2O+CO2↑

H2SO4+NHHCO3==H2O+CO2↑+NH4HSO4(碳酸氢铵过量时)

H2SO4+2NH4HCO3==2H2O+2CO2↑+(NH4)2SO4(稀硫酸过量时)

2NH4HCO3+2NaOH(少量)=(NH4)2CO3↑+Na2CO3+2H2O

NH4HCO3+2NaOH(大量)=Na2CO3+H2O+NH3·H2O

NH4HCO3+2NaOH==NH3↑+Na2CO3+2H2O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

碳酸氢铵的组成:碳酸氢铵是由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碳酸氢铵由

铵根离子(NH4+),碳酸氢根离子(HCO3-)

组成

因为碳酸氢氨是离子化合物,所以由铵根离子(NH4+),碳酸氢根离子(HCO3-)

组成

它是酸式盐。铵是似金属物质,它与酸式酸根“碳酸氢根”结合形成酸式盐

碳酸氢铵是什么

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是氨的碳酸盐,分子式为NH4HCO3。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铵溶液中也可得到碳酸氢铵。它是白色粉末,有强烈的氨臭味,易溶于水。碳酸氢铵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或加热时会放出二氧化碳,溶液也变为碱性。

NH4HCO3怎么念???????有什么作用

NH4HCO3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左右。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为: NH3+H2O→NH3*H2O+热量 NH3*H2O+CO2→NH4HCO3+热量 碳酸氢铵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比重1.57,容重0.75,较硫酸铵(0.86)轻,略重于粒状尿素(0.66)易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也有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即带1单位正电荷),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供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名氢氧化钠)或Ca(OH)2 (俗名熟石灰,化学名氢氧化钙)放在一起。因为铵盐和碱共热会生成氨气使化肥失效。 碳铵在水中呈碱性反应。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10~20℃时,不易分解,30℃时开始大量分解。我国多数地区主要作物的施肥季节在5~10月,其间平均温度在200C以上,恰值碳铵开始较多分解的转折点,施用时必须采取各种防挥发措施。 碳铵怕”热”也怕”湿”,因生产时不能按常法加热干燥,故碳铵产品常有吸湿水,引起碳铵分子潮解,结果使密封包装下的碳铵结块,敞开时则加速挥发。 碳铵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农化性质上。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碳铵的另一个特点是其铵离子更易被土粒吸持,故当其施入土后不易随水下渗流失,淋失量仅及其他氮肥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表2-2)。因此,只要碳铵能较完全地接触土壤,被土粒充分吸持,施用后的挥发并不比其他氮肥高。有些条件下,如在石灰性土壤上,深施后还可比其他氮肥减少挥发损失。 施用:碳铵适用于基肥,也可用作追肥,但都要深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不离土不离水和先肥土、后肥苗的施肥原则即把碳铵深施入土,使其不离水土,被土粒吸持并不断对作物供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作基肥的铺底深施,全层深施,分层深施;作追肥的沟施和穴施等。其中以结合耕耙作业将碳铵作基肥深施,较方便而功效高,肥效稳定。对旱作物如小麦、玉米作追肥深施,效果也较好,但须注意适宜用量,防止烧苗,应结合灌水,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 ②避免高温季节和高温时期施用的原则碳铵尽量在气温小于20℃的季节施用,一天中则尽量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施用,均可明显减少施用时的分解挥发,提高肥效。提倡碳铵与其他氮肥品种搭配施用,如将碳铵作基肥,用于低温季节,尿素、硫铵等作追肥,用于高温季节。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碳铵在我国农用氮素中的比例将可能逐渐降低,被其他高浓度稳定的氮肥品种所替代,但碳铵仍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氮肥品种,不能忽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