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北京百年树人 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

评述蔡元培对北大进行的改革及所体现的大学教育思想。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北京百年树人 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北京百年树人 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据此,他一方面延请了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另一方面也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

3.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对于私生活糜烂,甚至于引诱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则予以坚决解聘。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

(三)教授治校,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总而言之,在蔡元培的下,北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道路。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据此,他一方面延请了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另一方面也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

3.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对于私生活糜烂,甚至于引诱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则予以坚决解聘。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

(三)教授治校,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总而言之,在蔡元培的下,北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含义:

十年的时间可以把小树苗种植成一棵大树,一辈子的任用才能使培育出的一个人才发挥作用。比喻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还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含义:

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比喻老师的栽培之恩。

这两句句是说,人才栽培非常重要且不易,老师对我的栽培之恩,终身难忘。

出处:当代作家刘绍棠 《老师领进门》。

扩展资料《老师领进门》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作家。1936年2月29日生于河北省通县(1958年3月7日,通县划归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1997年3月12日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作家协会年轻的会员。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文学作品,有不少被译成外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他走上乡土文学之路,是受到老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由于受到孙犁的赞赏,其作品常常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

著作:《青枝绿叶》、《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选入人教版6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娥眉》《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节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参考资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么理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出自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才比种植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指的是,培养人才,教授课业,能成才,比种树更难,比种树更花时间更需精力,呕心沥血,用心栽培,可能要好几代人的一起努力,方可逐步成功的意思。插柳之恩,即长辈和师长的栽培之恩,晚辈和学生有了一个落地生根的土壤,和安全成长的环境,以及茁壮成长的配料,以及健康正确发展的者和监护者。作为晚辈和学生,应当感恩我们前辈和师长的爱护和栽培,一辈子不忘恩情。

这是我的理解,仅供参考。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是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一个人才很不容易。而后面那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可见随手插柳也可让柳树生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主要是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是我对老师的感激之言。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成才是非常不容易的,教育当中倾注了老师心血,所以老师对我的教育让我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出自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才比种植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出自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才比种植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出自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才比种植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种一棵树需要十年的时间,但是培养一个的人则需要长长久久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文化的积累以培育。插柳可成荫,老师对你的栽培教育,应当铭记终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北京哈罗的生源好吗

根据搜狐网资料显示,该校生源好。

北京哈罗学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生源很好,学校会通过不同渠道与方式,着力追踪与发展每位学生的特色。学校教师Farley先生提到,哈罗使用的是英国杜伦大学的测评体系,从学生入学起,该体系便会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哈罗学校近年来大力发展K-12双语教育,一如既往贯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亦不断改革,逐步成为学生选拔和教师引进和发展等方面的行业,成为乃至全球教育行业的榜样。

北京汇文校歌怎么唱

泱泱乎我汇文,浩浩乎我汇文,春风化雨,培育栋梁,百年树人世代传扬,啊,世代传扬。校训“智仁勇”,要牢记,永发扬。汇文桃李满天下,看百花吐芬芳,弘扬我“全人教育”,为祖国当自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十年和百年是实指吗?为什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指的虚数,为了说明教育是百年大计,用十和百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人才栽培非常重要且不易。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是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一个人才很不容易。

而后面那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可见随手插柳也可让柳树生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主要是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啊。

插柳之恩用在这里,比喻老师的栽培之恩又不图回报。

扩展材料:

出处:当代作家刘绍棠 《老师领进门》。

《老师领进门》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作者:

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作家。1936年2月29日生于河北省通县(1958年3月7日,通县划归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1997年3月12日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作家协会年轻的会员。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文学作品,有不少被译成外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他走上乡土文学之路,是受到老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由于受到孙犁的赞赏,其作品常常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著作:《青枝绿叶》、《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选入人教版6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娥眉》《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节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什么意思

原句意思是:老师多年来培养一个人不容易,对我的栽培,我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出自孟子,一个十年之计是种植树木,百年之计当属培育人才,是孟子的政论。喻人才栽培之重要与不易。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无意间随手插柳都让柳树生长起来,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主要是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使小树成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

也可以解释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即使是小的恩情,也不能忘记.

1、这句话的意思是

小树十年功夫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培养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我终身不忘。

2、出处:

当代作家刘绍棠 《老师领进门》。

3、《老师领进门》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4、原文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生涯。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串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有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有人家,家家炊烟袅袅。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正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她想折一枝来,戴在耳丫上。妈妈喝住了她,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里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遇到田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村边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5、作者

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作家。1936年2月29日生于河北省通县(1958年3月7日,通县划归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1997年3月12日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作家协会年轻的会员。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文学作品,有不少被译成外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他走上乡土文学之路,是受到老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由于受到孙犁的赞赏,其作品常常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著作:《青枝绿叶》、《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选入人教版6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娥眉》《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节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使小树成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百需要更多的时间.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度忘怀.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使小树成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百需要更多的时间.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度忘怀.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

对老师的教诲之恩忘怀,形容赞美老师的词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