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李清照一剪梅什么意思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李清照一剪梅什么意思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李清照一剪梅什么意思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


李清照一剪梅什么意思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


李清照一剪梅什么意思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翻译:

秋天,池塘里红荷香残,闺房内枕席生凉。我松开罗衫,独自跨上小船去湖中游玩。明月照到西楼上,半天云中,一行大雁飞来,它们携带的是谁的家信呢?

等他等着花儿都谢了,愁情似水四漂流。想必他也一样思念着我吧!可是我们只能分隔两地,各自发愁。这种情绪怎样才能消除呢!刚刚才舒展开眉头,它却又涌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朝李清照的诗作。

译文如下: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的详细翻译

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真正的寓意是什么

一枝梅花的意思。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如南北朝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

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2、词牌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3、作品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一剪梅是什么意思?

1、

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2、词牌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3、作品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宋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词牌名,出自周邦彦的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这个楼主应该已经知道了,百度百科里面有

“一剪梅”这三个字应该就是一束梅花的意思,其中“剪”字是动词量化了,这种用法很多,动词作量词可以使原本静态的画面生动起来,使得人们更加直观、身临其境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

下面再粘几个别的网友的看法,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一剪梅”是一词牌。此词牌由[宋]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得名(全词: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这里的“剪”我以为周邦彦借用了[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境。如果说春柳是被“二月春风”修剪出来的,那麽,为什麽梅花就不是被隆冬的霜雪裁剪修饰的呢?

古人爱梅栽梅,也喜欢剪下梅枝,精心修饰养在瓶中。

为了追求更好的语言效果

本意就是一枝梅花的意思,不过这个没什么太多的意义,文学上用作词牌名,还有歌曲名、电视剧,你懂的,不多述。

是写的

《一剪梅》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近,《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裙子的。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一剪梅表达的是啥意思

1、表达生命的坚韧外,还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表现了他们挣扎在爱情和道义的边缘,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两代情仇时具有的广阔胸怀。

2、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3、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4、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5、“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李清照一剪梅译文注释

李清照《一剪梅》解释、注释和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年),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说明】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她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和相思之苦。

【解释】

红色的荷花渐渐凋谢,素白的竹席凉意袭人,独居的驾舟出游。她在美丽的湖面上,却无心赏景,只是遥望远空,期待鸿雁飞过……。直到月上西楼,天边终于出现了一队征鸿,但是否为她带回了锦书?

【注释】

①《一剪梅》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一剪梅,词牌名。

③玉簟(diàn)秋:意思是秋席生凉了。玉簟,洁净如玉的竹席。簟,竹席。秋,秋凉、凉意。

④云中谁寄锦书来:这是作者盼望她丈夫来信。云中,空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天上飞来,古称“云中”。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锦帛,所谓帛书,就是将文字、图象写绘于丝织品上的一种书籍形式。

⑤雁字:指鸿雁飞行的队形,有时像“一”,字,有时像“人”字。

⑥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两处,指夫妻双方。

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已是夏末秋初时节,粉红的荷花将要谢了,夏天就要走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轻轻的提着丝裙,独自踏上兰舟。此人决定出去散散心,看看风景,排遣相思之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身在兰舟,心早已飞到了丈夫身边,船儿向前走,眼睛往空中看。看到大雁飞回,不知道是不是带来了丈夫的书信?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很关键,承上启下,让整首词意脉不断。上片结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相思已浓,但词人的情思还没说尽。“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思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即使我千般思量,花要飘零水自流,我的丈夫依然要远行,我又能如何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