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敏而好学试卷_敏而好学前面一句

人教版六下文言文两则试卷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言文两则第六大题怎么写 一、形近字组词。

敏而好学试卷_敏而好学前面一句敏而好学试卷_敏而好学前面一句


敏而好学试卷_敏而好学前面一句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三、选字填空。

诲 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四、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 一、弈(对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惧(恐惧) 缓(缓慢) 孟(姓孟) 二、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 2.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三、1.诲 2.悔 3.至 4.致 四、1.通:全。

弈:下棋。 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2.为:因为。 弗:不。

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3.以:认为。 去:离。

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4.汝:你。

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五、1.(1)指弈秋的教导。

指天鹅。 (2)他,指前一个人。

他,指前一个人 2.非常专心,学得很好; 不专心,老想着射天鹅,学得不如另一个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1.近——远 大——小 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个句子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

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言文两则第六大题怎么写

一、形近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三、选字填空。

诲 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四、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弈(对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惧(恐惧) 缓(缓慢) 孟(姓孟)

二、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

2.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三、1.诲 2.悔 3.至 4.致

四、

1.通:全。 弈:下棋。 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2.为:因为。 弗:不。 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3.以:认为。 去:离。 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4.汝:你。 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五、1.(1)指弈秋的教导。 指天鹅。

(2)他,指前一个人。 他,指前一个人

2.非常专心,学得很好; 不专心,老想着射天鹅,学得不如另一个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1.近——远 大——小 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个句子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

3. 谁有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一、成语填空,并解释填入的字义.(3分) 1、( )在笔先 2、各( )已见 3、要言不( ) 4、( )不及防 5、莫( )其妙 6、言简意( ) 二、将下面的词语正确搭配起来,再扩展成句子.(4分)坚持 秩序 维持 工作 支持 局面 支撑 真理 三、选择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众不同的一个是( ).(1)首战 (2)首席 (3)首饰 (4)首要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少的一组是( ).(1)阴谋诡计 崇山俊岭 混身是胆 一箭双雕(2)纹丝不动 天气严热 应接不瑕 一文不明(3)直截了当 连绵不断 襟漂带舞 竭尽全力(4)振耳欲聋 委屈求全 诗情画意 无微不至3、下列词语不是出自三国故事的一个是( ).(1)割须弃袍 (2)空城计 (3)马后炮 (4)官渡之战四、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11分)①今天是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欢快的济济一堂,妈妈早就煮好了馄饨,爸爸还拿出了以珍藏了快一年多的女儿红酒,看着满桌的好菜,我口水都咽到小肚子里面了.撩了撩胡子,给我们讲起了年的来历.我和表弟还背诵起唐朝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窗外,连绵起伏的鞭炮声中,五彩缤纷的烟火映红了大地,与一轮明月和满天星斗相互辉映,美丽极了.②敬爱的,我们就要分别了,在这离别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友谊的可贵.想想六年来在一起的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心中涌起了汹涌澎湃的感情.千言万语并作一句话,感谢母校、老师、同学和小伙伴!祝老师身体健康,一切顺利学生:张小军于2005年6月25日写五、根据课文填空.(8分)1、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 .在我们的心目中,,,.2、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 ,也谈不到 ,我只是 、地走过了这一生.我 ,我 ,我终于明白 .六、对对子 (4分)1、日出江花红胜火,(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 ),落日故人情.4、( ),疑义相与析.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两题共22分 )A、(共10分)我国有很多有趣的竹子,有四四方方的方竹,杆色暗黑的墨竹,有斑斑点点的湘妃竹,似铁一般的针铁竹,可提取香精的香竹,月月生笋的月月竹,有憨态可掬的佛肚竹,俨似顶天立地的伟男子的花楠竹,酷似天真美丽的少女的凤尾竹,犹如大花脸的龙鳞竹,无奇不有.1、写出下面字的音节.(3分)斑( ) 憨( ) 掬( ) 俨( ) 楠( ) 俨(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憨态可掬——酷 似——犹 如——无奇不有——3、文中用了( )、( )等说明方法,写了( )的竹子.(2分)4、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B、菱子到处都是 (共12分)北方有一个人,从来没见过菱.他去南方做官,在接风筵席上吃菱,连壳一块放进嘴里.有人说 吃菱 要去壳的 这个人给自己护短 说 我不是不知道去壳 这连壳吃是为了清热败火呀 有人问 你们北方也有菱吗 这个人回答说 前山后山 到处都有啊1、给短文加上标点符号 (4分)2、这个人吃菱连壳,是因为( )(2分)3、这个人回答说前山后都有菱,是因为( )(2分)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4分)八、写临别赠言.(4分)① 老师:② 学友:九、习作.(40分)在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之际,你心中一定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请你用书信的形式,以《话别——写给 》为题,写一篇作文.选材要新颖,情感要真挚,语句流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正确.。

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课文言文两则第三题 品读课文,完成

(1)

通国:全国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诲:教导

援:引,拉

俱:一起

(2)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人 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两意 ,结果 前一人比后一人学得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

(3)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1)

故:原因

汤:热水

决:判断

熟:谁

(2)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

从文中 (孔子不能决也) 一句。。方法是 (视觉和感觉) 。在辩论过程中。..都很 (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表现出了 (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的态度。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5. 请问有谁知道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知情人请在3月28

本人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重点)三、给下面的字选择合理的解释,填序号.:①、C;②、B ;G;A;D;E;F;(写题目好麻烦!唔……没写序号没问题吧?)五、……(题目)xian(四声)——(陷)入 (限)制 (宪)法 (羡)慕ling(二声)——(陵)园 (凌)晨 年(龄) (伶)俐六、说起民俗风情,你想到的有:——、——、——(参考:吃元宵;吃年糕;炸年糕)十、阅读.1、一年顺景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参)2、……端午(五月初五)……课外阅读2、和?——(温暖) 尽情——(尽兴)5、短文 用——(总分总)的结构………………习作生活中,我们一天一天在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珍惜幸福……请写一写你成长中获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现。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改。

古代万卷是指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敏而好学,不止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而已。自信读万卷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而已。自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改

结论讨论lab对数控技能太累了脚脖子语录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起期中测试题

载(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1.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鄙(bǐ)薄 打量(liàng) 热忱(ché) 拈(niān)轻怕重

B.蜷(quán)曲 咀嚼(jǔ jiáo) 攀(pān)谈 酣(hān)然入梦

C.欺侮(wǔ) 殷(yīn)切 踱(duó)步 故弄玄(xuán)虚

D.匀称(chèn) 蹊跷(qī qiāo) 确凿(záo) 东奔(bèn)西走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迷茫 桔辨 草坪 责备

B.字帖 钥匙 残淡 苍翠

C.国籍 晶莹 迂腐 扣门

D.琐屑 颓唐 圆圈 脑髓

3.下列各词词义或红色的字字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质朴:朴实,不矫饰。质:朴实。

②视察: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检查工作。视:看。

③确凿:非常确实。

④惊异:惊奇诧异。异,诧异。

⑤斑斑:形容斑点很多。

⑥殉职:为公务而竭尽心力。

⑦鄙薄:轻视。薄,不厚。

⑧消释:溶解。释,消除。

⑨鉴赏:欣赏。鉴,鉴定。

A.①③⑤ B.②④⑧

C.④⑥⑨ D.③⑤⑦

4.下列成语意义解释都错的一项是:( )(3分)

①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

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②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话,形容说话时态度不好。

③出头露面:在公众的场合露面或出面(做事)。

④粗枝大叶:比喻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⑤情郁于中:感情长时间聚积在心里突然发泄出来。

⑥人迹罕至:没有人来。

⑦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⑧光耀门楣:为家族增光。

⑨酣然入梦:甜美、畅快的入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⑦⑧⑨ D.②⑤⑥

5.下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⑴秧 ⑵鹉 ⑶界 ⑷贡 ⑸案

⑹裹 ⑺闷 ⑻花 ⑼晨 ⑽颈

⑾管 ⑿围 ⒀衷 ⒁瓣 ⒂恭

⒃悲 ⒄材 ⒅凳 ⒆闻 ⒇瓢

[21]窍 [22]膏 [23]阀 [24]涨 [25]衢

A.左形右声:⑴⑽⒄[24]

B.右形左声:⑵⒇

C.上形下声:⑶⑻⑼⑾[22]

D.下形上声:⑷⑸⒂⒃⒅[21]

E.外形内声:⑹⑿⒀⒆[23]

F.内形外声:⑺⒁[25]

6.给下列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7.根据注音填空组词。(3分)

8.下列各句和课文原句一样的是:( )(2分)

A.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经常拔它起来……

B.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C.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成大有利于的人。

D.人,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9.对句中红色词的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9分)

A.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顺接连词。可以,能够。

B.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因此。请,问。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碾,轧。辙,车轮轧过的痕迹。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关,关塞。万里,形容路远,不是确数。

10.篇名、作者、朝代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11.下列各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B.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C.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D.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12.下面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项是:( )(1分)

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小的孩子也

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D.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7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给文中画线的几个字注音并释义。(3分)

a说: b愠: c罔: d殆: e默: f焉:

14.对文中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时习:指把书本上的知识用于实践。

B.是以:因此。

C.识:记。

D.之:指学习所得。

15.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项是:( )(1分)

A.聪明而又好学,不顾羞耻地向下面的人提出问题。

B.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自己的下面的人求教为羞耻。

C.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为羞耻。

D.聪明而又喜欢学习,不顾羞耻地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16.这六则文字,既讲了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又讲了个人修养问题,

下面分析概括文字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

以及第③⑥两则,都是讲学习方法的。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是讲学习态度的。

C.“人不知而不愠”、“诲人不倦”是讲个人修养的。

D“人不知而不愠”是讲个人修养的,“诲人不倦”是讲教学态度的。

17.六则文字中已经为人们习惯使用的成语有□□□□、□□□□、

□□□□、□□□□、□□□□□□□等五个。(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32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

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

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

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

好得远。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

中称为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甲]了泥墙罢,也许是因

为将砖头抛到[乙]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丙]了下

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8.按原文填写段文字中的空格□处的词语。(1分)

19.解释文中红色的词语。(2分)

①轻捷: ②缠络: ③拥肿: ④攒:

20.19题中的四个词语,按词性可分为__________类;____、____为

____词,____、____为____词。(3分)

21.从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2分)

①粗糙——

②矮小——

③瘦削——

④笨重——

22.对段文字描写事物的顺序,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不必说”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

B.“也不必说”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

C.“单是”是按照由动物到植物的顺序。

D.“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三层总体上是由静物到动物到静物的顺序。

23.段文字景物描写突出了各自的特征,下面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描写植物时,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

B.描写动物时,着力突出它的声音、状态。

C.描写石井栏时,着力突出它的光泽。

D.描写植物时,有的既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又着力突出了它的滋味。

24.下列四句中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个是:( )(1分)

A.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B.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D.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5.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各用一句话概括层意。(2分)

层:

第二层:

26.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摘出能概括下半段内容的中心词。(2分)

作用:

中心词:

27.段景物描写,融入了“我”丰富的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有:( )(2分)

A.“我”对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无限依恋。

B.“我”对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

C.“我”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深切喜爱。

D.“我”对百草园的高低错落、美妙非凡的景物布局的热情赞叹。

E.“我”对那段生活感到的无限趣味。

28.第二段文字中空格[甲][乙][丙]处的恰当词语是:(2分)

A.毁 隔壁 跳

B.弄 间壁 蹦

C.毁 间壁 跳

D.伤 邻居 窜

29.三个“也许是”表现了“我”的某种心理、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猜疑、好奇,非常惬意。

B.猜测、不解,无可奈何。

C.自由、活泼,无忧无虑。

D.疑问、兴奋,恋恋不舍。

30.两个“Ade”所表达的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是:( )(2分)

A.与园中的动物、植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依恋难舍。

B.与园中的动物、植物告别时的愉快心情。

C.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深情的安慰。

D.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无限的怜悯。

31.第二段文字着重记叙的内容是:( )(2分)

A.“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具体活

动的情景。

B.“我”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告别时的具体过程。

C.“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心理活动。

D.“我”对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的一笔的描写。

32.第二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理解全面的是:( )(2分)

A.收束上文,结束了对百草园的记叙与描写。

B.引起下文,进入对三味书屋生活的记叙与描写。

C.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D.既照应前文,又领起下文,完成了全文内容空间位置的转换。

33.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写一段话。(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4~36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 ]起来了,从山脚向上[ ],只见火

把[ ]许多“之”字形,一直[ ]天上,跟星光[ ]起来,[ ]

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

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34.依照课文填空。(3分)

a.分 b.连到 c.望 d.接 e.亮 f.排成

35.去掉下面句中的红色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3分)

36.“不要掉队呀!”等三句呼喊话,表现了怎样的精神?(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7~42题。

①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a]我为他带几

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②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b]。

③拥抱之后,他就[c]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

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d]。

④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兜

里揣,一面[e]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

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还有三四

米,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⑥朋友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说[f]买这所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

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37.下列红色的字在文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枣核(hú) 分量(fèn liáng)

B.掐(qiā)指 揣(chuāi)

C.嫣(yān)红 山坳(ǎo)

D.树丛(cōng) 草坪(píng)

38.文中空格[a][b][c][d][e]处依次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嘱咐 老态龙钟 殷切 宝贵 故弄玄虚

B.托付 风烛残年 急切 贵重 郑重其事

C.托付 风烛残年 殷切 贵重 故弄玄虚

D.嘱咐 老态龙钟 急切 宝贵 郑重其事

39.文中空格[f]处的恰当标点是:( )(2分)

A.: B.—— C.:“ D.,

40.“蹊跷”一词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为了加强悬念效果,后几段文

字多次加以照应,照应语句摘录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拥抱之后……问我:“带来了吗?”

B.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

C.“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D.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

41.对第③、⑤两段中的“像”的作用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段中的“像”表比拟,第⑤段中的“像”表比较。

B.第③段中的“像”表比较,第⑤段中的“像”表比拟。

C.两段中的“像”均表比拟。

D.两段中的“像”均表比较。

42.对前面①——⑥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3.作文。(40分)

题目:《记一段有趣的生活》

要求:

①写成记叙文。

②注意“一段”、“有趣”这两个限定修饰的词语,如果写成一天两天的

生活内容,即不算完全扣题;另外要选择有趣味的事情来写。

期中练习

1.C 2.D 3.A 4.D 5.B

6.①dī tí ②zhōng zhòng

③yīn yān ④yīng yìng

⑤gān gǎn ⑥lù lòu

7.①棵 颗 ②幻 幼 ③隐 稳 ④徒 陡 ⑤绿 缘 ⑥碑 牌

8.D 9.A 10.B 11.A 12.B

13.[a]yuè 悦 [b]yùn 怨恨

[c]wǎng 迷惑而无所得 [d]dài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e]mò 口里不说 [f]yān 只起语气作用

14.A 15.C 16.C

17.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

18.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

19.①轻快

②缠绕

③也写做“臃肿”,形容何首乌块根粗大。

④凑在一块儿。

20.两类,“轻捷”“拥肿”是形容词,“缠络”“攒”为动词。

21.①光滑 ②高大 ③肥胖 ④轻捷

22.D 23.A 24.C

25.分两层 从开头“不必说”到……“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为层,

其余部分为第二层。 层概括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第二层细致

描写了百草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充满无限乐趣。

26.领起下文作用 趣味

27.A、E

28.C 29.B 30.A 31.C 32.C 33.(略)

34.e、c、f、b、d、a

35.不行 “许多”说明山陡路险,“一直”既说明山高又说明战士

不畏艰难。这些词语突出了夜行军时的磅礴气势及一往无前的精

神,所以不能去掉。

36.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7.B 38.C 39.D 40.D 41.B 42.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