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豆粕涨价养殖业亏损 豆粕价格暴涨

11月中旬:猪价下跌?粮价、牛羊价能否上涨?走势分析!

在的的会议上,也多次强调提出要全面监管非洲猪瘟等相关问题,进一步降低非洲猪瘟对养殖户们生猪饲养收益的影响。

对于我们广大的种养殖户来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大家最收藏的就是猪价、粮价的走势趋势。

豆粕涨价养殖业亏损 豆粕价格暴涨豆粕涨价养殖业亏损 豆粕价格暴涨


豆粕涨价养殖业亏损 豆粕价格暴涨


在这两天,国内生猪价格迎来持续震荡,连续性的涨跌调整也让很多的养殖户对于未来的生猪行情抱有疑虑。

对于我们种地农民来讲,在前段时间基层主粮收购价也呈现了短暂震荡,虽然在这两天粮价有所回升,但种地农民也不能完全安心。

在11月份猪价是否能够迎来全面上涨,生猪市场行情又会有哪些新的变化?调控层面对于粮价、猪价又会带来哪些影响?今天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汇报,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11月中旬:猪价下跌?粮价、牛羊价能否上涨?】

老道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国内猪价、粮价行情市场迎来剧烈波动。

无论是生猪的主销区还是生猪的调出区,基层猪价经过连番震荡之后,已经迎来了大幅度下跌,之所以用暴跌行情来形容现在的生猪市场也并不是为了夸张。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消息,针对基层生猪价格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新一轮储备肉投放正式据数据分析,去年11月中旬,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报价飙升,其中,广东油厂报价达到了5700元/吨,而山东油厂报价高达5750元/吨,国内多地贸易商,豆粕价格涨破了6000元/吨,由于豆粕价格上涨,直接推高了养殖成本,据部分机构测算,豆粕价格每上涨100元/吨,直接拉动生猪育肥上升0.09元/吨,而往年正常阶段豆粕行情3500~3600元/吨,此番豆粕行情上涨,生猪育肥推高了2.2~2.5元/公斤,这进一步压榨了养殖户利润空间!开始,虽然这一次投放的储备肉规模只有1万吨。

但大家要注意,现阶段的生猪市场不仅会面临的储备肉投放影响,地方基层也在启动储备肉的投放。

老道认为在11月中旬开始之后,基层猪价或会将正式跌破13元大关。

养殖户们的卖猪收益也迎来了大起大落。

所以从长期形势来说,养殖端在这个时期盲目选择捂栏扛价,最终只会面临越来越大的行情风险。

现在政策针对猪价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也为我们表明,生猪价格在11月中旬要想迎来大涨难上加难。

在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迎来涨价的冲击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选择卖猪,这时生猪供需关系或将进入全新的阶段,猪价迎来持续性下跌将成为大概率。

粮价走势分析:涉及到粮价行情层面,进入到11月份,可以说迎来了一系列的利好行情,在中粮、中储粮等国有企业开始大力收购的保障下,很多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在纷纷调整收粮价格。

玉米、大豆等主粮收购价在这两天已经开始迎来上涨。

个别地区的玉米收购价已经达到2900元每吨以上,正在向3000元发起冲刺。

在养殖端饲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提振下,未来的粮食行情还会存在涨价空间。

为了保障种地农民的种地积极性,针对粮食价格的调控还会继续释放利好效应。

对于我们种地农民来讲,11月份国内粮价或将继续呈现高位运行的趋势。

牛羊价走势分析:下面咱们来收藏一下牛羊价的走势趋势,从今年四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国内牛羊价格总体行情保持平稳。

在季节性消费旺季正式到来之后,牛羊收购价其实已经迎来了一定程度的提振。

在消费逐步回暖和牛羊饲养成本提高的影响下,牛羊价迎来上涨不成问题。

但针对猪价的调控也预示着牛羊肉价格在未来不会呈现大幅上涨。

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能够对粮价、猪价、牛羊价的走势趋势有一个基本认知。

2022年国内重点农产品价格总体可控,而且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说,农民的种养殖收益能够得到强力保障。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再看,一起为的乡村振兴战略,粮价、猪价、牛羊价调控措施点个赞。

猪饲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要如何应对?

相较于猪价的利好走势来看,粮食价格的利好行情或将在近期同步出现。

可能是数量比较少的,所以,养殖户可以减少养猪,这样就是可以帮助排解困难。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粮价上涨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才会产生影响,养殖户应该提前进行【导读】生活在农村,返乡创业成为了很多村民的选择,但是,由于的发展,村民创业的方向依然维持在畜牧养殖以及果树种植方面,而养猪依然是很多村民的,毕竟,驾轻就熟,农民几十年前家家户户都在养殖!然而,随着的发展,化猪企的兴盛,散户猪场的处境堪忧,如今,猪价跌势不止,养殖亏损日甚,那么,散户猪场的出路在哪呢?购买,注意饲料的采集。

“火箭”上涨的豆粕,咋就成了“明日黄花”?这或许是

【导读】2022年,受冲突持续发酵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让人记忆犹新的不仅是小麦价格曾三度冲破3400元/吨的历史高位,而豆粕行情也如“火箭”上升,加剧了养殖业的成本,为了应对豆粕供应偏紧的压力,部分饲料企业不断采购豆粕替代的方案,但是,不少养殖户认为,相比菜粕或棉粕,还是豆粕养殖户更胜一筹,因此,豆粕也成了“香饽饽”,一时间出现了“一粕难求”的现象!

但是,进入23年春节后,国内豆粕行情上演了“滑铁卢”,豆粕价格成了“明日黄花”,价格开启了趋势下跌的节奏,目前,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报价跌至4170~4240元/吨左右,相比此前的高点,国内主流油厂43%蛋白豆粕价格下跌了1400~1600元/吨左右,豆粕下行压力依然明显!

那么,曾经“火箭”上涨的豆粕,咋就开启【导读】养猪离不开饲料,而虎年春节后,国内饲料原材料大幅上扬,这也让养殖户陷入新的危机!据了解,目前,43%蛋白豆粕价格4844元/吨,不过,国内多地贸易商报价达到了4900~5000元/吨,豆粕价格的高涨只是其一,而玉米行情也在不断上涨氛围中,其中,在山东市场,虎年春节后,基础粮站收粮价格也从1.28~1.3元/斤,随着价格的上扬,现阶段下收粮价格已经涨至1.4~1.42元/斤,而在山东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报价已经冲高3000元/吨!玉米以及豆粕成本的上涨,进一步加剧养殖户亏损的表现!了跌价潮呢?

一方面,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受南美地区巴西大豆丰产消息支撑,大豆期货价格走弱,这也带动了国内连粕价格走低,支撑了现货豆粕行情偏弱运行!

另一方面,去年11月份以来,国内大豆入港规模逐步宽松,春节前,油厂开工率普遍超70%,大豆周均压榨超200万吨,进入春节后,油厂全面开工,开工率也维持高位,国内豆粕库存明显宽松!进入3月份,本月进口大豆入港规模减少至650万吨左右,但是,目前,油厂大豆库存仍有330涉及到粮价方面,随着这次会议召开完成之后,粮食市场也呈现了利好转变,一路下行的粮价正式回归到了平稳状态。万吨左右,同比增长了24.5%,因此,大豆供应相对宽松,部分地区油厂豆粕累库压力陡增,企业被迫下调开工率,油厂累库压力有所改善,但是,市场供应水平相对宽松!

因此,在市场产销错配压力下,国内现货豆粕行情大幅下跌,目前,部分油厂报价逐步跌破4200元/吨,据机构调研延续,下周市场看跌情绪依然不减,在样本监测的110家饲料企业、油厂以及贸易商等,超80%的机构认为,豆粕行情仍有进一步下挫的空间!对于后市行情,重点收藏进口大豆入港节奏以及下游需求方面的提货情绪!

“火箭”上涨的豆粕,咋就成了“明日黄花”?这或许是!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豆粕“跳水”,鸡蛋横盘偏强,猪价下跌风险陡增,发生了啥?

【导读】五月即将进入中旬,在国内生猪以及鸡蛋市场,猪价风险预警凸显,受阶段性生猪出栏放量,市场消费支撑不足,国内猪价冲高下跌,行情萎靡不振,但是,从4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超20%,这也大幅减轻了养殖户亏损的压力。

而在豆粕市场,4月份以来,国内豆粕行情跳水,跌幅达1000元/吨左右,饲料成本下滑,养殖业迎来“小阳春”,但是,生猪育肥仍有亏损的压力!具体行情如下:

豆粕行情跳水,饲企纷纷降价!

进入5月份,国内豆粕行情持续跳水,目前,主流市场豆粕行情跌至4100~4300元/吨左右,价格回落了近1000元/吨,在天津部分地区,豆粕行情跌幅达1050元/吨,豆粕行情的走低,一方面,大豆入港持续增多,油厂供给较为宽松,开工率明显升高,市场豆粕供给也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表现一般,养殖端生猪产能去化较快,市场需求偏弱,短期内豆粕行情仍有下滑的趋势!

受饲料成本下滑,豆粕行情陡降,国内主流饲料企业下调畜禽饲料价格,其中,部分饲料品种下跌达到了75~275元/吨,饲料价格的回落,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减缓养殖户出栏压力!

猪价风险预警,市场延续粮食的价格上涨导致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粮食的选择,可以减少规模进行养殖。底部震荡的表现!

在国内生猪市场,五一期前,生猪市场持续上涨,猪价也从“6字头”挺入“7元时代”,在南方诸如浙江、福建、上海以及广东市场,猪价涨入“8字头”,局部市场甚至有冲高9元/斤的表现,但是,随着节后市场降温,猪价风险预警凸显,在规模猪企出栏放量以及市场消费端缺乏必要的支撑,猪价横盘下挫,市场延续了底部震荡的阶段!

目前,国内生猪均价7.4元/斤,北方行情逐步探底7元/斤,南方市场,猪价也陆续下滑,高价地区,猪价普遍跌破8元/斤,广东行情降至8~8.3元/斤左右,市场呈现滑坡下跌的态势,短期内行情上涨支撑不足!

虽然,此轮猪价上涨20%以上,市场普遍认为,猪价的拐点到了,但是,个人认为,造成猪价上涨的基础,一方面是市场炒作情绪陡增,另一方面,养殖端减量出栏,加剧了屠企采购的难度!然而,进入5月份,由于国内生猪产能横盘高位,生猪供给宽松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而5月份,猪肉消费缺乏有力的支撑,市场供强需弱仍将持续,而猪价受市场生猪出栏表现,仍将有窄幅震荡的趋势!5月猪价仍将以横盘偏弱为主,猪价下行空间有限,国内生猪出栏或将逐步减量!

蛋价趾高气扬,行情横盘偏强!

在国内鸡蛋市场,蛋价横盘高位,4月末,在批发市场,鸡蛋均价涨至6.1元/斤,市场零售价冲高7元/斤,而随着市场供给逐步宽松,下游走货明显偏慢,国内鸡蛋价格陆续走低,产销市场鸡蛋批发均价也从“5字头”,逐步跌破5元/斤,但是,随着市场持续消耗,部分地区,补货现象增多,国内鸡蛋行情横盘上扬,市场蛋价依然趾高气扬,养殖户有较大盈利的空间!

在北上广地区,蛋价普遍企稳,市场鸡蛋较为正常,市场一方面,虽然美豆格仍在5000元/吨上下,但是巴西大豆已跌至4600元/吨附近,并且随着巴西大豆的天量增产,价格有可能会进一步下行。库存消耗为主,消费表现一般,蛋价横盘4.7~4.8元/斤左右。

在鸡蛋产区,蛋价震荡偏强,其中,河北、河南以及山东等地,鸡蛋价格麦价普遍跌至4.8~5.1元/斤左右!短期内,由于养殖端鸡蛋产能偏弱,市场库存偏少,而终端市场鸡蛋补货陆续完成,贸易商谨慎情绪较强,市场供需以横盘震荡为主,短期内消费掣肘以及养殖端囤货偏,市场或将呈现涨跌两难的阶段!不过,现阶段下,随着饲料成本下滑,蛋价横盘高位,养殖户仍有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

猪价风险预警,蛋价趾高气扬,豆粕行情跳水,养殖业迎来小阳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来自网络!

#豆粕价格#

猪价跌势不止,养殖亏损日甚,猪茅略赚百亿,散户猪场出路在哪?

近期,国内畜禽养殖方面,生猪以及鸡蛋行情强势反弹,其中,在生猪市场,10月15日,国内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均价涨至14.04元/斤,生猪价格相比前一日上涨0.27元,相比节前涨价幅度超2元/斤!

据猪价数据分析,目前,全国标猪出栏均价跌破了7元/斤,价格回落至6.93元/斤,生猪价格水平连创新低,虽然,过去生猪7块钱出栏,养殖户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但是,如今玉米、豆粕行情的走高,这也造成育肥成本的大幅攀升,如今,自繁自养头均出栏亏损达到了294.36元!

这两年,猪周期的走势明显被打破,受口罩问题以及化猪企疯狂扩张,散户猪场养殖多半是“亏多赚少”,但是,对于化猪企来说,去年猪茅盈利超百亿!

从息来看,猪茅去年营收水平高达1220~1270亿元,净利润水平达到了120~140亿元,同比上升73.8~102.8%,可见,猪茅在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逐步确立了地位!而同期,温氏年均利润在48~53亿元,这也猪茅已经不再一个数量级上了,但是,对于其他头部猪企来说,天邦、唐人神以及新希望等仍多处于亏损的阶段!

如今,2月伊始,年后猪价走势不容乐观,由于生猪产能后置,年后部分猪场仍有积压,叠加,消费市场进入淡季,生鲜猪肉走货不畅,生猪供应较为宽松,猪价在下行的区间不断探底,这也加剧了养殖盈利亏损的进一步升级,对于猪茅来说,据此前发布的消息了解,牧原生猪完全成本在7.75元/斤,现阶段下也处于亏损的阶段,但是,对于其他猪企,出栏成本仍有8.5~9元/斤,而自繁自养模式下,散户猪场出栏的成本也近7.5~8元/斤,可见,如今,生猪市场已经进入产业面亏损的阶段!

由于2023年,生猪产能仍有释放的压力,生猪供应相对宽松,据消息了解,2022年4月底母猪存栏阶段性触底,5~12月份,母猪存栏逐月回升,按照生猪生长周期,进入2022年2~3月份,生猪出栏理论上逐步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市场供应压力不减。

而年后消费需求进入淡季,虽然,国内经济恢复,餐饮以及堂食消费预期增强,但是,相比日益宽松的生猪供应,因此,猪价仍将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

但是,目前,由于猪价偏低运行,屠宰场风割入库的积极性增加,部分低价前后臀尖以生鲜促销为主,而肋排多以风割入库,屠宰场抄底的积极性逐步回暖,叠加,市场仍有二育的现据机构分析,2021年底,国内生猪存栏达到了4.49亿头,根据生猪生长的周期,这也意味着2022年上半年4.49亿头生猪存栏或将陆续上市,今年上半年生猪供给规模同比或将增长10.5%!生猪供给将进一步宽松,而根据母猪存栏数据的变化,2021年6月末国内母猪存栏达到非瘟以来的新高4564万头,根据生猪正常生长的周期,这也意味着,2022年4~5月份,生猪供给或将达到新的高度!因此,4~5月份,国内生猪市场将迎来“至暗时刻”,毕竟,在供给过度宽松下,在消费缺乏支撑下,猪价下行趋势难以改善!个人预判,猪价或将触底11元/公斤左右!象,个人认为,虽然,短期内猪价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是,生猪价格上涨空间不足,散户猪场仍将面临周期性亏损的压力!

那么,散户猪场的出路在哪里?个人认为,倘若我们决定不了生猪价格的走强,那么,只能在成本上多做功夫,降本增效,或将是改善散户压力的重要风险,一方面,进一步降低育肥成本,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猪场,避免出现“小非”的现象,降低生猪折损的表现;另一方面,保持良好的出栏节奏,避免行情的现象,及时规避出栏风险,避免出现“高位压栏,低位出栏”的现象!

猪价跌势不止,养殖亏损日甚,猪茅略赚百亿,散户猪场出路在哪?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预警!水产价格走低,生猪、鸡蛋“怒涨”,豆粕涨翻天,发生了啥

【导读】10月进入中旬,国内农产品市场风云突变,市场多空博弈下,多种农产品行情顺势走强,但是,水产价格却走低,普水类以及特水类鱼价不断下行,部分鱼价已经跌破了养殖成本线。

但是,在生猪、鸡蛋以及豆粕市场,行情“怒涨”,其中,生猪价格连续17天上涨,均价全面涨入“14元时代”。

而鸡蛋价格也逆势走强,国庆期后的消费淡季,蛋价却涨至历史性新高,在饲料原材料方面,豆粕行情涨翻天,在东南沿海,部分油厂豆粕报价涨至5680元/吨,那么,市场发生了啥?具体分析来了!

一、水产价格走低!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普水类草鱼以及罗非鱼价格持续走低,其中,本周草鱼塘口均价跌至5.7元/斤,环比上周回落3%!市场流通难度增加,季节性上市增多,加剧了草鱼行情的下行!本周罗非鱼出塘均价4.7元/斤,环比上周回落3.1%,广西、广东以及云南地区,罗非鱼上市增加,但是,节后消费回落,价格以震荡偏弱为主!而本周鲤鱼以及鲫鱼行情企稳为主,鲤鱼出塘均价在4.9元/斤,鲫鱼出塘均价徘徊在8.5元/斤!

生鱼出塘均价12.5元/斤,回落3.8%!加州鲈出塘均价13.2元/斤,环比回落9.2%!而对于甲壳类来说,本周对虾出塘均价在22元/斤,螃蟹价格回落至39.2元/斤,相比节前有明显的降幅,其中,螃蟹价格回落11.6%,在江苏兴化部分3两母蟹价格降至80~85元/斤!

二、生猪、鸡蛋价格“怒涨”!

生猪价格“怒涨”,从国内分区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全线上涨的态势,生猪均价普遍涨幅在0.3~0.4元/斤左右,目前,东北局地猪价冲高14元,华北市场猪价普遍涨至14~14.4元/斤,而在华东、华中等地,生猪均价普遍涨至14~14.8元/斤,国内生猪价格重心大幅提升,养殖户本该进入收获节日,但是,由于市场看涨情绪作祟,近期,国内猪源上量明显偏紧!

由于市场普遍看好四季度猪价的走势,近期,国内大猪价格强势上涨,市场标肥价达到了0.5元/斤左右,这极大的影响了散户猪场的出栏决策,散户猪场压栏增重跟风情绪高涨,国内110~150公斤左右生猪供给大幅减少,叠加,市场存在二次育肥现象,进一步分流了屠企到厂猪源,加剧了屠企供给偏紧的压力,支撑了本轮猪价的“怒涨”!

但是,物极必反,生猪价格过度上涨引起了连锁的效应,稳价保供的措施不断推进,规模猪企出栏缩量的表现明显改善,从市场反馈了解,国内部分化猪企出栏增量的积极性转浓,散户市场也有一定出栏积极性,屠宰场顺利收猪的难度有所减弱,这也造成化猪企高价猪源出栏难度增加,市场竞价成交积极性回落,猪价潜藏下行的压力!

而在国内鸡蛋市场,近期,鸡蛋价格“怒涨”,国庆后,国内产销市场鸡蛋批发均价普遍涨幅超12%,其中,销区市场鸡蛋批发价涨破了6元/斤,而在市场零售端,普通鸡蛋价格涨至6.5~7元/斤左右!

蛋价的非理性上涨,根源在于市场产能不足,产销市场库存偏少,由于国庆前蛋价偏高,市场集中补库需求偏,终端市场低库存的现象,国庆期市场库存不断出清,而期后学生返校以及工厂开工,市场对于蛋源补充的积极性改善,贸易商拿货积极性提升,但是,受限于养殖端产能不足,库存偏少,叠加,天气转凉有利于养殖端囤货扛价,贸易商拿货难度增加,国内产销市场蛋价大幅上涨!

不过,随着国内蛋价涨至阶段性的新高,市场对于高价鸡蛋接受程度逐步转,终端市场居民替代消费现象增多,采购积极性回落,而贸易商按需采购,抵触情绪升温,预计,蛋价有冲高下跌的空间,但是,由于本月鸡蛋产能难以放量,多地口罩问题散发,市场仍有补库的意愿现在生猪价格能够呈现如此利好的转变,也为我们说明养殖户们面临到的生猪饲养风险正在得到改善。,预计,蛋价下行空间不大,国庆期后,国内消费市场降温,南北地区,多地口罩问题依然反复,区域水产流通难度较大,而国内水产供给进入季节性上市的阶段,市场供强需弱明显,国内水产行情走低!短期内市场仍有进一步冲高的基础!

三、豆粕行情涨翻天!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价格“涨翻天”,其中,在广东部分地区油厂报价涨至5680元/吨,在山东地区,本地油厂报价涨至5380元/吨,而在江苏地区油厂报价涨至5420元/吨

国内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由于国内主流油厂大豆库存偏少,国庆期,山东、江苏以及广东等地,主流油厂“断豆”停工,豆粕库存徘徊在低位!而本月大豆入港规模偏少,成本大幅提升,主流油厂开工率低位运行,市场豆粕供给偏紧的压力凸显;

另一方面,国内豆粕需求表现较强,受市场生猪以及鸡蛋行情大幅走高,养殖端产能扩充表现凸显,国内生猪市场,母猪存栏、新生仔猪以及生猪存栏逐步增加,养殖端对于饲料需求陡增,尤其是,近期市场压栏增重以及二次育肥表现反扑,下游贸易商饲料采购积极性高涨,饲料企业开工率提升,豆粕供给偏紧下,需求端持续升温,支撑了本轮豆粕行情的走高!

短期内,由于原材料的紧缺,豆粕供给劣势仍将延续,国内豆粕行情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但是,由于豆粕行情偏高,市场谨慎补库意愿增强,部分贸易商以及养殖主体观望情绪转浓,预计,豆粕进一步上涨空间逐步削弱!

预警!水产价格走低,生猪、鸡蛋“怒涨”,豆粕涨翻天,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鸡蛋企业如何借助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在猪价迎来利好变化的同时,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也在近期迎来了短期上涨,现在豆粕价格保持在4974元每吨,玉米价格维持在2933元每吨。

首先说一下,什么套保(鸡蛋)?即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对鸡蛋(或相关产品)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出现一定的价格。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盈亏可以达到互相抵消或弥补,从而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

一、常规套期保值作:规避饲料原材料采购、库存风险

蛋鸡的饲料成本一般占总养殖成本的70%左右。饲料配比中玉米、豆粕分别占比,大概为62%和22%左右。所以玉米、豆粕价格的变化对蛋鸡养殖成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若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材料价格下跌,那么鸡蛋库存就有贬值的风险;而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又会导致相关企业,未来采购成本的增加。那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1)养殖企业卖出鸡蛋期货,进行套保

1月初,某蛋鸡养殖企业,其未来4个月鸡蛋产量大约为2000吨。该企业认为后期在产蛋鸡存栏量可能会持续增加,导致行情下行可能性会比较大。因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具备先行性,所以考虑利用鸡蛋期货规避未来蛋价下行的风险,进行卖出套期保值。具体作如下:

1月,鸡蛋现货均价大概是4500元/500千克,此时考虑在期货市场中,卖出鸡蛋05合约400手,建仓均价为4300元/500千克。到了4月中旬左右,现货均价大概为4400元/500千克。企业亏损为:(4400-4500)4000=-40万。而在期货方面,到了4月中旬左右,鸡蛋05合约盘面价格为4150元/500千克,此时企业选择买入平仓掉所有头寸。空单获利为:(4300-4150)10400=60万。

综合损益,为盈利20万元。由此该养殖企业通过期货卖出套保,不仅规避了鸡蛋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在期货端的盈利,还覆盖了现货端的亏损,实现了综合盈余。

(2)养殖企业买入饲料原材料期货,进行套保

某蛋鸡养殖企业每个月的玉米以及豆粕,需求量分别是1200吨、400吨。该企业希望能够锁定未来4个月的玉米和豆粕采购的价格,从而实现对饲料成本的控制。因此利用玉米、豆粕期货,来锁定未来4个月需要的4800吨玉米和1600吨豆粕的成本。所以考虑利用玉米豆粕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

定1月初,玉米和豆粕的现货价格分别为3000元/吨,4000元/吨。此时考虑在期货市场中,买入玉米05合约480手,建仓均价为2700元/吨;以及买入豆粕05合约160手,建仓均价为3800元/吨。到了4月中旬,玉米和豆粕的现货价格分别为3060元/吨,4100元/吨。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了(亏损):(3000-3060)4800+(4000-4100)1600=-44.8万。

而在期货方面,到了4月中旬左右,玉米05合约盘面价格为2790元/吨,豆粕05合约盘面价格为4000元/吨。此时企业选择卖出平仓掉所有头寸。多单获利为:(2790-2700)4800+(4000-3800)1600=75.2万。

综合损益,为盈利30.4万元。由此该养殖企业通过期货买入套保,不仅规避了饲料原材料上涨的风险,同时在期货端的盈利,还覆盖了现货端的亏损,实现了综合盈余。

二、鸡蛋基套期保值作

相关统计显示,鸡蛋01合约的基高点,一般情况出现在每年的1、2月和9月,而低点在6、7月。鸡蛋05合约基高点,一般情况出现在每年的9月和2月,而低点在6月和3月。鸡蛋09合约基高点,一般情况出现在每年的9月,而低点在6、7月。

通常每年春节后是鸡蛋消费的淡季,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而鸡蛋期货价格会在开学季、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日(而在国内鸡蛋市场,虽然,五一期国内蛋价横盘下挫,但是,市场零售价依然徘徊在“5元时代”,蛋价趾高气扬,短期内或将呈现横盘震荡的表现。备货,消费)需求的预期下,表现较强,因此在这些时间点鸡蛋基往往处于相对低点。

养殖企业,根据鸡蛋基的高低点位置时间段,在基偏小的时候,可以适量增加现货库存,也可以在期货盘面买入,建立虚拟库存。等待基回归,获取价格上涨的收益。而在基偏大的时候,高价销售现货,同时注意不要轻易囤货或少囤货,达到避免基回归,带来的价格下跌风险。

美豆粕期货行情 实时新浪

美豆粕期货的交易品种:豆粕,交易代码:CBZSMK ,100短吨 ,报价单位:美元/吨 ,上市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品种概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豆粕价格,是豆粕生产、销售的重要参考价格。其与CBOT大豆走势保持紧密联系,在此其对大连豆粕价格走势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拓展资料:

1、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豆现在政策层面已经制定了诸多调控举措,在利好措施不断推进之下,粮价、猪价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转变。饼和豆粕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是动物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之一,但未经处理的豆饼、豆粕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尿毒酶、皂角苷、甲状腺肿诱发因子等,对动物及饲料的消化利用会产生不良影响。将菜籽饼、棉籽壳、豆粕等用饲料发酵剂除毒脱毒发酵成饲料。

2、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3、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豆粕的价值。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酸的特殊需要。

豆粕为何要发酵

只能说随着需求弱势的战线拉长,也成为后续豆粕市场的一大压力。

豆粕是畜牧养殖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优质植物性蛋白源。其粗蛋白含量大约在45%左右,并且富含其他营养物质,如1.5%左右的脂肪,12.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动物体内必须的氨基酸,尤其富含其它植物性饲料易缺的赖氨酸,其含量高达2.6%左右。但是豆粕中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等多种抗营养因子,由于它们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动物对豆粕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利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健康。因此,通过各种方法的处理以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对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虽,但传统的理化处理方法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对豆粕的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坏。微生物发酵法比理化法综合效果好。不仅可以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还可以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微生物发酵法是豆粕营养价值改良的有效手段,微生物分泌丰富的酶不仅能降解豆粕中几种抗营养因子,而且也在发酵过程中提高了豆粕中活性小肽、氨基酸、有机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含量。此外,在微生物发酵豆粕过程中,有益的微生物菌种的发酵,不仅能有效的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而且还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更 多的益生菌,进而可以采用替代品,如菜籽饼、棉籽饼、花生粕、亚麻仁饼胡麻饼、红花籽饼、芝麻饼、烟籽饼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是菜籽饼含有芥子素,棉籽饼含有棉酚等毒素,需要脱毒才能用来喂猪鸡。提高豆粕饲料的饲用产品和饲用安全性。因此,豆粕发酵是提高其饲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多地豆粕跌破4000元/吨,但比这更糟的还在后面!

前几天市场还在担忧豆粕价格即将跌破4000元/吨的关口,结果还没过几天,多地豆粕价格就已经跌到4000元/吨以下了。

江苏、广东、广西等地报价均跌破了4000元,使得主区均价也徘徊在了4000元的边缘,距离全面下跌也只是一步之遥。

不过,话说回来,跌破4000元/吨倒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根据之前的分析,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未见利好因素,因此下跌也是迟早的事。

是什么呢?

首先是市场弱势难改,尚看不到回转迹象。

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事,供需变化也是常态,但是今年的情况显然有点不太一样。

进入后时代,市场消费不仅没能像期盼的那样出现报复性增长,反而恢复十分缓慢,供强需弱的格局十分明显。

玉米是这样,小麦也是这样,生猪也是这样,豆粕亦如此。

市场消费不振,猪价弱势震荡,仅在本月初时触及到8元/斤的位置后便开始频频走跌,至今未能再超越,养殖户仍处于亏损状态中,饲料需求走弱,豆粕添加量下滑,使得豆粕出现超预期垒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胀库。

然而更糟的是,需求何时能提振,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迹象,市场也无法给出预期判断。

二是进口大豆不断到港,供应压力不断上升。

今年1-2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达到1617万吨,同比增长了16%,创下历史同期纪录。

第三,在需求方面,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畜禽养殖盈利水平较,生猪育肥亏损持续,蛋鸡养殖业也处于浮亏平衡的阶段,叠加,春节前后,养殖端压栏中大猪出栏殆尽,年后多以中低标猪为主,饲料需求转弱,叠加,春节恰,饲料企业集中备货,年后多以库存消耗为主,饲料企业提货节奏偏慢,需求表现低迷!为啥进口豆到港突然大增了呢?

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是在美联储频频疯狂加息下,豆价持续回落,相比去年价格回落不少,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则是担忧去年的情况重现。

去年3月,由于巴西新豆收获,集中上市,物流拥挤,出现了出口延迟的现象,导致去年3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只有635万吨,同比下降了18%,而去年豆粕价格疯涨,与此有直接关系。

所以今年提前布局,加大了一透过这次会议要求来看,一直以来高位上涨的豆粕对养殖业的影响就在今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季度大豆的进口。

而随着进口大豆到港不断增加,油厂开工率走高,豆粕库存不断增长,使得供应压力上升。

而更糟的是,后续来看,需求不见起色,进口豆到港却仍在不断增加。

根据预计,4月份进口豆仍达到960万吨,而5月份也约有850万吨,这无疑再次供应压力上升。

三是价格跌破4000元/吨是大概率,但显然这并没有到底。

随着部分地区报价跌破4000元/吨的关口后,均价跌破4000元已是大概率,但显然这并没有到底。

进口豆成本走低,对豆粕支撑进一步减弱。

在这种大环境下,期货市场也频频走跌,当前已跌破3700元的关口,这也意味着,豆粕跌破4000元以后并未见底,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豆油、豆粕双双走弱,油厂开工也会变得谨慎。

而到下半年以后,随着生猪利润好转,需求回暖,对豆粕会有一定支撑。

因此,二季度豆粕可能将会经历一个触底的过程,触底之后有望维持震荡走势。

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