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包含北方包谷养殖视频的词条

本文目录一览:

玉米春季栽培管理技术,玉米好养吗,怎么养殖

一、存在的问题1、甜玉米的品质有待提高我国开展甜玉米选育种工作的时间较短。投入的研究力量和科研经费不足。各单位之间资源缺乏合理的交流,加上我国具有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取向,选育的自交系数量非常有限,食用品质均不理想。甜玉米含糖量、爽脆度和籽粒皮厚度等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现有国产甜玉米杂交种果皮偏厚。吃起来渣多、不柔嫩。口感较。糖分下降较快,采收期偏短、货架寿命较短。我国甜玉米品质总体较与国外比较有很大的距。

包含北方包谷养殖视频的词条包含北方包谷养殖视频的词条


2、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

我国不是甜玉米起源中心。其育种资源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致使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主要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泰国,血缘关系较狭窄,生态类型较单一,尤其缺乏优质、耐热、耐寒、耐瘠薄的甜玉米育种资源,影响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

3、超甜玉米育种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超甜玉米育种中,现有组合或品种的基因型绝大多数是sh2基因。而对于sh1、sh4基因以及bt1、bt2基因的研究和利用较少或尚未利用。国外引进品种虽然克服了以上某些缺点,但种子价格昂贵,抗逆性较,适应性不好。

4、遗传基础狭窄

目前审定和推广中的甜玉米品种数量繁多,鱼龙混杂。大部分是由转育普通自交系为甜玉米自交系培育而来的。由于对转育材料的来源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一些优良性状的缺失,在生产中的表现大体相同,虽然有一定的产量基础,但品质等其他性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对育种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甜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采取催芽播种。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h,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将种子放在铺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种子表面喷适量40~50℃的热水,盖上湿布,在25~28℃的温度下24h后芽即可出齐。若外界温度低,采取增温措施,促进种子萌发。芽以露白为好。不宜太长。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5.25万穗/hm2以上。

3、科学用肥

引种地片耕层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有机质14.67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1.9mg/kg,速效磷48.5mg/kg,速效钾126mg/kg,土壤肥力较高。在施肥方法上,一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底施腐熟猪粪30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二是采用2次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d左右,每次追施尿素150kg/hm2,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田间管理

(1)适时间苗、定苗

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

(2)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cm;第二次在7~8片叶时深中耕10cm左右,拔节以后第三次浅中耕3cm。由于该品种生育期短,所以在全生育期内,要防旱防涝,无需蹲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3)适时打杈,去掉多余果穗

甜玉米易产生分杈(蘖),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提高商品质量,要及时打权。次在开始长出分权时进行,7~8d以后再打权1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此外,该品种在果穗形成时,单株易产生2~3个果穗,要及时去掉主果穗之外的多余果穗,每株留个果穗。

5、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易受玉米螟、金龟子、蚜虫、棉铃虫、潜叶蝇等害虫为害,后期易感穗粒腐病。对甜玉米的病虫害应做到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由于甜玉米属蔬菜类作物,所以在其病虫害防治中,要突出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做好各项无公害农业生产措施的同时,剂防治要严格禁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蝼蛄。防治地老虎,应掌握在幼虫二龄盛期,可用80%敌敌畏17500倍液沿玉米行喷施;心叶期和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棉铃虫等,可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选用菊酯类农防治1~2次。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等,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虫害轻时可不用。防治病害,可于灌浆初期,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防治1~2次,发病轻的地片可视发病情况少防治或不防治。

6、适时收获

甜玉米采收的时间要求较为严格,采收过早,甜度和产量均达不到要求:采收过迟,则玉米籽粒皱缩。甜度下降。产量降低。因此,采收以玉米苞丝干枯、苞叶颜色变淡、籽粒饱满且呈金黄或橙时为标准。收获时应保留8~10片苞叶,以保证鲜苞质量,并延长贮藏时间。

(作者单位:158307黑龙江省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南方,春播秋收。在北方,从四月到五月种植。玉米春季栽培要高产优质,那么就必须掌握高产管理,下面就介绍一下高产栽培的方法和技术。

良种选育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当地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春玉米品种。对良种的要求是包装好、说明书好,可以到证照齐全的种子销售部和实力好的门店购买。改良品种的表现是绿叶,株高不能太高,病虫害少。

种子处理

浸种能使种子提早发芽。冷水浸种6-8小时,温汤浸种4-5小时,水温55℃℃ - 57℃. 种衣剂具有防病、防虫、抗旱、促进生根发芽的作用。种子重量的4%。播种时,在土壤中加入2~3kg的辛硫磷颗粒,配以种子肥。

整地技术

用抓地机抓地,深15~20cm,两脚站立时不要用太大的面积,以免踩地过紧,不利于起垄。然后用铁耙三次使其水平,不留缝隙,不留角,不留面。清理掉地上的碎砖、塑料薄膜和杂草。再用稀粪把这个地方打扫干净。耙地时,你应该把土弄碎,边打边挖。在耙地之前,还可以将稀薄的人屎尿清除,并压实,以防蚊蝇叮咬。

播种方法

春玉米的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东北地区多采用垄作,华北地区多采用平作,以保持土壤水分。播种方式主要有钻播和点播两种。玉米间作更多的是按需利用;机器播种玉米主要用于钻孔。为保证苗木密度和出苗均匀性,钻孔播种量为45-60kg/hm2,点播量为38-54kg/hm2。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土壤水分较时,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播种深度要适当,覆土厚度要一致,保证出苗时间集中,出苗整齐。

苗木管理

苗木要一步一步地疏。每穴播种2粒,避免出苗不均。幼苗应与病苗分开。苗木间伐不宜太晚,因为这样容易损伤苗木,折断根系,影响生长。如果小区缺苗,可在小区内割苗,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2-3次。产量与正常播种基本一致。如果苗木倾斜,苗木根部要用土封好,防止蜗牛吃掉苗木,蚂蚁伤害土壤。

抽穗期管理

当公耳和母耳出来时,应该人工。其方法是站在工作台上,隔行移去一行雄穗,以减少养分消耗,获得较大的雌穗贮藏量,提高产量。如果没有,尽量不要去掉玉米头的幼穗,待雌穗和雄穗出来后再进行人工去雄。当穗期缺水时,很容易出现焦干、不能授粉的现象,因此穗期必须浇水才能保证产量。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750KG/HNM。

病虫害防治

苗期地老虎用质量分数为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制成的土和颗粒剂,在行间撒施。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玉米螟,每株用1.5%辛硫磷颗粒剂1~2g放入心叶内,或每0.067hm2用 90%晶体50g加水40~50kg灌心。蚜虫用蚜虱净或吡虫啉防治,纹枯病每 0.067hm2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兑水 50~70kg喷雾防治,茎腐病甲霜灵4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每隔 7~10d喷1次,连治2~3次,有较好的防治疗效。

春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施肥、整地、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春玉米可以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卖嫩玉米芯,增加群众收入,满足市场对新鲜玉米芯的需求,总体种植效益可观。

玉米6月份可以种吗,附种植方法和步骤

一、存在的问题1、甜玉米的品质有待提高我国开展甜玉米选育种工作的时间较短。投入的研究力量和科研经费不足。各单位之间资源缺乏合理的交流,加上我国具有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取向,选育的自交系数量非常有限,食用品质均不理想。甜玉米含糖量、爽脆度和籽粒皮厚度等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现有国产甜玉米杂交种果皮偏厚。吃起来渣多、不柔嫩。口感较。糖分下降较快,采收期偏短、货架寿命较短。我国甜玉米品质总体较与国外比较有很大的距。

2、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

我国不是甜玉米起源中心。其育种资源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致使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主要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泰国,血缘关系较狭窄,生态类型较单一,尤其缺乏优质、耐热、耐寒、耐瘠薄的甜玉米育种资源,影响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

3、超甜玉米育种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超甜玉米育种中,现有组合或品种的基因型绝大多数是sh2基因。而对于sh1、sh4基因以及bt1、bt2基因的研究和利用较少或尚未利用。国外引进品种虽然克服了以上某些缺点,但种子价格昂贵,抗逆性较,适应性不好。

4、遗传基础狭窄

目前审定和推广中的甜玉米品种数量繁多,鱼龙混杂。大部分是由转育普通自交系为甜玉米自交系培育而来的。由于对转育材料的来源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一些优良性状的缺失,在生产中的表现大体相同,虽然有一定的产量基础,但品质等其他性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对育种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甜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采取催芽播种。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h,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将种子放在铺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种子表面喷适量40~50℃的热水,盖上湿布,在25~28℃的温度下24h后芽即可出齐。若外界温度低,采取增温措施,促进种子萌发。芽以露白为好。不宜太长。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5.25万穗/hm2以上。

3、科学用肥

引种地片耕层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有机质14.67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1.9mg/kg,速效磷48.5mg/kg,速效钾126mg/kg,土壤肥力较高。在施肥方法上,一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底施腐熟猪粪30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二是采用2次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d左右,每次追施尿素150kg/hm2,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田间管理

(1)适时间苗、定苗

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

(2)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cm;第二次在7~8片叶时深中耕10cm左右,拔节以后第三次浅中耕3cm。由于该品种生育期短,所以在全生育期内,要防旱防涝,无需蹲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3)适时打杈,去掉多余果穗

甜玉米易产生分杈(蘖),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提高商品质量,要及时打权。次在开始长出分权时进行,7~8d以后再打权1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此外,该品种在果穗形成时,单株易产生2~3个果穗,要及时去掉主果穗之外的多余果穗,每株留个果穗。

5、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易受玉米螟、金龟子、蚜虫、棉铃虫、潜叶蝇等害虫为害,后期易感穗粒腐病。对甜玉米的病虫害应做到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由于甜玉米属蔬菜类作物,所以在其病虫害防治中,要突出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做好各项无公害农业生产措施的同时,剂防治要严格禁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蝼蛄。防治地老虎,应掌握在幼虫二龄盛期,可用80%敌敌畏17500倍液沿玉米行喷施;心叶期和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棉铃虫等,可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选用菊酯类农防治1~2次。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等,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虫害轻时可不用。防治病害,可于灌浆初期,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防治1~2次,发病轻的地片可视发病情况少防治或不防治。

6、适时收获

甜玉米采收的时间要求较为严格,采收过早,甜度和产量均达不到要求:采收过迟,则玉米籽粒皱缩。甜度下降。产量降低。因此,采收以玉米苞丝干枯、苞叶颜色变淡、籽粒饱满且呈金黄或橙时为标准。收获时应保留8~10片苞叶,以保证鲜苞质量,并延长贮藏时间。

(作者单位:158307黑龙江省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南方,春播秋收。在北方,从四月到五月种植。玉米春季栽培要高产优质,那么就必须掌握高产管理,下面就介绍一下高产栽培的方法和技术。

良种选育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当地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春玉米品种。对良种的要求是包装好、说明书好,可以到证照齐全的种子销售部和实力好的门店购买。改良品种的表现是绿叶,株高不能太高,病虫害少。

种子处理

浸种能使种子提早发芽。冷水浸种6-8小时,温汤浸种4-5小时,水温55℃℃ - 57℃. 种衣剂具有防病、防虫、抗旱、促进生根发芽的作用。种子重量的4%。播种时,在土壤中加入2~3kg的辛硫磷颗粒,配以种子肥。

整地技术

用抓地机抓地,深15~20cm,两脚站立时不要用太大的面积,以免踩地过紧,不利于起垄。然后用铁耙三次使其水平,不留缝隙,不留角,不留面。清理掉地上的碎砖、塑料薄膜和杂草。再用稀粪把这个地方打扫干净。耙地时,你应该把土弄碎,边打边挖。在耙地之前,还可以将稀薄的人屎尿清除,并压实,以防蚊蝇叮咬。

播种方法

春玉米的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东北地区多采用垄作,华北地区多采用平作,以保持土壤水分。播种方式主要有钻播和点播两种。玉米间作更多的是按需利用;机器播种玉米主要用于钻孔。为保证苗木密度和出苗均匀性,钻孔播种量为45-60kg/hm2,点播量为38-54kg/hm2。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土壤水分较时,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播种深度要适当,覆土厚度要一致,保证出苗时间集中,出苗整齐。

苗木管理

苗木要一步一步地疏。每穴播种2粒,避免出苗不均。幼苗应与病苗分开。苗木间伐不宜太晚,因为这样容易损伤苗木,折断根系,影响生长。如果小区缺苗,可在小区内割苗,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2-3次。产量与正常播种基本一致。如果苗木倾斜,苗木根部要用土封好,防止蜗牛吃掉苗木,蚂蚁伤害土壤。

抽穗期管理

当公耳和母耳出来时,应该人工。其方法是站在工作台上,隔行移去一行雄穗,以减少养分消耗,获得较大的雌穗贮藏量,提高产量。如果没有,尽量不要去掉玉米头的幼穗,待雌穗和雄穗出来后再进行人工去雄。当穗期缺水时,很容易出现焦干、不能授粉的现象,因此穗期必须浇水才能保证产量。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750KG/HNM。

病虫害防治

苗期地老虎用质量分数为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制成的土和颗粒剂,在行间撒施。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玉米螟,每株用1.5%辛硫磷颗粒剂1~2g放入心叶内,或每0.067hm2用 90%晶体50g加水40~50kg灌心。蚜虫用蚜虱净或吡虫啉防治,纹枯病每 0.067hm2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兑水 50~70kg喷雾防治,茎腐病甲霜灵4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每隔 7~10d喷1次,连治2~3次,有较好的防治疗效。

春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施肥、整地、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春玉米可以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卖嫩玉米芯,增加群众收入,满足市场对新鲜玉米芯的需求,总体种植效益可观。

北方春播玉米区一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其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

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30-170天。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份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该地区玉米产量很高,平均达到每公顷6吨左右。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

1.种植制度

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

(1)玉米清种。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寒地区。由于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玉米为单季种植,但玉米在轮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与春小麦、高梁、谷子、大豆等作物轮作。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轮作倒茬已经很困难,因此发展成为玉米连作制。

(2)玉米大豆间作。约占本区面积40%左右,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形式。玉米大豆间作,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形态及生理上的异,合理搭配,提高了对光能、水份、土壤和空气资源的利用率。玉米大豆间作一般可以增产粮豆20%左右。

(3)春小麦套种玉米。70年代以后,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甘肃、内蒙古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形成春小麦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宽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或育苗移栽春玉米的方式,一般可增产20-30%。

2.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

北方春播玉米区实际上包括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东北地区需要成熟期适中或较早熟、耐低温且丰产性好的品种。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病和小斑病流行,但有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有时还发生玉米螟危害,因此要求抗这些病虫害。据统计,东北地区种植的主要玉米杂交种有本玉9号、吉单159、四单19、中单2号、掖单19、丹玉13、掖单13和沈单7号等。

华北地区春播玉米遭受的病危害,此外还有茎腐病、大小斑病等,因此对品种要求更严格。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掖单13、掖单12、掖单19、西玉3号、掖单2号、中单2号和烟单14等。

3.生产条件分析

北方春播区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资源较丰富。该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玉米增产潜力很大,具有商品生产的优势。

本地区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五条:一是产区集中,流通不畅,玉米收获后储、运、加工、销售都非常困难;二是秋霜早,气温低,籽粒脱水缓慢,降低质量等级和增加能源消耗;三是干旱少雨,灌溉设施和水资源不足;四是投入少,特别是肥料不足,氮磷钾比例不合理;五是缺乏稳产高产的新品种。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稳定面积,提高产量的策略。

4.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措施

(1)更换新品种。迫切需要选育或引进早熟、高产、抗倒伏、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的新杂交种。需要籽粒灌浆后期脱水快和品质优良,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和耐玉米螟的优良新品种。

(2)增加投入。该地区化肥投入量距亩产千斤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相悬殊,如不增加肥料投入,长期连作玉米将会破坏地力,使农业系统丧失可持续性。如能做到因地平衡施肥,像追施沃叶磷酸二氢钾,产量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3)扩大地膜覆盖面积。黑龙江省玉米地膜覆盖面积已经达到300万亩,目前正在试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新技术,这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山西、内蒙和辽宁、吉林部分地区也适宜发展玉米地膜覆盖技术。

(4)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扩大流通渠道,同时还要增加烘干机械和仓储加工设施。在品种含水量高的情况下,要装备烘干机械,加快玉米收获后籽粒脱水速度,妥善解决粮食安全储藏、运输和流通问题,提高质量等级,扩大出口能力。还要重视产后加工业的发展,多条途径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生产。

6月份可以种植玉米。种植方法:1、在不同的土地上进行翻耕、耙深、起垄。2、尽量在正规的地方采买包衣种。3、一次性施入基肥,每亩施3-4方左右。4、播种时间宜早,根据土壤的墒情决定播种的深度。5、合理密植,注意行距。6、要做好查苗补苗、定苗等管理。7、成熟期籽粒水分含量为28%-30%时,即可收获。

一、玉米6月份可以种吗

1、种植时间

(1)6月份可以种植玉米。

(2)玉米播种分为春、秋两季,一般收获时间为3-4个月左右。

(3)秋玉米最迟不能超过7月中旬播种,北方玉米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15日-9月23日左右,南方玉米的成熟期一般在10月中旬以后。

2、种子挑选

(1)需挑选适宜当地气温的品种来种植,不然即使品种再好,在不适合的地区栽种,产量也不会有所提高。

(2)可以看颜色来挑选,如果是当年的玉米种,种子会呈、有光泽、颗粒饱满、有水分。陈年的种子则为暗,且干瘪没水分。注意购买当年的种子,陈年的种子一般不能算高质量。

(3)要去靠谱的商户手里购买种子,需注意观察种子的包装上是否有审定标准。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和步骤

1、整地

(1)在豆茬地上种植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在秸杆地种植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的方式。

(2)实行玉米大豆轮作,需在地势平川、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种植,翻地后要及时耙地,耙深需达到15厘米以上。

(3)秋起垄,进行垄底深松、深施肥,深松在30-35厘米左右,施肥深度在15厘米以上。

2、选种

在正规的地方采购种子,尽量使用包衣种。

3、科学施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4方左右,无论是套种还是铁茬,基肥都需一次性施入。

4、播种

播种时期般在5月1日-5月10日左右,适宜早播。可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以3-5厘米为宜。墒情的土壤中,深度约5厘米左右,墒情好气温低的时候,可适当浅播,一般在3-4厘米左右。

5、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减少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还应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宜的行株距。

6、田间管理

需要查苗补苗、适期定苗、合理施肥、化控防倒。

7、收获

玉米达到成熟期后,籽粒的水分可以降到28-30%左右时,便可以收获

北方玉米的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存在的问题1、甜玉米的品质有待提高我国开展甜玉米选育种工作的时间较短。投入的研究力量和科研经费不足。各单位之间资源缺乏合理的交流,加上我国具有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取向,选育的自交系数量非常有限,食用品质均不理想。甜玉米含糖量、爽脆度和籽粒皮厚度等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现有国产甜玉米杂交种果皮偏厚。吃起来渣多、不柔嫩。口感较。糖分下降较快,采收期偏短、货架寿命较短。我国甜玉米品质总体较与国外比较有很大的距。

2、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

我国不是甜玉米起源中心。其育种资源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致使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主要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泰国,血缘关系较狭窄,生态类型较单一,尤其缺乏优质、耐热、耐寒、耐瘠薄的甜玉米育种资源,影响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

3、超甜玉米育种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超甜玉米育种中,现有组合或品种的基因型绝大多数是sh2基因。而对于sh1、sh4基因以及bt1、bt2基因的研究和利用较少或尚未利用。国外引进品种虽然克服了以上某些缺点,但种子价格昂贵,抗逆性较,适应性不好。

4、遗传基础狭窄

目前审定和推广中的甜玉米品种数量繁多,鱼龙混杂。大部分是由转育普通自交系为甜玉米自交系培育而来的。由于对转育材料的来源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一些优良性状的缺失,在生产中的表现大体相同,虽然有一定的产量基础,但品质等其他性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对育种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甜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采取催芽播种。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h,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将种子放在铺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种子表面喷适量40~50℃的热水,盖上湿布,在25~28℃的温度下24h后芽即可出齐。若外界温度低,采取增温措施,促进种子萌发。芽以露白为好。不宜太长。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5.25万穗/hm2以上。

3、科学用肥

引种地片耕层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有机质14.67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1.9mg/kg,速效磷48.5mg/kg,速效钾126mg/kg,土壤肥力较高。在施肥方法上,一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底施腐熟猪粪30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二是采用2次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d左右,每次追施尿素150kg/hm2,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田间管理

(1)适时间苗、定苗

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

(2)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cm;第二次在7~8片叶时深中耕10cm左右,拔节以后第三次浅中耕3cm。由于该品种生育期短,所以在全生育期内,要防旱防涝,无需蹲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3)适时打杈,去掉多余果穗

甜玉米易产生分杈(蘖),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提高商品质量,要及时打权。次在开始长出分权时进行,7~8d以后再打权1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此外,该品种在果穗形成时,单株易产生2~3个果穗,要及时去掉主果穗之外的多余果穗,每株留个果穗。

5、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易受玉米螟、金龟子、蚜虫、棉铃虫、潜叶蝇等害虫为害,后期易感穗粒腐病。对甜玉米的病虫害应做到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由于甜玉米属蔬菜类作物,所以在其病虫害防治中,要突出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做好各项无公害农业生产措施的同时,剂防治要严格禁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蝼蛄。防治地老虎,应掌握在幼虫二龄盛期,可用80%敌敌畏17500倍液沿玉米行喷施;心叶期和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棉铃虫等,可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选用菊酯类农防治1~2次。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等,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虫害轻时可不用。防治病害,可于灌浆初期,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防治1~2次,发病轻的地片可视发病情况少防治或不防治。

6、适时收获

甜玉米采收的时间要求较为严格,采收过早,甜度和产量均达不到要求:采收过迟,则玉米籽粒皱缩。甜度下降。产量降低。因此,采收以玉米苞丝干枯、苞叶颜色变淡、籽粒饱满且呈金黄或橙时为标准。收获时应保留8~10片苞叶,以保证鲜苞质量,并延长贮藏时间。

(作者单位:158307黑龙江省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南方,春播秋收。在北方,从四月到五月种植。玉米春季栽培要高产优质,那么就必须掌握高产管理,下面就介绍一下高产栽培的方法和技术。

良种选育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当地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春玉米品种。对良种的要求是包装好、说明书好,可以到证照齐全的种子销售部和实力好的门店购买。改良品种的表现是绿叶,株高不能太高,病虫害少。

种子处理

浸种能使种子提早发芽。冷水浸种6-8小时,温汤浸种4-5小时,水温55℃℃ - 57℃. 种衣剂具有防病、防虫、抗旱、促进生根发芽的作用。种子重量的4%。播种时,在土壤中加入2~3kg的辛硫磷颗粒,配以种子肥。

整地技术

用抓地机抓地,深15~20cm,两脚站立时不要用太大的面积,以免踩地过紧,不利于起垄。然后用铁耙三次使其水平,不留缝隙,不留角,不留面。清理掉地上的碎砖、塑料薄膜和杂草。再用稀粪把这个地方打扫干净。耙地时,你应该把土弄碎,边打边挖。在耙地之前,还可以将稀薄的人屎尿清除,并压实,以防蚊蝇叮咬。

播种方法

春玉米的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东北地区多采用垄作,华北地区多采用平作,以保持土壤水分。播种方式主要有钻播和点播两种。玉米间作更多的是按需利用;机器播种玉米主要用于钻孔。为保证苗木密度和出苗均匀性,钻孔播种量为45-60kg/hm2,点播量为38-54kg/hm2。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土壤水分较时,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播种深度要适当,覆土厚度要一致,保证出苗时间集中,出苗整齐。

苗木管理

苗木要一步一步地疏。每穴播种2粒,避免出苗不均。幼苗应与病苗分开。苗木间伐不宜太晚,因为这样容易损伤苗木,折断根系,影响生长。如果小区缺苗,可在小区内割苗,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2-3次。产量与正常播种基本一致。如果苗木倾斜,苗木根部要用土封好,防止蜗牛吃掉苗木,蚂蚁伤害土壤。

抽穗期管理

当公耳和母耳出来时,应该人工。其方法是站在工作台上,隔行移去一行雄穗,以减少养分消耗,获得较大的雌穗贮藏量,提高产量。如果没有,尽量不要去掉玉米头的幼穗,待雌穗和雄穗出来后再进行人工去雄。当穗期缺水时,很容易出现焦干、不能授粉的现象,因此穗期必须浇水才能保证产量。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750KG/HNM。

病虫害防治

苗期地老虎用质量分数为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制成的土和颗粒剂,在行间撒施。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玉米螟,每株用1.5%辛硫磷颗粒剂1~2g放入心叶内,或每0.067hm2用 90%晶体50g加水40~50kg灌心。蚜虫用蚜虱净或吡虫啉防治,纹枯病每 0.067hm2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兑水 50~70kg喷雾防治,茎腐病甲霜灵4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每隔 7~10d喷1次,连治2~3次,有较好的防治疗效。

春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施肥、整地、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春玉米可以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卖嫩玉米芯,增加群众收入,满足市场对新鲜玉米芯的需求,总体种植效益可观。

北方春播玉米区一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其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

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30-170天。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份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该地区玉米产量很高,平均达到每公顷6吨左右。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

1.种植制度

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

(1)玉米清种。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寒地区。由于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玉米为单季种植,但玉米在轮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与春小麦、高梁、谷子、大豆等作物轮作。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轮作倒茬已经很困难,因此发展成为玉米连作制。

(2)玉米大豆间作。约占本区面积40%左右,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形式。玉米大豆间作,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形态及生理上的异,合理搭配,提高了对光能、水份、土壤和空气资源的利用率。玉米大豆间作一般可以增产粮豆20%左右。

(3)春小麦套种玉米。70年代以后,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甘肃、内蒙古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形成春小麦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宽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或育苗移栽春玉米的方式,一般可增产20-30%。

2.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

北方春播玉米区实际上包括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东北地区需要成熟期适中或较早熟、耐低温且丰产性好的品种。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病和小斑病流行,但有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有时还发生玉米螟危害,因此要求抗这些病虫害。据统计,东北地区种植的主要玉米杂交种有本玉9号、吉单159、四单19、中单2号、掖单19、丹玉13、掖单13和沈单7号等。

华北地区春播玉米遭受的病危害,此外还有茎腐病、大小斑病等,因此对品种要求更严格。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掖单13、掖单12、掖单19、西玉3号、掖单2号、中单2号和烟单14等。

3.生产条件分析

北方春播区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资源较丰富。该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玉米增产潜力很大,具有商品生产的优势。

本地区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五条:一是产区集中,流通不畅,玉米收获后储、运、加工、销售都非常困难;二是秋霜早,气温低,籽粒脱水缓慢,降低质量等级和增加能源消耗;三是干旱少雨,灌溉设施和水资源不足;四是投入少,特别是肥料不足,氮磷钾比例不合理;五是缺乏稳产高产的新品种。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稳定面积,提高产量的策略。

4.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措施

(1)更换新品种。迫切需要选育或引进早熟、高产、抗倒伏、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的新杂交种。需要籽粒灌浆后期脱水快和品质优良,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和耐玉米螟的优良新品种。

(2)增加投入。该地区化肥投入量距亩产千斤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相悬殊,如不增加肥料投入,长期连作玉米将会破坏地力,使农业系统丧失可持续性。如能做到因地平衡施肥,像追施沃叶磷酸二氢钾,产量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3)扩大地膜覆盖面积。黑龙江省玉米地膜覆盖面积已经达到300万亩,目前正在试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新技术,这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山西、内蒙和辽宁、吉林部分地区也适宜发展玉米地膜覆盖技术。

(4)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扩大流通渠道,同时还要增加烘干机械和仓储加工设施。在品种含水量高的情况下,要装备烘干机械,加快玉米收获后籽粒脱水速度,妥善解决粮食安全储藏、运输和流通问题,提高质量等级,扩大出口能力。还要重视产后加工业的发展,多条途径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生产。

甜玉米栽培视频_当前甜玉米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法

一、存在的问题1、甜玉米的品质有待提高我国开展甜玉米选育种工作的时间较短。投入的研究力量和科研经费不足。各单位之间资源缺乏合理的交流,加上我国具有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取向,选育的自交系数量非常有限,食用品质均不理想。甜玉米含糖量、爽脆度和籽粒皮厚度等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现有国产甜玉米杂交种果皮偏厚。吃起来渣多、不柔嫩。口感较。糖分下降较快,采收期偏短、货架寿命较短。我国甜玉米品质总体较与国外比较有很大的距。

2、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

我国不是甜玉米起源中心。其育种资源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致使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主要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泰国,血缘关系较狭窄,生态类型较单一,尤其缺乏优质、耐热、耐寒、耐瘠薄的甜玉米育种资源,影响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

3、超甜玉米育种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超甜玉米育种中,现有组合或品种的基因型绝大多数是sh2基因。而对于sh1、sh4基因以及bt1、bt2基因的研究和利用较少或尚未利用。国外引进品种虽然克服了以上某些缺点,但种子价格昂贵,抗逆性较,适应性不好。

4、遗传基础狭窄

目前审定和推广中的甜玉米品种数量繁多,鱼龙混杂。大部分是由转育普通自交系为甜玉米自交系培育而来的。由于对转育材料的来源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一些优良性状的缺失,在生产中的表现大体相同,虽然有一定的产量基础,但品质等其他性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对育种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甜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采取催芽播种。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h,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将种子放在铺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种子表面喷适量40~50℃的热水,盖上湿布,在25~28℃的温度下24h后芽即可出齐。若外界温度低,采取增温措施,促进种子萌发。芽以露白为好。不宜太长。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5.25万穗/hm2以上。

3、科学用肥

引种地片耕层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有机质14.67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1.9mg/kg,速效磷48.5mg/kg,速效钾126mg/kg,土壤肥力较高。在施肥方法上,一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底施腐熟猪粪30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二是采用2次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d左右,每次追施尿素150kg/hm2,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田间管理

(1)适时间苗、定苗

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

(2)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cm;第二次在7~8片叶时深中耕10cm左右,拔节以后第三次浅中耕3cm。由于该品种生育期短,所以在全生育期内,要防旱防涝,无需蹲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3)适时打杈,去掉多余果穗

甜玉米易产生分杈(蘖),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提高商品质量,要及时打权。次在开始长出分权时进行,7~8d以后再打权1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此外,该品种在果穗形成时,单株易产生2~3个果穗,要及时去掉主果穗之外的多余果穗,每株留个果穗。

5、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易受玉米螟、金龟子、蚜虫、棉铃虫、潜叶蝇等害虫为害,后期易感穗粒腐病。对甜玉米的病虫害应做到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由于甜玉米属蔬菜类作物,所以在其病虫害防治中,要突出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做好各项无公害农业生产措施的同时,剂防治要严格禁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蝼蛄。防治地老虎,应掌握在幼虫二龄盛期,可用80%敌敌畏17500倍液沿玉米行喷施;心叶期和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棉铃虫等,可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选用菊酯类农防治1~2次。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等,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虫害轻时可不用。防治病害,可于灌浆初期,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防治1~2次,发病轻的地片可视发病情况少防治或不防治。

6、适时收获

甜玉米采收的时间要求较为严格,采收过早,甜度和产量均达不到要求:采收过迟,则玉米籽粒皱缩。甜度下降。产量降低。因此,采收以玉米苞丝干枯、苞叶颜色变淡、籽粒饱满且呈金黄或橙时为标准。收获时应保留8~10片苞叶,以保证鲜苞质量,并延长贮藏时间。

(作者单位:158307黑龙江省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