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单位GDP用地面积5年降20%,产值是怎么算的?

单位建设用地产值公式

单位建设用地产值(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简单公式如下:

单位GDP用地面积5年降20%,产值是怎么算的?单位GDP用地面积5年降20%,产值是怎么算的?


单位GDP用地面积5年降20%,产值是怎么算的?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gdp总量

衡量的是提高1单位的gdp,需要消耗的边际建设用地面积有多少。

补充: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落实“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表示:到2020年末,确保实现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

“单位GDP用地面积5年降20%”

产值是怎么计算的

产值计算公式:产值=销售价格(不含税)×产量。企业的产品产值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三种形式。

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及其他经济指标的依据。

2、工业商品产值:工业商品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总价值,是企业可以获得的货收入。利用商品产值和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吻合程度。显然,两者距越小,说明生产越符合市场需求。

3、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终成果。

计算产值的意义和作用

产值是指企业或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企业或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产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或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产值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企业或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比较不同企业或的产值,可以了解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此外,产值还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企业或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产值越高,企业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公司产值如何计算

问题一:企业的产值怎么算 产值是统计术语,我尽量说的通俗一点.

举个例子说明吧.

月初生产成本余额为10,月底生产成本余额为12.

本月生产产品20件,成本为4元,销售了21件(有上月库存1件)销售单价为5元.

那么产值=销售单价本月生产数量+生产成本期末数-生产成本期初数

=520+12-10=102

其中生产成本是会计帐簿上的数字,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

若是产品种类为两种以上,则需要算出每一种产品的销售单价,与其本期生产数量相乘,加总求和.

问题二:公司的产值是什么意思? 所谓公司的产值就是在公司一个年度的经营活动中所有的收入,在没有扣除成本情况下的数字

问题三:企业年产值怎么求 一、工业总产值

计算公式

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二、工业增加值

一是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

二是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一般企业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

问题四:软件开发企业产值怎么计算? 1、GDP的核算有3种方法。种:GDP的概念是产值与服务。一方面,产值而言,计入GDP的是终产值,因此要看你的企业类型,如果你是加工商,或者原材料制造的企业,可以这样说,你所生产的产品都不会计入GDP,而是由终环节的制造商生产出来的商品计入GDP。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某一种商品的终制造商,也不能单单看利润来核算GDP,因为是终产值,所以你的企业生产了多少,就计多少,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存货,因此,GDP与利润无关。第二种:收入法,就是按照会计科目算的,工资+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企业的GDP=企业当期创造的增加值。营业盈余是区别于营业利润的哈,利润是针对于销售环节而言的,而盈余是针对产出环节,因此计入企业增加值的是盈余不是利润哈楼主应该是做会计的吧,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粘贴给你。(二)收入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角度计算GDP的一种方法。即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之和。这四项在投入产出中也称初投入价值。各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就是GDP。计算公式为:GDP(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劳动者通过各种渠道从生产单位获得的一切货形式和实物形式的收入和个体劳动者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工资,二是,三是从利润或成本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相当于工资性质的劳动报酬,四是实物性收入,指农民自产并用于个人消费的农副产品的价值,以及劳动者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格从单位得到的实物的价值。2、固定资产折旧:是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中所消耗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并非本期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而是生产中消耗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属于转移价值。GDP之所以包括这部分转移价值,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是从固定资产中游离出来作为折旧进入成本,记入成本中的折旧也作为折旧基金被提出来用于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企业的资金循环运动,而不是像其他成本一样消耗完毕,从这个角度讲,它类似于增加值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另外,从收入的角度考虑,把折旧计算在增加值中,可以避免由于把折旧计算在中间投入中,因折旧的大小不同而带来营业盈余的大小不一,从而造成增加值的波动。而如果把折旧计算在增加值中就会避免这个问题。因此,如果把折旧计算在增加值中,既可以提高GDP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可以增强GDP的可比性。3、生产税净额:是指各部门向 缴纳的生产税与 向各部门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额。生产税是 向各部门征收的有关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货物和服务的税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销售税金,二是进成本的税,指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活动而征收的税金,但有的行业把这部分税统一作销售税金处理。三是各种附加和规费。生产补贴是 为控制价格又要扶持生产而支付给某些部门的补贴,包括粮食企业的价格补贴和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实行后,生产税中还要包括本期应交(产品销项税额与购买货物、服务进项税额之)。4、营业盈余:是指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后的剩余部分,它是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补偿,对劳动者进行了分配和上缴税金以后所余下的份额。

问题五:年产值与年销售额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两个的区别就是,年产值是按生产数量计算的;销售额是按销售数量计算的。往往生产数量大于销售数量,以保证一定的库存,防止市场断货或退货补货。

产值有不变价和现行价两种,不知你指哪个?

年产值(不变价)= ∑ (每个产品不变价全年产量)

年产值(现行价)= ∑ (每个产品售价全年产量)

销售额=售价销售数量

例如,A产品售价50,产量80,销售了60;B产品售价100,产量200,销售了200;C产品售价20,产量800,销售了700

年产值(现行价)=5080+100200+20800=40000

销售额=5060+100200+20700=37000

问题六:怎样从报表中算出企业大概的年产值 1.报告期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成品价值+报告期工业性作业价值+(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末余额- 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初 余额) 计算。

2、工业总产值按 现行价格计算。

成品价值按成本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应按格计算生产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本年不含应交(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跨年度的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计入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数,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按零处理。

问题七:人均产值如何计算 以月人均产值为例

首先要计算出人数 人数=总工时除以标准工时(176小时每人每月)

订总产出除以人数就是月度人均产值

问题八:企业工业总产值怎么核算? 一、工业总产值

计算公式

1、当月产揣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二、工业增加值

一是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

二是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一般企业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

问题九:产值如何计算 如果是工业企业,分两种情况1、属于大本上的产品,按照统一的不变价格计算产品产值,这个你要有产品价格表(大本)2、其他企业,不管商品是否卖出,均按照销售价格计算产值,可以按照平均的销售价格计算

问题十:怎么计算总产值率 1,计算公司的净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计算公司的总产值利润: 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总产值利润=(老厂月产值+新厂月产值)月数―(固定成本+固定工资+工人工资+房租+水电+交通运输)

[工业总产值及其计算方法]单位工业产值怎么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就现行统计制度中工业总产值的涵义、构成与数据来源以及核算方法进行如下解析。

一、工业总产值的涵义及构成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三部分。

(一)成品价值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二)对外加工费收入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三)自制半成品

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工业总产值不包括:

(1)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如购自厂外而在本企业内未经任何加工又转售的产品价值;

按照合同规定不需要本企业加工和安装的协作件(如机组、仪表)的价值。

(2)本企业非工业活动单位的非工业产品价值和收入,如农牧场的农、畜产品的价值,基本门的建筑安装价值,运输部门的运输收入,住宅、公用事业及事业单位(洗衣房、澡堂、理发室等)的收入等。

(3)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锯末、切屑、矸石等)的出售价值。

二、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遵循以下计算原则:

(一)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二)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额价值。

(三)“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三、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

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

(一)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或加工费计算。

(二)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牧人"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三)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一般企业在填写税务局的重点税源报表时要求填写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1、工业总产值=当期产品总产量×当期平均销售单价

2、工业总产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特别提示:

1、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库存商品须按照销售价格计算,如果按计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

即: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

=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

=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

=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

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产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产值属于统计中一名词,核算一公司的销售情况.

一般上报的时候,控制在销售收入的1.05倍以内.

产值是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表明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反映的是生产总成果,并不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济效益.企业是否增收,主要看利润总额的增长.利润总额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亏损以“-”号表示).它集中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企业终的财务成果.

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把生产的产品提供给,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生产的产品很多,但销售的很少,不能实现尽产尽销,甚至根本销不出去,就很难实现增收,如果实现了尽产尽销,但成本费用过高,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本销售,也不能实现增收,甚至造成亏损.因此,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总产值增长了,利润总额不一定增长或不一定同步增长.

表明企业是否增产增收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产值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

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产值利润率的提高或降低,决定于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与产值增长速度的比值大于1),则产值利润率必然提高;利润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两者的速度比=1),则产值利润率持平;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慢于产值增长速度(两者的速度比小于1),则产值利润率降低,说明增产未增收.由此可见,实现增产增收,就要保持产值利润率指标的稳定和提高,既要抓生产,更要抓效益.

产值的计算公式

1、工业产值=销售价格(不含税)×产量

既然产品生产出来了,必须有制定的销售价格,产值,产值,只要生产出来,不管销售没销售,都要计算产值。

2、销售产值则是=销售价格(不含税)×销量

扩展资料:

计算工业总产值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 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2 终产品的原则

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终产品。

3 工厂法原则

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1、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

(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额漏统;

参考资料:

产值如何计算

如果是商业企业,产值就等于销售收入 如果是工业企业,分两种情况 1、属于大本上的产品,按照统一的不变价格计算产品产值,这个你要有产品价格表(大本) 2、其他企业,不管商品是否卖出,均按照销售价格计算产值,可以按照平均的销售价格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