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乡原,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乡愿”是一个固定的词。“乡”代表着鄙俗、大众;“愿”,近似于忠厚。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是指一类人,“大众好人”“老好人”。为什么孔子非常讨厌这种人?因为乡愿往往缺乏原则,模糊标准,混淆是非。他们做事,谁都不得罪,对谁都说好,真遇到问题,能和稀泥就和稀泥,不成则抽身就撤。

有时候他们会助纣为虐。对正义的事情,他们不能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对不义的事,他们也不会坚决反对。不能惩恶扬善,实际上就是放任丑恶滋生。乡愿会做一些道貌岸然的事情,让自己在周围收获一些好名声,实际上并不会真心付出。

总的来说,乡愿是没有道德底线,不能伸张正义,只知道媚俗趋时,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孔子认为,乡愿会戕害德行,是“德之贼”。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待人和善但缺乏原则,似乎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总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但真遇到矛盾争执时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这便是所谓“乡原”。这类人其实模糊了道德的边界,他们不介意超出底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本人也没有道德操守,这其实很不可取。要脱离“乡原”的假好人符号,那么就要先有原则,再做有原则的好人。

《阳货篇》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7.13子曰: “ 乡原,德之贼也。 ”

【注释】

▲乡原[yuàn]:同“乡愿”。左右逢源的老好人,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

【译文】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伤害道德的人。”

【学而思】

参读:

《子路篇》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卫灵公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知识扩展】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yǒu],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tè]矣。”

(万章说:“全乡的人都称他是老好人,到哪儿都被视为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是戕害道德的贼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却列举不出缺点,想指责他却又没什么好指责的,他只是和世俗同流合污,平时看似忠诚老实,处事廉洁方正,大家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做得正确,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不符合尧舜之道,所以孔子说他是戕害道德的贼子。孔子说:‘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是怕它混淆禾苗;厌恶花言巧语,是怕它会迷乱仁义;厌恶夸夸其谈,是怕它会扰乱诚信;厌恶郑国的音乐,是怕它会搅乱雅乐;厌恶紫色,是怕它混乱正红色;厌恶乡里的老好人,是怕他搞乱道德。’君子所做所为只不过是使一切都回归正道罢了。回归正道,就会奋发振作,振作了,也就没有了邪恶了。”)

孔子云: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意思是:

孔子说:“所谓‘乡愿’,是败坏道德的人。”

愿,谨厚,老实。

贼:败坏,侵害,危害。

“乡愿”指当时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谁也不得罪的“谨厚老实”的“老好人”,他们伪善欺世,处处讨好,只想在乡里中博得人们称道。孔子尖锐地指出:这种“乡愿”,言行不符,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乃德之“贼”,世人对之不可不辨。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对乡人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其实他们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坏人坏事,所以全然成为危害道德的人。

孔子为什么要骂“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一方面强调“中庸”,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淡定平和的老头;一方面又骂“乡愿,德之贼!”,给人以偏激的印象。这不是矛盾吗?有些人疑问。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关键是许多人误解了“中庸”。 “中庸”是什么意思,孔子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按西方哲学的标准,孔子又不是个哲学家,所以不能苛求古人。按我的理解,以下三点是理解“中庸”的要点: 一、“中庸”是难以掌握的。“中庸”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人生体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套人生智慧,孔子是史官,读过很多书,孔子从事过多种行业,还周游列国,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实写照,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请不要自诩“中庸”,还是谦虚一点好。所以孔子说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的德性,人们很久都不具备这种道德了。 二、“中庸”的意思是正好,而不是许多人理解的中间路线。中庸的意思是做什么事情要恰到好处,但什么是恰到好处,这个没有规则,要靠个人自己把握,强调的是灵活性,要求做人做事不偏不倚。但是世事纷繁啊,孔子把这种说不清楚的灵活性高悬,实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太高的要求,落实的个人,就是一生都要修炼,落实到外部,就是期待圣人出而天下治。 三、“中庸”背后是有道义原则的,这种道义原则就是孔子一生都在希望复兴的“周礼”。可惜周礼离我们太遥远了,所以现代的人把这第三层意思给忽略了。我们不难看出,一般人强调的都是第二层意思,即中间路线,谁也不得罪,或者说灵活性。而没道义原则的灵活性,在还有点道德感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低调、含蓄,而在没有道德感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就是圆滑吗?孔子讲的中庸,其实就是要按照周礼的那一套规范来行事,而在孔子眼里,周礼用在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治理上来不就是正好吗?我的天啊!这一套循环论证等于什么也没说。孔子的话不是用来分析的,是用来体验的。 由是观之,孔子的中庸就是一种很难把握的道义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所以对于只讲灵活性,没有原则性,和事佬型的“乡愿”,孔子要大骂:“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他少年时期远离自己的家乡,他想回到家乡得知贼,也就是如果说你像离开家乡,你就是一个道德的贼。

德之贼也上一句是什么

德之贼也上一句是:“乡愿,德之贼也”。

原文为: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其出处为《论语》阳货篇。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乡愿,德之贼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

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贼”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德之贼”是道德败坏的意思。孔子说话一向温文尔雅,像这样强烈的否定,语气如此激愤,在《论语》中是不多见的。那么,这“乡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孟子对“乡愿”作过解释:“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原来“乡愿”是指具有某种不良人品的人。这种人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一脑子坏思想,是个欺世盗名的家伙。孔子斥责这样的人,是与他强调做人要注重“仁”和“礼”的统一是一致的。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宁为狂狷,不为乡愿】

真小人和伪君子,伪君子更令人厌恶。其实真小人坏的纯粹,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如果不是同路人自然就会远离,其危险是有限的。

而伪君子的危险是隐蔽的,就不容易被发现。当你发现伪君子的真面目的时候,可能已经受到伤害。

在我看来,伪君子有两种:一种是岳不群式的,为了坏的目的把自己伪装起来的那种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很肮脏邪恶,表里不一。这种人很可怕,需要经验去分辨,任何刻意的隐藏总会露出蛛丝马迹;

还有一种,他们并没有坏的目的,但是他们做人没有根本的立场,容易与任何人同流合污,这种叫做“乡愿”。乡愿是一种“老好人”式的伪君子。这种人看着老实敦厚,做事不偏不倚,别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也不得罪。事实上这种人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核心价值。没有立场,没有是非,就是一群很媚俗的人。孔子非常看不起乡愿,他说“乡愿,德之贼也”,认为他们是一群败坏道德的人。真正的君子和而不同,乡愿却同而不和。一味地迎合别人,看似很讨喜,但事实上并不会的到别人真正的尊重。

我讨厌乡愿,我讨厌老好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