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讲解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教案4篇

【 #教案#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讲解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讲解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

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

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 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 )位数,100是( )位数,82是( )位数。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2在( )位上,表示( )个( )。

(3)、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99里有( )个十和( )个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 )、37 69、70、( )、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3□ 5837

③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④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

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 #一年级# 导语】认识人民币的办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颜色、数值,还可以通过图案进行辨认,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辨认。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2.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九种人民币,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2、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学生答: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组内交流,初步认知。

每个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知道它是多少元。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大写的汉字还有壹、贰、伍等。

板书:壹、贰、伍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我是通过看颜色认识的。1元是绿色的。

生2:我还认识5角的纸币,5角的正面有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像,背面有国徽。

小结:

1、认识人民币的办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颜色、数值,还可以通过图案进行辨认,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辨认。

2、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1)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分类的方法。

(纸币和硬币)

(2)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角、分)

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

这些付款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

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板书:1角=10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后强调:认识人民币可以通过颜色、图案、文字来辨别,以及1元=10角,1角=10分)

3.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练习题 篇三

(1)填数。

1角=()分

8角=()分

70分=()角

60分=()角

2元=()角

30角=()元

3元2角=()角

4角8分=()分

12角=()元()角

12分=()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7分=2分

12分○5分=1角7分

90元○4元=94元

8角○3角=1元1角

40分○60分=1元

9角○5角=1元4角

4.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练习题 篇四

1、在○里填上“>”、“<”或“=”。

9角○1元8角9分○9角8分1元○10角3角7分○4角

9分○1角1元○9角9分4元○4角4分8元4角○10元

2、计算。

5角+2角=7元+3角=5分+4分=3元4角-8角=

2元8角+5角=30元+8元=1元-7角=1元-10分=

5.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练习题 篇五

一、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3、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张2元和()张1元。

二、应用题

1、明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去50元,还剩多少元?

2、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

3、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用去16元后还剩下1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钱?

4、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个56元的足球和一个40元的篮球,王老师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考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工具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的组成

(1)出示53。

①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②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③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

2.口算题

40+20 50+30 40+2 50+3

(二)发现信息,完整表达

1.师:(出示主题图)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2.发现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发现什么信息?(师板书)

生:小林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写了20个。

3.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4.尝试列式。

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生说算式,教师板书出:

25+2= 25+20=

(三)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1.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师:25+2=?,你会计算吗?用你的学具摆一摆。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预设——

①小棒摆放。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②计数器拨数。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2.理解算理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四)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师:25+20=?你会计算吗?用你的学具摆一摆。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预设——

①小棒摆放。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②计数器拨数。先拨出25,再增加20个,在十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45个。

2.理解算理

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3.比较发现。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生: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五)巩固应用

1.口算

2.看谁算得快

3.小猴摘苹果

4.我来试试。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课后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工具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二、揭示课题。

三、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小林和小红在写字。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小林和小红一共要写多少字?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字?)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25+2 25+20

怎么计算25+2和25+20呢?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7,45。

4、你觉得上面两个算式得算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我们再来看看联欢会上,同学们要喝饮料,一共要多少瓶呢?怎么计算24+9呢?

大家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

大家想一想,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先算24+6,再算30+3。我们还可以先算4+9,再算10+13。同学们还可以怎么算呢?大家想一想。

四、练习。

1、书上第64页的“做一做”。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2、练习十五1~3题。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课后习题

课堂小测与评价。

20+3= 25+3= 76+3=

2+30= 20+30= 69+30=

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详案)

十几减9

1—2、15—2、18—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9+1= 9+3= 9+6= 9+2=

9+0= 9+1= 3+9= 5+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师: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了。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好,我们快点出发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师: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课件)小兔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兔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 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

……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 – 9 = 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 – 9 =( ) 16 – 9 = (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五) 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怎么做;(3)学生独立做;(4)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计算;(2)反馈;(3)有什么发现?

3、分组游戏:

(1)钻山洞(2)蚂蚁找窝

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协调),然后展示与评价各组活动结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1) 学生有手势表示得数。

(2)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始用“举行数学游园会”的形式,自然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同时,“举行数学游园会”这一形式串联全课,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

练习一(1)

2—2、16—2、19—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1、完成第1题

(1)师:天气晴朗了,小朋友也出来踢足球了,你能看出一共有多少只足球吗?

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还剩多少个?(指名学生说说)

怎么列式?(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板书:14-9=( )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2)右题同上

2、完成第2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你是怎么又快又对的计算的?

3、完成第3题

(1)介绍游戏“跳树桩”规则。

(2)同桌间合作口算。

(3)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反复进行卡片口算。

4、完成第4题

(1)要求学生2分钟内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三)总结全课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练习一

各习题

七、教学后记: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拿一拿”、“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算理,“创造”出多种计算方法。

练习一(2)

3—2、17—2、20—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指名板演。

(2)汇报交流。

(3)你是怎么又快又对的计算的?

(4)说一说计算顺序。

2、完成第6题

(1)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

(2)指导书写格式。

(3)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4)在全班交流答案。

3、完成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学生说说)

(4)怎么列式?(指名学生说说)

(5)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4、完成第8题。

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总结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

【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5-46-27-38-018-10

17-718-52+134+106+927-20

8+50+015+45-55+720+9

2、填未知数

(1)6+()=11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8+()=1512-()=2

5-()=47-()=1()+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7页例1,及68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小男孩提出我有35元,买一个2元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问题。(出示课件)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小结计算方法。

方法1、想一想:5-2=330+3=33(出示课件)

方法2、摆一摆小棒。

方法3、拨一拨算珠。

2、解决小女孩提出我有20元,买一个35元洋娃娃,还差多少钱?问题。(教学方法同上)

3、小结计算方法,在体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我会填。(出示课件)

2、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游戏:邮差送信。

4、摘苹果。

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书中69页3题,70页7题。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必做题:69页1、2题。

2、选做题:寻找生活当中可以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的问题。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5.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一、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

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

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学生一一口答)

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

1、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1)(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做操)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9:15),你们还会认吗?

(2)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9:15)

(3)分针指着3,为什么不是3分,而是9时15分呢?(学生尝试说)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

师归纳: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4)分针指着数字3是15分(出示钟面模型),分针指着其他的数字是多少分,你们知道吗?同位互相说说,并在书上填出来。(学生先讨论,再独立填,然后集体反馈,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2)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板书:1时=60分

(3)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3、新课小结

除了能认几时整、几时半,我们还会认几时几分了。为我们的进步鼓掌!

三、实践运用

1、小游戏

小游戏――“我来拨钟你们说”

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是几分吗?(师生互动)

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生生互动)

2、婷婷特别喜欢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老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想看看吗?(课件出示:跳舞――2:40,捏橡皮泥――3:05)

师:她在什么时刻参加什么活动?(学生说)

这两个时刻你们还会写吗?(学生独立写,重点指导3:05的写法,集体反馈。)

3、拨一拨,说一说

(1)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2:55的钟面)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2)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连线

(1)电视节目这么好看,有几只小动物也想来看呢。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找一找,要求动物身上的时刻和座位上的时刻一样。(课件出示小动物身上的钟面和凳子上面的时刻)

(2)拿出作业纸,自己找一找、连一连。

(3)小狗怎么没有座位啊?这儿还有一个空位置,谁能说出它的时间?(学生说,课件出示并完成连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婷婷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跟她交朋友吗?我们不仅跟她交上朋友,还要向婷婷学习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