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是谁

冯.卡门的资料

“超声速时代之父”——美国科技奠基石冯·卡门

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是谁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是谁


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是谁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8

西奥多·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是他的学生,并尊称冯·卡门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全天候飞行、卫星……

冯·卡门

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兄弟3人中他是最小的,还有一个妹妹。 冯·卡门他们的祖父是很有名望的犹太人,父亲是布达佩斯大学的,对冯·卡门的成长有很好的影响。1902年,冯·卡门在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完成了他的研究科目,获得硕士学位。1903—1906年,他在理工大学任职,而且是匈牙利一家发动机制造厂的顾问,在航空器结构和材料强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这段时间,他还到德国格丁根大学读博士学位,师从现代流体力学开拓者之一的路德维希·普朗特,1908年获得博士学位。

20世纪头十年,飞机刚发明不久,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到欧洲,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掀起一股“飞行热”,涌现出一批不屈不挠的航空先驱,法尔芒就是其中的一位。1908年的一天,冯·卡门亲眼目睹了法尔芒又一次打破记录的飞行。飞行结束后,冯·卡门从人群中挤过去,与飞行家之间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冯·卡门问法尔芒:“我是研究科学的。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的定律证明了比空气重的东西是飞不起来的,怎么……”。法尔芒幽默地回答:“是那个研究苹果落地的人吗?幸好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不然,今天就不会得到这次飞行的奖金了。我只是个画家、手,现在又成了飞行员。至于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不关我的事,您作为,应该研究它。祝您成功,再见!”在回家的路上,冯·卡门坐在疾驶的车里地沉思。他对陪他一起来的一位记者说:“看来伟人的话也不一定都对。现在我终于决定我今后的一生该研究什么了。”冯·卡门拉住记者的手伸出车窗外,立刻有一股风吹过手面,他说:“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去研究风以及在风中飞行的全部奥秘。总有一天我会向法尔芒讲清楚他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道理的。”正是这次参观把冯·卡门引上了毕生从事航空航天气动力学研究的道路。

不久,他的老师普朗特邀请冯·卡门到格丁根大学去做他的助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2年,冯·卡门成为阿亨大学气动力研究所所长。他在那里工作了14年,在气动力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突破,还为一些企业研制飞艇、全金属运输机、火箭担任顾问。

1926年,冯·卡门移居美国,指导古根海姆气动力实验室和加州理工大学个风洞的设计和建设。在任实验室主任期间,他归纳出钝体阻力理论,即的“卡门涡街”理论。这个理论大大改变了当时公认的气动力原则。他还提出了附面层控制的理论,1935年又提出了未来的超声速阻力的原则。1938年,冯·卡门指导美国进行次超声速风洞试验,发明了喷气助推起飞,使美国成为个在飞机上使用火箭助推器的。在他的指导下,加州理工大学一批航空工程师,包括他心爱的钱学森开始搞喷气推进和液体燃料火箭,导致后来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美国个从事远程、空间探索的研究单位,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冯·卡门对人类实现超声速飞行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1932年以后他发表了很多篇有关超声速飞行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首次用小扰动线化理论计算一个三元流场中细长体的超声速阻力,提出超声速流中的激波阻力概念和减小相对厚度可减少激波阻力的重要观点。1941年还发表了的高速飞行中机翼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卡门钱学森公式”,即冯·卡门应用钱学森1939年一篇论文的观点做出的亚声速气流中空气压缩性对翼型压强分布的修正公式。1946年,冯·卡门提出跨声速相似律,它与普朗特的亚声速相似律、钱学森的高超声速相似律和阿克莱的超声速相似律合起来为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同年,他在第10届莱特兄弟纪念演讲会上作了题为《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的重要演讲,向人们宣告了超声速时代即将到来。1947年10月14日,根据冯·卡门的构思而设计的X1火箭飞机终于首次突破了声障,把人类带入超声速飞行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美国航空队(美前身)司令阿诺德将军请教冯·卡门,要他评价美国航空技术发展的现状,预测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的发展,并就如何确保美国未来的领先地位提出建议。1944年12月1日航空队正式成立了科学顾问组,由冯·卡门任组长。它的任务是评价航空研究和发展的趋势,为准备有关科学技术事务的特别报告。

1945年初夏,冯·卡门受命,以少将军衔率领美国顾问团一行36人,赶赴德国考察德国秘密研究火箭技术的情况。通过这次调查,冯·卡门摸清了德国火箭技术的水平,返回美国后,先写出一份《我们在何处》的考察报告,对比了美、德两国在期间的科技发展,并指出美国已有可能研制射程达9 600千米的。

接着,冯·卡门又拿出了名为《通向新地平线》的第二份报告。该报告包括25位作者的32份分报告,主题涉及从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到、末端弹道等。《通向新地平线》报告的主要观点是“科学是掌握制空权的基础”。报告强调,要成为航空大国,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只有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发展,才能确保安全。报告预测,新的作战能力肯定会陆续出现,超声速飞行是可能的,卫星和有相当精度的远程将研制出来,涡轮喷气和涡轮螺桨发动机将取得重大进展。

1950年冯·卡门获美国协会

报告中的各项建议在美国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如组建了航空研究和发展司令部,后来改组为系统司令部,负责全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冯·卡门1963年5月7日。在美国成立50纪念文集中,很多人认为,在阿诺德对美国未来发展所做出的所有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依靠冯·卡门为美国打下了科技建军的坚实基础。多亏有了不断创新的技术,美国才能一路乘风破浪,包括美国在19年海湾中大获全胜都是阿诺德和冯·卡门开创的技术进步结出的硕果。

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原名Szol-loskislaki Kármán Tódor,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6日),匈牙利犹太人,1936年入美国籍,是20世纪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谁是钱学森老师

钱学森恩师:

冯·卡门 [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9日),匈牙利犹太人]

外文名: Kārmān,Theodore von

1936年,25岁的钱学森由原先就读的麻省理工学院横穿美国大陆到坐落于美国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拜见冯卡门,55岁的冯卡门当时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冯·卡门是当时公认的美国空气动力学泰斗。

时隔多年在冯·卡门口述的回忆录中,他回忆次和钱学森见面的情境,翻译成中文大意如下:

“我抬起头来

对面前这个身材不高、神情严肃的青年打量了一下

然后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所有问题他回答得都异常正确

顷刻之间

我就为他的才思敏捷所打动

接着我建议他到加州理工学院来继续攻读”

你可以看由拍摄的纪念钱学森的6集纪录片《钱学森》,从第二集开头开始讲钱学森拜见恩师冯·卡门

下面是土豆网的相关视频地址,仅供参考

讲述钱学森与冯·卡门初次见面,在开头就可以看到,第二集:tudou/programs/view/vEcLiL-2EJM/

纪录片初始,集:tudou/programs/view/YlWsYY59-Es/

参考资料的链接是冯·卡门在百度百科的资料页:baike.baidu/view/1361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