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简历 原青岛书记李群

为什么山东省委领导都是本省人

书记: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简历 原青岛书记李群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简历 原青岛书记李群


姜异康(十七届中央委员、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党校校长)

副书记:

姜大明(十七届中央委员、省长)

刘伟(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省政协主席)

常委:

王仁元(常务副省长)

王军民(副省长)

焉荣竹(十七届中央委员、济南市委书记)

王敏(省委秘书长)

柏继民(省委政法委书记)

南兵军(山东省军区政委、省军区党委书记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1952)

李群(青岛市委书记)

高晓兵(省委组织部长)

孙守刚(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65)

省委常委缺额1人。

山东大学(青岛)的办学条件

山东大学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探索中国特色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办学模式。

三大校区在山东大学的统一管理下,对各自的学科进行布局,目的就在于提高办学质量。为此,山东大学与济南、威海、青岛三市均将签订“名校名市”协议。

根据发展规划,山东大学2011年将探索完善一校多地办学的发展模式,为形成“山东大学系统”做好体制机制设计。而在未来,将形成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三地校园的具体称目前尚未明确。“山东大学系统”是山东大学更新办学模式的一次尝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设青岛校区。

将来山东大学可以表述为“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威海)”。其中,青岛校区办学实现了高端性、国际性、特色性、标志性和绿色性。 “山大青岛校区第一期是理工学院以及高端人文学院,这个建设方向和青岛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市教育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后将需要大量理工类的高端人才,青岛的地域优势加之山大的高校品牌优势,前景非常理想。

山东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称,分校设立的院系主要是理工科的,因为要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服务。

山大规划部门表示,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青岛校区定位于以理工科为主,辅之以其他必要学科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校区,青岛校区建成后在院系设置时将会有生物类学科。根据定位,青岛校区理工科的发展将做增量考虑,而不是现有学科的整体搬迁和调整。

据青岛市教育局有关人士透露,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第一期是理工学院,这个建设方向和青岛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因为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后将需要大量理工类的高端人才。

2013年3月14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到山东大学调研工作。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作情况介绍时透露了青岛校区的学科布局,即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发展为辅”,规划建设海洋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学科5大学科集群,以及个别基础科学和人文社科学科方向。 徐显明透露:“和山东大学的济南和威海两个校区相比,青岛校区要凸显高端性和国际性。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岛校区,我们将打造东方高等研究中心。定位于理工科研究型校区的青岛校区,其特色是侧重为有山东地域优势的海洋经济、蓝色产业服务,重点发展新兴高新学科;另外,在青岛校区本身的建设上,我们将会把校区打造成低碳、环保、生态的绿色校园。”

总招生规模不扩招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山东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基本维持在每年万人以上,2010年及2011年校本部减招至6500人,威海校区为3500人。2012年,山东大学宣布对本部和威海校区一体化招生,本科招生规模仍维持在1万人。

根据“攀越计划”中的人才培养主要指标,2015年和2020年,山东大学本科招生规模均为1万人。这一数字表明,在2020年前,山大本科生将稳定在1万人的规模,不再扩招。同时,该校硕士生招生规模将从2015年的每年5500人上升至2020年的6500人;博士生招生规模由2015年时的1500人升至2020年时的2000人。 山东大学对该校“青岛校区校园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进行公示。从规划方案上看,青岛校区面朝大海,并有一条大道从校园里延伸到大海中的码头上。校园内将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剧院及国际宿舍区、行政中心、学生宿舍区、学院院落、运动中心、学生中心、购物中心等。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选址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占地3000亩,第一期工程是山东大学的理工学院,计划用地1300余亩。青岛校区将成为山大的第八校区,建成后可容纳3万名学生,山东大学也将成为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大学。在此之前,山东大学已在济南和威海有了校区,其中在济南的校区被分割为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兴隆山校区,现有校区面积总和为5355亩。青岛校区的土地为青岛市政府以无偿划拨形式给予。

山大方面表示,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岛校区,山东大学将打造东方高等研究中心,同时开设国际教育学院,聚集一流专家、一流院系、一流科研机构。其特色是侧重为有山东地域优势的海洋经济、蓝色产业服务,重点发展新兴高新学科。

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而青岛则是这一核心区的“龙头”,同时青岛在总部经济、港口经济方面的辐射能力也在逐步显现。国内一些高校纷纷选择将本部搬迁到青岛,或是在青岛设立分校和产学研基地。青岛拥有学历教育高校22所,其中包含两所军校,本科学历高校达10所。

为建设一流大学,山东大学提出了“四大措施”,第一便是构筑“济南-青岛-威海”的“山东大学系统”。这个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山大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根据美国ESI统计,山东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5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强。当一所大学有十几个学科能够进入世界前100强的时候,可以说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青岛校区还将会根据青岛发展定位,设计一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比如生物、金融、海洋海事研究等。具体的专业仍未确定,学校的学科设计委员会正在制定中。

山东大学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在1万人左右,其中大约有3000多人在威海校区就读。山东大学(威海)的录取分数线都在山东省一本线以上,以2014年的录取线为例,其中文科高出一本线43分,理科高出一本线61分。而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迁入青岛后,知名度和招生情况都比过去好了许多,不少高校过去在重点本科线附近徘徊的专业分数线迅速攀升了十几二十几分,而许多二本专业分数也迅速逼近一本线,成为热门专业。

发展蓝图

山东大学要在青岛筹建新校区的消息从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传出后就备受外界关注。据介绍,新校区选址在即墨鳌山卫街道,占地面积为3000亩。

在此之前,山东大学已经在济南和威海拥有了两个校区,其中山东大学在济南市的校区被分割为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兴隆山校区6个校园,现有校区面积总和为5355亩,青岛校区的面积几乎将是所有校区中面积最大的。

领导关怀

2012年3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在青岛即墨市举行。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奠基仪式上表示,把山东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十二五”期间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对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希望山东大学努力搞好青岛校区建设,按照把青岛校区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研究基地、高新技术孵化转化基地和高端国际交流学术基地”和“中国最美丽校园”的建设目标,为服务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服务于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做出独特贡献。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百年山大时隔54年再次回归青岛,印证了山东大学与青岛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利于青岛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和提升青岛的人文品味和城市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岛的发展。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表示,该校正着力构建“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青岛校区的建设,将会使该系统变为现实。这是山东大学对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将有助于拓展新的办学空间,汇聚高层次优秀人才,推动学科更新换代,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项目位于青岛即墨市鳌山湾畔,建设周期预计五年。奠基开工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起近3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区,可容纳近万名新生入学,规划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中心、国际文化融合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最能体现中国高校特点的标志性校园之一。

2013年4月3日下午,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一行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现场进行工作调研。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一同调研。张新起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表示肯定,认为青岛校区建设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现场规范有序、施工安全文明。他要求陪同考察的青岛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提供各方面支持,帮助山东大学解决青岛校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青岛校区按计划启用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条件。王琪珑一同考察教学楼E区的现场施工进程,并介绍了青岛校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分期实施的情况。青岛市政府秘书长李众民,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孙继,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哲,市发改委主任朱培吉,市教育局局长徐剑波,市规划局局长王亚军,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即墨市委书记刘赞松,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国信集团总经理王建辉以及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等陪同调研。山东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青岛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孔令栋参加调研并介绍了目前校区场地平整、临时水电、教学楼E区施工建设进展情况。

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的大事记

2012年3月19日,青岛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4月5日,西海岸经济新区“城市之窗”项目正式开工

2012年4月22日,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全球发布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央商务区概念性规划招标公告2012年5月11日,与苏伊士环境签署《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苏伊士环能集团分公司苏伊士环境关于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合作意向书》2012年6月28日,西海岸经济新区“城市之窗”项目主体完工2013年7月2日,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调研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并调研、视察了由集团承建的“城市之窗”2012年8月1日,与国开行青岛分行签署合作融资总量为198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2012年9月21日,与中化集团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达成100亿元的合作意向2012年10月1日,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展览馆“城市之窗”开馆试运行2012年10月30日,参加2012年中国青岛·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的与会人员来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考察新区发展,深入合作交流2012年11月8日,集团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员工收听收看十八大会议盛况,并进行了学习讨论,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2012年12月4日,集团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正式注册成立2012年12月24日,集团联合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深圳龙柏资本发起设立西海岸发展基金,基金募集总规模可达100亿元,将进一步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2012年12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关于加快红岛蓝色硅谷西海岸核心区开发建设专题会议,集团领导向市领导汇报了西海岸新区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开发计划2013年1月17日,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展示会在西海岸新区规划展览馆举行,邀请了保利地产、中铁置业等2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前来参会,对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发展建言献策

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简历

阎启俊,男,1950年5月25日生,汉族,山东博兴人,1971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1]。

中共中央批准,李群同志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职务。

编辑本段就职地博兴1971.11——1975.05,博兴县庞家公社团委书记;

1975.05——1976.12,博兴县庞家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1976.12——1980.08,博兴县寨郝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80.08——1982.09,博兴县委常委、寨郝公社党委书记(其间:1980.09—1982.07 山东大学干部专修科学员);

滨州1982.09——1984.03,滨州市(县级)委常委、副市长;

1984.03——1988.09,滨州市(县级)委副书记、市长;

1991.02——1992.12,滨州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惠民1988.09——1990.12,惠民地委委员、滨州市(县级)委书记;

1990.12——1991.02,惠民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东营1992.12——1995.02,东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1995.02——1997.12,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1994.09—1995.07 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5.09—1997.12 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淄博1997.12——1998.04,淄博市委书记;

1998.04——2002.02,淄博市委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

2002.02——2002.06,淄博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校长;

2002.06——2002.06,山东省委常委,淄博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校长;

2002.06——2002.07,山东省委常委,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02.07——2003.04,山东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3.04——2003.04,山东省委常委、省总工会党组书记、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3.04——2005.12,山东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5.12——2006.01,山东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总工会主席、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6.01——2006.12,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6.12——2010.11,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2010.11至今,省政府特邀咨询。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

山东省省委办公厅各部门领导分别是谁

书记:姜异康(十八届中央委员、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党校校长

1953)副书记:郭树清(十八届中央委员、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1956)王军民(

1955)常委:才利民(满族、省政法委书记

1955)孙

伟(常务副省长

1961)王敏(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济南市委书记

1956)李群(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青岛市委书记

1962)高晓兵(省委组织部长

1962)李法泉(中央纪委委员、省纪委书记

1953)孙守刚(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宣传部长1965)刘从良(省军区政委、省军区党委书记

1954年7月)雷建国(省委秘书长

1955)颜世元(省委统战部部长

1956)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的学校简介

学校实行党委制。现任校长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同志兼任;党校(行政学院)日常工作由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兼行政学院院长李玉珍同志主持;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振海、翟生伟兼任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葛仁水同志任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志强兼任行政学院副院长。

李群的背景

李群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编辑 锁定

李群,男,1962年02月生,山东文登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文化,管理学博士。1984年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07月参加工作。

现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人物履历

1979.09-1983.07,山东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学生;

1983.07-1986.05,山东大学物理系政治辅导员、助教;

1986.05-1987.10,山东大学管理科学系团总支副书记;

1987.10-1991.01,山东大学管理科学系团总支书记、讲师;

1991.01-1991.12,山东大学团委副书记;

1991.12-1994.04,共青团潍坊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主任;

1994.04-1995.06,共青团潍坊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

1995.06-1996.09,山东省寿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1996.09-1997.12,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97.12-2001.01,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

1998.06-2001.12,任共青团中央常委;

2001.01-2002.12,临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2.12-2003.02,临沂市委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

2003.02-2007.03,临沂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校长(2003.03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2007.03-2007.06,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2007.06-2010.11,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党委书记由刘德龙担任);

2010.11-,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担任职务

第七届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

任免信息

2007年06月,在中共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常委。

2010年11月,中共中央任命李群为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2012年02月14日,中共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群为市委书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