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贡生秀才童生举人

今天小柳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贡生秀才童生举人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贡生秀才童生举人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贡生秀才童生举人


1、为你奉上一篇文章,请你参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

2、初时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

3、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4、探花这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上习惯使用。

5、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6、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7、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8、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从小到大: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9、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10、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名称为解元。

11、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名称为会元。

12、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名都叫传胪。

13、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名。

14、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科举考试中其他称呼:进士科进士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15、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在殿廷之上主持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16、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

17、殿试后,举行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

18、殿试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

19、南宋以后,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20、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21、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

22、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

23、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