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木耳菌种怎样养殖的好吃 木耳菌养殖技术

木耳种子怎么培育菌种

3、光线要偏暗。在菌丝体生长阶段, 培养室的光线要接近黑暗, 门窗用黑布遮光或糊上报纸或瓶(袋) 外套上牛皮纸、报纸进行遮光, 有利于菌丝生长。当菌丝发满瓶(袋) 时, 要清除培养室门窗的遮光物, 增加光照3~5天; 如光线不足, 可用电灯照射, 以补充光源, 来原基形成。

1、木耳种子培育菌种,需要准备原材料麸皮、木屑、玉米粉、石膏粉等,麸皮与木屑的比例约为7:3,玉米粉与石膏粉的比例约为1:1。

木耳菌种怎样养殖的好吃 木耳菌养殖技术木耳菌种怎样养殖的好吃 木耳菌养殖技术


木耳菌种怎样养殖的好吃 木耳菌养殖技术


2、将原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搅拌,直至料质均匀、无结温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块,将混合料装入750毫升的玻璃瓶中,装至瓶肩部位,表面压实。

5、接种后的菌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功效主治摄氏度,湿度在60%左右,培养约30天。

怎样利用菌渣栽培毛木耳?

(3)料袋制作

利用银耳菌渣栽培毛木耳,其成本可降低15%~20%,效果很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2 木耳生产

(1)原料处理

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提前将灭菌锅锅屉放好,要求锅屉离锅水平口约10厘米,上面放麻袋片,17cm×33cm的菌袋灭菌时需装在铁筐中或在蒸锅内搭架子,16cm×52cm灭菌时培养袋依长向平放成“#”重叠排列在屉子上。行间距3公斤,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和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将收获结束的银耳菌渣破袋取料,打碎摊开晒干,收集备用。

(2)配料比例

配方之一:菌渣25%,杂木屑33%,棉籽壳20%,麦麸15%,米糠5%,石膏粉1%,碳酸钙1%。

配方之二:菌渣30%,棉籽壳30%,杂木屑28%,麦麸10%,石膏粉0.7%,碳酸钙1%,混合肥0.3%,料水比例为1∶1~1.2。

毛木耳栽培袋规格为15厘米×55厘米,每袋装干料0.9~1千克。装袋按常规,料袋灭菌100℃以上保持18~20小时,达标后趁热卸袋,疏排散热。

(4)接种发菌

料袋正面打4个接种穴,不贴胶布。毛木耳菌种多为袋装(13.5厘米×24厘米),每袋菌种可接25~30个栽培袋。接种后菌袋置于室内,按每4袋交叉重叠10~12层。进行发菌培养。为防止螨虫危害,接种后3天,用克螨特73%,乳油3000倍喷洒空间。菌袋培养8~10天后进行次翻袋。以后每隔7~8天翻袋1次。发菌期温度以不低于22℃、不超过32℃为好。

(5)出耳管理

接种后经过30天培育,菌丝走满袋,生理成熟即进入诱耳。具体作:用刀片在袋侧面各割“×”形出耳穴4个,掌握在2厘米长为适。割穴后疏袋散热,菌袋改为3袋交叉重叠,扩大空间;并喷雾化水于空间,相对湿度保持85%,诱导耳芽发生。夏天气温高时,可在地面喷水增湿出耳。待大部分耳芽长出1厘米后,将菌袋搬进室内出耳房或野外菇棚排袋出耳管理。每天喷水1~2次,直喷耳片上,以耳片湿润为适。出耳温度以25~32℃均可,每天通风1~2次,从接种到采收一般55天,可连续采收4~5批结束,生物转化率达130%。

怎样培植木耳菌种

2、生长适宜温度25,发芽温度为左右,低于生长不良,可耐的高温。

木耳是含有多种维生素,无农污染的保健食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市场价格也由前几年的36-40元/kg提高到48-52/kg。常规的栽培方法是用柞木和塑料袋露地栽培。为了合理的利用温室空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使木耳提前上市,补充市场空缺,增加温室效益,经过2年试验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温室吊袋木耳与叶菜立体栽培模式。

(3)室内空气以干燥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湿度过高易产生杂菌。

1 木耳菌制作

1、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菌种。

1.1 备料 按50kg锯未、10kg麦麸、3kg左右石灰、0.5kg白糖掺入15kg水中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培养料的含水量占55%左右,可增加料内通气性。

1.2 灭菌 把配好的料装入17cmx30cm的聚丙烯袋或高密度聚乙烯袋中,要做不紧不松,高低一致,袋口不留空隙,套上皮套,塞 好棉花,在124℃高温、1.3-1.4个大气压下灭菌,保持3小时。停火4-5小时后出锅,在培养室降温,等待接菌。

菌种可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菌种,如8808、黑29、黑3等。

1.3 接种 在培养室内用洒精灯接种,室内消毒后2个人面对面,1个人接种,1个人拔棉花,接种时越快越好,灭菌时一锅接一锅,千万不可灭几锅后一起接种。

1.4 管理 接种后1-5天,室温控制在25℃左右;5-10天室温控制在22-24℃;10-20天室温控制在22℃;20天以后室温控制在20℃左右。发菌过程中经常倒袋,清除感染杂菌的菌袋,菌丝发满后放阴凉处待用。

2.1 划口 在培养袋达到成熟后,每袋生产地划3处口,共划5行,划口呈V字型。

2.2 吊袋 2月末在温室内吊袋,行距50-60cm,每串距离30cm左右,留出作业道,每根绳串6袋,吊在温室内上方的铁丝上。

2.3 管理 吊袋后盖棚膜,并覆盖草帘遮荫,要求散光照射,保持白天室温21-22℃,夜间17-18℃,温度低时可生火增温,湿度要适宜,根据干湿度喷水,室温高、湿度大易流耳。

2.4 采收 木耳长够个,耳片发白是选晴天马上采收晾干。采收时要用刀割耳,以保证木耳质量。

稻草栽培成本低,如何用稻草栽培?

雪梅配方:木屑80斤、麦麸5斤、豆粉或豆饼粉2筋、菇耳壮0.16斤,石膏1. 抗凝血 作用。 300%木耳煎剂1ml/100g灌胃,连续20d,实验结果表明,木耳能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2.06s ,提高血浆抗凝血酶 Ⅲ活性,具有明显的 抗凝血作用。多糖50mg/kg给 小鼠静注、腹腔注射、灌胃,均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多糖亦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1斤

首先我们应该在稻草上放入一些木耳的真菌,其次也应该把它放入一个温室的环境里,而且也应该潮湿一些,时间久了就会培养出。

可以用稻草作为底料,而且施加一些其他的物进行腐烂制作成材料,上面可以栽种木耳。

比如说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土壤,而且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肥料,并且也应该多浇水,保证土壤的湿度以及肥沃,而且也应该做好除虫害的工作。

用稻草塑料袋栽培,从接种到采收结束,整个栽培周期只需2~3个月,每50公斤稻草可收干耳2.5公斤左右,比段木产量增产5倍。

木耳种植方法 木耳如何种植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排场的场地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要将耳木翻动一次,井喷水调节湿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1、拌料

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种植:装袋。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木耳营养:富含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钙、磷、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血、排毒、预防癌症及预防血栓等功效。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 17cm×33cm的袋装完后要套上硬质塑料套环,然后塞上棉塞,外面扎上牛皮纸。16cm×52cm的袋装法同香菇。

2、接种

3、灭菌

17cm×33cm的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16cm×52cm的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培养前期,即接种后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减少杂菌污染。中期,即接种15天后,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后期,当菌丝快发满,即培养将结束的10天内,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 培养室的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培养室的窗户要糊上报纸,使室内光线接近黑暗。培养室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

3、耳木准备6、做床

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房前屋后空地,并要求避开风口。 土质粘重的地块作距地高5cm,宽90cm,长度不限的床,床与床之间留有排水沟。 床做好后,床面应浇一次重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

7、采摘

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不可用手握住耳片帖根处拧下。

8、晾晒

菌种制作的方法

菌种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应按照作流程规范进行:

传统配方:多糖能增加小鼠脾指数、半数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等。木耳菌丝体mg/kg,连续7d 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400mg/kg、 800mg/kg皮射,共7d,使 环引起的半数溶血值HC50减少恢复正常。木屑81%、麦麸15%、黄豆粉或豆饼粉2%、石膏1%、红糖1%。

先将锯末称好,再将麦麸或稻糠,黄豆粉或豆饼粉,石膏干拌拌均,再把菇耳壮溶解在5升水中,将溶解的菇耳壮营养液与麦麸,黄豆粉,石膏先干拌拌均,拌均后闷堆30分钟后,再与锯末掺和在一起干拌拌均,拌匀后加水翻3~4遍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达~65%,用测水仪的指针扎入锯末,看表盘指针读数到65即可。用土法测,手紧握料,在手指间有水珠渗出稍滴水为宜。

二、装瓶

将拌好的料闷堆1~2小时后装瓶,用黑白铁制作能坐在葡萄糖注射液瓶子上的漏斗,将拌完的料用自制的6分盘圆钩将拌完的料装入瓶中。再用1厘米的木棍从瓶口到瓶底打个孔。再准备一盆清水将装好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用手以45℃的角度把瓶口放入水盆中转一圈,这样就把瓶口沾的料涮干净4、当瓶内温度降至30摄氏度以下时,即可进行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木耳菌种接种在混合料表面,接种量为10%。了,再塞好棉塞。在生产过程中当天拌好的料必须当天装瓶当天灭菌。

三、灭菌

将装好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或者菌袋放在常压或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保持1.5~2小时,等压力降至零时,将锅盖打开三分之一,用锅内余热将瓶口及棉塞烘干,30分钟后将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趁热取出,立即放在接种箱内。若用常压灭菌灶灭菌,保持8~12小时,将锅盖打开1/2,用锅内余热将瓶口及棉塞烘干。20分钟后将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趁热取出,灭菌一定要。

四、接种

在接菌时一定要按无菌作进行,提高成品率,灭菌后出锅降温至30℃以下的瓶可以接种,接菌温度为25~30℃之间。目前,的接菌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已具体情况和条件定,要注意,连续接种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箱内温度过高;一个试管一级雪梅菌种接葡萄糖注射液瓶10瓶,先将雪梅试管一级菌种在无菌台式酒精灯前拔下棉塞,再将试管里的一级菌种分成8等份,把每份移接到灭菌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里,一定注意一级菌种不能贴在瓶壁上,立即塞上棉塞缩短接种时间不给杂菌侵入的机会。如果是用接种袋接种,每个试管接种五六个为宜。

五木耳的理价值、养菌

在菌丝培养全过程中,要创造使菌丝体健壮生长,又能控制的子实体正常发育的条件,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室的周温度为18℃~25℃。最适温度为18~23℃之间。培养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5℃。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湿度过高,易生杂菌。光线能诱导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控制培养菌丝阶段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或极弱的光照强度。培养室内四周撒一些生石灰,使之呈石破天惊生环境,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瓶堆积在地面上培养菌丝时,要经常翻动。调换瓶子的位置,在检查杂菌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发现杂菌应及时取出,另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继续观察。30天基本就长好了,35天就可以接种栽培袋了。

怎样室内菌袋种植

4、空气要新鲜。是好气性菌类,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通风换气1~2次, 每次30分钟左右, 促进菌丝的生长。第五, 及时检查杂菌, 防止污染。在菌丝培养过程中, 料袋常有杂菌侵染, 要及时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菌斑 要用0.2%多菌灵或1%注射菌斑, 然后贴上胶布, 控制杂菌的蔓延。

(1)根据产量,提前购进适量木屑、麦麸皮等原料,并储藏到避雨通风处,防止污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做到无菌作,17cm×33cm的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原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二级种可接30袋左右。16cm×52cm的菌袋接种方法同香菇。染、霉变等现象。

(2)培养室应具备的一般条木耳种植方法件是能保持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冬季有加温设备,夏季可通风降温。

(4)室内保持黑暗,避免阳光直射培养架。

(5)室内墙壁、地面应光滑,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并设有通风口。

培养木耳的方法

影响生育作用

培养木耳的方法,以为例做一个说明:

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栽培技术主要由制种、栽培场地选择、耳木准备、接种、定植管理、散堆排场、出耳管理等方面。

1、制3、将装有混合料的玻璃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下高压灭菌2小时,灭菌后取出瓶子冷却至室温。种

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2、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小,湿度大,而且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

栽培的耳树,种类很多,凡能栽培香菇的树种都可用来栽培。主要的是选用壳斗科、桦木科等的树种,如麻栎、栓皮栎、槲栎、白栎、米槠、华氏栎等;此外,枫杨、枫香、榆树、槐树、柳树、桑树、悬铃木、榕树等也是产区常用的树种。砍树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树龄以8~10年生为宜。树径在10~14厘米为好。砍树后经去梢。剃枝,据截成1~1.2米的段木。把锯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它尽快发酵。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架晒30~40天,段木有七、八成干,即可进行接种。如段木有感染杂菌、害虫,可在接种前用茅草或树枝熏烧,至表皮变黑为度,既可清除病虫,又可增强树皮吸热、吸水性能,有利菌丝的生长。

4、接种

5、定植管理

接种后,为保持较高的温、湿度和足够的空气,以促使菌种在耳木中早发菌、早定植,提高成活率,必须将耳木上堆。其方法是将接种好的耳木,排成“井”字形的架,分层堆叠成一米高的小堆,堆内悬挂干、湿温度计,四周用薄膜覆盖严密,堆温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耳木之间要留5~6厘米的空隙以利良好通气。上堆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如果耳木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待树皮稍干后,再覆盖塑料薄膜。遇气温高时,每隔3~5天在中午揭膜通风 换气一次,并结合喷水降温。一般经3~4星期的堆叠,的菌丝已长入耳木,即可散堆排场。

6、散堆排场

木耳菌的管理

1、清理好耳场。耳棚周围及走道应每周一次用多菌灵或菇霉灵液喷雾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木耳菌袋出现红水,一般是由于温过大造成的。所以应该保持培养环境恒温。

2、创造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和营养条件,使本身具有较强的与杂菌竞争的能力。

1、 培养室应事前灭菌, 即用石灰粉刷墙壁, 用甲醛和混合进行熏蒸消毒; 培养过程中, 每周用5%溶液喷洒墙壁、空间和地面, 连续喷2次, 以除虫灭菌。

2、 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培养室温3、1 、灭菌。 装完袋需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目前常用土蒸锅灭菌,一次可灭菌500~800袋。灭菌时锅内材料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汽流动畅通,灭菌。灭菌时间为8~12小时。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否则锅内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影响灭菌效果。度要先高后低。菌丝萌发时, 温度在25~28℃为宜。10天后, 温度降至22~24℃ , 不超过25℃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后期如雨水多, 在培养场地撒些石灰, 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怎样能种好袋装木耳

(一) 提高本身搞病虫能力;

(二) 减少病虫害生长条件:

3、必需严格列举:搞好耳场内和栽培房及灭菌、接种等各环节的消毒工作。

3、2、接种。 接种室大小可根据接种量而定,一般每5-6平方米可接种1万袋。有条件可设置一个冷却间,灭菌后的料袋在冷却间冷却到30℃左右时即可接种。

接种前1-2天要对接种室消毒,具体方法:

①将白灰在接种分床前需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膜,菌袋须轻拿轻放,直立摆放(16cm×52cm菌袋要从中间割开),每平方米摆放20袋,袋间隔10cm,以免木耳长大粘连和影响空气的流通。在人行道铺喷水带,水泵用自控开关控制。生产浇水是最关键的一环。要采用清澈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pH值是中性,采用专用喷水设施进行喷水,现用的喷水设施主要有微喷喷头,喷水带等。喷水时间应合理安排,一旦定下后就不能改变。如自小开始,早晚浇水,那么直到也不能变,不能不管什么时候想浇水就浇水。可以采取:早3点到7点,下午3点到晚上7点的浇水方法。干干湿湿,干湿交替,耐旱性强,耳芽及耳片干燥收缩后,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可恢复生长发育。干燥时,菌丝生长,积累养分;湿润时耳片生长,消耗养分,在整个管理时期,应掌握“前干后湿”,形成耳芽后保持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室内四处扬撒。

②放置5-6堆和锯未混合物点燃熏24小时。

③用甲醛5-10毫升和5克混合熏24小时。

接种前,对镊子、接种钳等接种工具应用75%酒精擦拭后点燃消毒,作人员要用肥皂洗手,并用医用酒精擦拭。接种时将菌种弄成玉米粒大小,用镊了夹出,一手打开培养袋棉塞,一手将菌种放人袋内。一般在培养孔放4-5块,在袋上部周围放4-5块,然后用手在外面按一按,使茵种和培养料充分接触。便于萌发。塞上棉塞。

4、对感染性强的污染耳木,菌袋、菌瓶,菌砖应隔离和烧毁。

(三)、剂防治:

1、用2%生石灰涂刷被杂菌危害部位可抑制杂菌蔓延。

2、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木耳家庭种植方法的生长。

3、若发现袋内有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的可用液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仍有一定产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