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降雨量怎么测量的_降雨量的测定方法

降雨量达到多少多少毫米中毫米是怎么解释?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各种水,包括液态水、固态水和凝结水等。又称大气降水。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霰以及地表的各种凝结水。水平气流在林区的凝结水称水平降水。

降雨量怎么测量的_降雨量的测定方法降雨量怎么测量的_降雨量的测定方法


降水量是用在不透水的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层来计量的,单位为毫米。常用雨量器、自记雨量计,近年来也用遥测法来进行测量。固体降水量,是指固体降水融化后水层的深度值。日降水量时制采用标准时,并以8时为日分界。在水文研究中,降水过程的观测用自记雨量计,雨量器则主要用于定时分段观测。由雨量站测得的雨量值,只代表某一点或较小范围内的降水情况,称点雨量。在水文学中常利用点雨量推算整个流域或某特定水文区的平均降雨量(又称面雨量)。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的方法很多,比 较简便的有加权平均法和等值线法等。

在一定时段内降水,此时段内没有任何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所聚集的雨水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以毫米(降水现象是指云中液态水或固态水向地面降落的一种天气现象,准确测量降水对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mm)表示之。

PS.降水的单位采用长度单位,日降水量应当读到0.2mm,是读到0.1mm;周或月的降要想测量降雨量的多少,科学的方法是使用雨量筒,在降水的时候,大多数降水量中会含有少量的露、霜等物质,一般将6小时降下来的雨雪在雨量筒中全部融化成水,就能得到6小时的降水量,而在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在雨量筒中融化成水,就是24小时的降水量。水总量,应至少到1mm。日降水量的测量,能固定在某些时段,如早上八点到下午十二点

怎样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降雨的测量用具称作雨量器。它的构造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降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测量降水量时应注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深1毫米.意:

(3)降水结束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降水量如何测量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器或雨量计测定,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常有年、月、日、24小时、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加权平均法常用于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具体方法是在流域图上将各雨量站用直线连成一些三角网,对各边作垂直平分线,连结构成一些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内都含有一个雨量站,假设每个站的雨量可以代表该多边形面积内的平均降水量,则全流域上降水量的平均值为雨量站的雨量,单位为毫米;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量。

雨量筒是测量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

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筒内置有储水瓶。降雪季节取出储水瓶,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储入雨量筒底。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质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

降雨量怎么计算

求采纳

降雨量以mm2、雷达反射率法:为单位,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降雨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通常所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是以日降雨量衡量的。

降雨量的多少是怎样测量的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

测量降雨量需要用到雨量筒,降水时将雨量筒垂直放到地面,6小时降下来的雨雪在雨量筒中全部融化成水,就是6小时的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融化盛水就是24小时的降水量。若是没有雨量筒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再将接到的雨水称重即可。

不过雨量筒是专业的测量工具,很多人家家中没有,这个时候可以自制一个,先准备一个口径为20厘米左右的一次性塑料杯或者碗,在底部凿一个玉米粒大小的小洞,接着将它放在无盖的罐子上,罐子里面再放一个玻璃瓶,瓶底和瓶口小洞对准,做好后放到离地70厘米的地方接雨水,等雨停之后称一下瓶子里分析:要求降雨量,只要求出单位面积上所降雨水的深度,而单位面积上雨水的深度可通过等积来求解.面的水重就能测量雨量了。

什么是降水量

降水量一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来预测降雨量是十分必要的。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般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指的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是固态融化后的将水,在此期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在水平面上集聚的深度。

降雨量是怎么测的?

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在一定时段内降水,此时段内没有任何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所聚集的雨水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以毫米(mm)表示之。雨水时(0。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雨水,使水迅速排出,为防止雨水溅失.2毫米)。测量时,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测定降水量的仪器,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将使翻斗左右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送到记录器。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其间用电缆连接,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1或0,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借助虹吸管,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天气预报里,降水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在某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是怎样计量的?

〔作有一容器,雨水落到其中,液面上升,通过电容的改变来监测雨水的量。者:佚名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面积)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360问答: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 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 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 降水量小于 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 过程. 中雨: 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 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 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 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时内降 水量100~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mm或24小时内 降水量大于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 ~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 ~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 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降水量测量是一般是用口径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测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

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0毫米,超过.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解:由题意知,圆台形水桶的水深为O1O2=35/4cm,又因为A1B1/A2B1=AB/A2B,所以A1B1=AB·A2B1/A2B==1,所以,水面半径O1A1=12+1=13(cm),故桶中雨水的体积是V水

降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1/3π(122+12×13+132)×(35/4)=16415/12π(cm).

因为,水桶上口的面积为S上=π·162=256π(cm2),设每1cm2的降雨量是xcm,则

说明:此题除了要明确降雨量的概念外,还需要深刻理解题意,得出降雨量的计算方法.为何用盛得雨水的体积除以桶口面积,而不是除以水面面积或者其他面积?这里的分析、推理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在降雨过程中,雨水是"落入"水桶口里,因此盛得雨水体积的多少只与水桶口的大小有关,与桶本身的形状无关.由此不难理解上述计算降雨量的方法.

③日降雨量25.0-49.9毫米为大雨,

④日降雨量为50.0-99.9毫米是暴雨,

⑤日降雨量为1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听到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00.0-.0毫米是大暴雨,

⑥日降雨量超过.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是如何监测雨量的?

答:降水量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量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使用自动雨②日降雨量10.0-24.9毫米为中雨,量计采集雨量数据

雨量计上面是一翻斗,收集一定的雨水后,翻斗翻转,雨水流入下面的量筒,通过布置在量筒上的传感器将雨量数据变成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将防汛部门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处理

在一个地区相对均匀地布设监测点,监测点选择在的建筑物顶部、或在山顶构筑建筑物。采用雨量计实时监测雨量,通过网络把雨量计测得的雨量数据传输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