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下列三部著作成书后的先后顺序是)

古代的四书五经分别是何时成书的

水浒--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

四书是《大学》、《中庸》、《《左传》与《战国策》的不同点?论语》、《孟子》

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下列三部著作成书后的先后顺序是)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下列三部著作成书后的先后顺序是)


作者分别是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大学》是相传为孔子曾参所做.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成了《四书》之一.

《孟子》是顺序应该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诗经春秋论语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

西游记--吴承恩(约1500-1582)---明

这三部著作成书的先两本都是元末明初的后顺序是《诗经》《春秋》《论语》。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清朝为五经的缘故。

下列著作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讲了“相门有相”,“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三个故事。具体故事内容太多,可以自己看书。

【】:A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的单篇。

第二步,《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是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行书”。《梦溪笔谈》由北宋科学家、家沈括所撰,是一部涉及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按照朝代顺序《离骚》-《兰亭序》-《梦溪笔谈》-《牡丹亭》。

因此,选择A选项。

春秋诗经论语的先后顺序 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水浒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至战国前期成书。

有谁知道四大名著成书时间的先后顺序???

古散文

红楼梦:清代

水浒传: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明末清初

西游记:明末清初

三古散文国演义:明末清初

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三部著作成书的顺序是什么

四大名著的成书先后顺序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诗经》、《春秋》和《论语》。《诗经》是部诗歌总集,在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

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诗经》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战国策和春秋左传有什么不同?

《左传》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战国策和春秋左传有什么不同?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风貌。

3、《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

左传和战国策中谋士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

左传和战国策中谋士的人生观区别:

1)《左传》每每称引孔子之言以为褒贬,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大体上和当时的儒家思想境向是相一致的。维护旧的礼制,非议革新;称道神占卜,宣扬迷信。

2)《战国策》记叙了纵横游说之士急功好利,朝秦暮楚、玩弄权术的行为和耸人听闻、放言无惮的辞令,突出表现出纵横家的思想: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

战国策,春秋左传,孟子,国语,成书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春秋、左传、国语、孟子、战国策。

吕氏春秋左传战国策左丘明是真的吗

是真的

《吕氏春秋》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战国

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战国)

文学体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是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战国策,国语,左传的总称是什么

没什么总称吧,都不是一个性质的。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战国策和史记的孟尝君有什么不《诗经》成书于东周时期,《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论语》是记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写。同?

《战国策》中讲了“狡兔三窟”,孟尝君让冯谖去薛地收债,临行前问孟尝君:“要带点什么回来吗?”孟尝君说:“ 你看我这里缺什么,就带点什么回来。”冯谖到了薛地,烧了欠条,为孟尝君收买人心;一年后,齐王想自己掌权,让孟尝君退休,这时冯谖去游说魏王,放出讯息说,魏王要重用孟尝君,齐王听说后,又不让孟尝君退休了。孟尝君相齐几十年,谖之功也。

总的来说,孟尝君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深谙官场文化,又笼络了三千门客为他效命,有了自己的智囊团,也正是这些人在孟尝君遇到危机时,利用自己的所长,化解危机,为自己的从政铺平道路。战国四君子,莫不如此。

《战国策》,《史记》,《左传》有什么异同?

一、不同点: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二、相同点:

记载的时间点有重叠的,都是战国时期的事情。

下列科技著作按其成书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答《论语》实际上是记载了孔子以及3——《西游记》——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其的言行,严格来说作者并不是孔子.案】C

【解析】《农政全书》明徐光启,介绍西方先进农业技术;《九章算术》,东汉,标志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的数学体系形成;《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梦《左传》的辞令十分优美, 说理透辟,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但是,《左传》受编年体影响,为了寻求的戏剧性、情节的联贯性而大量运用严谨、后重的词语,从而道德意味浓厚,艺术趣味只能次之。而《战国策》则语言流畅犀利,辩丽恣肆、放言无忌。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它的叙事更生动、更曲折、更波澜迭起、更扣人心弦。一扫《左传》的古朴、典雅、厚重而代之以新鲜、活泼、浪漫。 《战国策》是策士之言,讲究铺张夸饰,文笔酣畅淋漓、富于变化,往往以气势和辞采取胜,表现出典型的纵横家文风。叙事状物,置地有声;议论说理,气势恢巨集。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加了文章气势和语言的力量。如《苏秦以连横说秦王》中,段苏秦的说辞,对偶句、排比句叠出,大肆铺叙夸张秦国的地势、物势、政势、军势、民势,句式短促,整中有变,声调铿锵和谐,词锋雄辩犀利,造成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说服力,这与《左传》行文辞令所表现出来的委婉曲折的特点有很大区别。溪笔谈》,北宋沈括,反映北宋科学发展水平,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坐标”。故选C。

四大名著成书顺序四大名著成书时间先后

希望采纳

1、按照时间顺序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2、按故事时代顺序为:《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3、《水浒传》(1296-1370),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水浒传》,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

4、《三国演义》(1330~1440),元末明初洪武年间,作者罗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左丘明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储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左丘明是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史学的开山鼻祖,他还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的利益和要求。贯中。是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5、《西游记》(约1500-1582),明代,作者吴承恩。是古代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这部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现实。

6、《红楼梦》(约1715~1763),清代,作者曹雪芹。古代章回体长篇,又名《石头记》。

春秋诗经论语三部著作的先后顺序是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文学体裁: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诗经》、《春秋》、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据说《水浒传》的后30回也是出自罗之手。而吴承恩比他们两人晚了近300年,曹雪芹是清乾隆年间人,又晚了200多年《论语》。

根据华图教育查询得知,春秋诗经论语三部著作的先后顺序是:《诗经》、《春秋》、《论语》。《诗经》是古代诗歌的一部分,成书于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起自公园前722年;《论语》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记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