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初中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包括物理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分子筛制取氧气的方法(又称为吸附法)、膜脱离法和电解制氧法。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初中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初中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初中


分离液态空气法:

1、利用热胀冷缩和分子间的间隙,在低温的条件下加压,使空气液化。

2、然后控制温度使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因为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度,而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度。不过由于加压使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原因,它们的沸点都会有相应的升高。

但是液态氮的沸点始终要比液态氧低,因此只要控制温度,使温度在它们的沸点之间,就可以使氮气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了。

3、当然分离液态空气法还有一些其它具体的步骤,比如需要把空气预冷,还要净化掉其中的某些杂质等。得到的氧气纯度可以达到99.6%,氮气纯度更是高达99.9%。如果增加附加装雷,还能提取出稀有的惰性气体。

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低,产量大,技术要求也不高,所以是工业制氧气的选择。1903年,德国林德公司就制造了世界上台深冷空气制氧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工业上用是什么方法制作氧气的?

目前工业上有这两种

(1)低温空气分离制氧:特点是氧气纯度高,同时可生产氮气、氩等气体和液体。能耗大,成本贵。

(2)变压吸附制氧:特点是纯度低(纯度大于92%),但价便宜。

工业上制造氧气的方法就是直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因为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离的原理是利用沸点不同,先将空气液化,然后控制温度,让氮气先挥发,剩下的就是氧气为主要成分了。

空气中主要成为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出去氮气后,剩下的氧气中包含二氧化碳,可以采用除去二氧化碳。

另外一个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工业制造氢气,采用点解水的方法,除了氢气外,另一个副产物就是氧气,而且该方法制取的氧气更纯净。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氧的方法:

1、空气冷冻分离法;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制备氧气称空气分离法。首先把空气预冷、净化(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碳氢化合物等气体和灰尘等杂质)、然后进行压缩、冷却,使之成制氧机十大品牌为液态空气。

2、分子筛制氧法;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低。降温后氮气先从空气中分离出去,剩下的主要是氧气了。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21%,这种方法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工业制取O2的方法:

1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其分开,是物理变化)

2膜富集法(将空气通过富氧膜,得到富氧空气)

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要化学式,急急急

工业上利用沸点不同的原理,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没有化学方程式。

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

高猛酸钾 加热 +二氧化锰+氧气

——

加热 氧气

——

分离液态空气法 是物理方法 是没有化学方程式的

从空气中提取,根据他们的熔沸点不同来做。

其中工业上常用的一般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由于氮气的沸点低所以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液态氧了、发生的事物理变化,所以没有固定的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只有在化学反应下才有固定的化学方程式,但一般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的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工业中。

分离液态空气法。 是 物理变化,没有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制氧气一般用压缩空气法

压缩空气 优点:耗能比电解水少 缺点:氧气不够纯

电解水 优点:够纯 缺点:耗能太多 (得不偿失)

考虑当今能源问题采用压缩空气法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摄氏度,比液态氧的沸点(-183摄氏度)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说白了就是再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出去)

工业上是利用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

直接从空气中提取。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膜分离技术、吸附法等制取氧气。

工业是对自然资源开采和对各种原材料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是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工业等几个发展阶段,是第二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类。2014年,工业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

工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低于服务业,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将发挥五个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是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居民生活、各行业的经济活动提供物质产品,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产业部门都无法替代的。

工业是研发投入多、技术创新活跃、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部门,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和地区有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依然保持了较高比重的制造业,这足以说明实现工业健康发展对一国的重要性。

工业制成品在帮助更多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配套体系、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因其产业链长、带动性广、吸纳就业和技术扩散作用强等特点,成为启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