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北方汛期时间 北方汛期什么时候结束

雨季一般在什么时候?

在我国,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9月。

北方汛期时间 北方汛期什么时候结束北方汛期时间 北方汛期什么时候结束


北方汛期时间 北方汛期什么时候结束


我国是季风气候,其降水的季节分配异较大。在此季节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0% 左右,因此,雨季表现也比较明显。

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到9月,北方为6到9月。前后相2到3个月。雨季结束是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仅20天左右。

扩展资料:雨季来临时的注意事项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3、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参考资料:

我国东部雨季早于22候(4月16—20日)在华南中部爆发。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江南春雨期”,主要由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在南岭一带形成的锋面降水造成,一般认为这不属于东亚季风雨季的范畴,但它是我国的雨季。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陆续进入雨季,并于32—34候(6月5—19日)出现降水的峰值。这个时期被称为“华南前汛期盛期”,被看做是东亚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的阶段。从气候的观点看,在江南春雨期和华南前汛期盛期之间是没有显著分界点的,伴随雨量的逐步增大,江南春雨期自然过渡至华南前汛期盛期,然而两个阶段的降水性质却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副热带降水变为了季风降水。华南前汛期降水从6月底开始陆续减弱,华南的主雨季也相应结束。整个主雨季持续12候左右,华南中东部地区雨季持续时间较短,仅4候;中南部地区主雨季较长,有10—14候。主雨季降水占年总雨量的20%~40%。实际上,主雨季结束之后,华南降水迅速减小,全区平均于38候(7月5—9日)达到降水的小值。之后,降水出现再次活跃,于45候(8月16—20日)达到次降水峰值并迅速减少。这个降水再次活跃的过程被称为“华南后汛期”,主要由热带气旋降水造成。就华南地区的平均而言,后汛期降水量较主雨季雨量偏小;然而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个时期的降水量是非常可观的,并常常引发暴雨洪涝灾害。

不同地区的雨季来临时间是不同的、这跟我国雨带的推移有关

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如果副高强大、持续时间长,则会出现长时间的酷热、少雨天气,造成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因此7月中旬以后,华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雨区;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北位置,如果副高稳定,江淮地区则持续高温酷暑的伏旱天气;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不同地区的雨季来临时间是不同的、这跟我国雨带的推移有关

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如果副高强大、持续时间长,则会出现长时间的酷热、少雨天气,造成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因此7月中旬以后,华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雨区;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北位置,如果副高稳定,江淮地区则持续高温酷暑的伏旱天气;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7.8月份

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雨季来临。

汛期一般是指几月到几月?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另外汛期时段的确定,是要保证90%以上的“大洪水”出现在所划定的时段内,主汛期则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来确定时段。

例如: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

扩展资料: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

参考资料:

2023年汛期是几月到几月

一般来说是每年的5月到10月。

汛期是指在南方地区由于降雨集中而形成的一段时间,具体的时间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有所不同,但是在南方地区通常会集中在6月到8月之间。在这个时期,南方地区会经历强降雨、洪水等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南方地区在汛期需要加强防汛工作,确保的生命财产安全。

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

汛期什么时候结束?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

汛期是什么时候

汛期一般是夏秋季节,即6月-10月。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等客观原因,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不一样。比如黄河的汛期为6-9月;长江的汛期为5-10月;松花江的汛期为6-9月;珠江的汛期为4-9月等。汛期是指江河由于季节性降水或者冰雪融化而引起河流水位上升的时间段。

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冻时,在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一种现象。有的北方河流,某些区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如黄河河套的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段和黑龙江的一些区段,春季解冻时,上游先解冻,浮冰顺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冻,造成浮冰堵塞,引起水位上涨,而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现在经常采用爆破方法排除险情。

北方汛期是什么时候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时间的划分,一般用该时段洪水发生的频率来反映。以超过年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称为“大洪水”。汛期时段的确定,是要保证90%以上的“大洪水”出现在所划定的时段内;主汛期则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来确定时段。例如: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分析表明,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的时间。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河流上的水位季节变化

北方地区经历一个高峰期,夏季的678月份水位会上升,南方经历两个高峰期一个是45月份一个是0月份期间水位上升

北方地区雨季短,降水量少,所以河流汛期(水位上升的时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河流汛期(水位上升的时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