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法原理

加权土壤质量指数公式

方法原理在外加热的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C,沸腾5分钟),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消耗的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与干烧法对比,只能氧化90%的有机碳,因此将测得的有机碳剩上校正系数1.1 ,以计

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法原理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法原理


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法原理


2皈3 + 8H2SO+3C —2&SQ+2Cr2(SQ) 3 + 3CQ + 8出0

K2Cr2Q + 6FeS0 + 7H 2SQ —K2S0+Cr2(S04) 3 + 3Fe 2(SO4)3+7HO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主要以土壤中重金属和农残留量进行评价,重金属主要测定汞、铜、铅、砷、铬等,农残留种类主要是六六六、DDT,评价模式多采用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

复垦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复垦土壤环境质量素质优劣的定量描述,应该以它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农作物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的标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充填复垦的农田在获得和生态效益时,可能造成复垦土壤因环境问题而不能利用,如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可能超标,pH值太高或太低。农田土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影响复垦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土壤酸碱性和有毒物质污染。前者用土壤pH值进行评价,后者则又包括氟元素以及重金属元素镉、汞、砷、铅等评价因子[149,150](见表6-5)。复垦农田土壤质量通常是多项土壤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所致。因此,由单因子污染物来评价土壤是否污染显然有欠妥之处,故应改为多因子的综合评价[151]。根据目前评价土壤污染综合方法,选用N.L.Nemerow对水指数法来计算土壤环境综合指数,评价土壤健康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表6-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mg/kg) 煤矿区复垦农田景观演变及其控制研究

式中:P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i为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且Pi=Ci/Si,Ci为某污染物实测值、Si为某污染物评价标准,为土壤中各污染物的指数平均值,max(Pi)为土壤中单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根据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的规定,污染等级标准为:P<0.7 很健康;0.7≤P<1 健康;1≤P<2较健康;2≤P<3一般病态;P≥3疾病。

土壤采用GB 15618—199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表6-6);粮食采用粮食类检测卫生标准限值(表6-7);蔬菜采用食品卫生标准(表6-8)。

表6-6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mg/kg) 表6-7 粮食类检测卫生标准限值(mg/kg)

表6-8 蔬菜检测卫生标准限值(mg/kg)

我国土壤污染的指数分为几个等级?

我国对土壤污染物质量也有一些建议标准,如南京环保所和地区均制定了相应标准,对土壤中滴滴涕、六六六残留量,根据我国水果、作物产品中允许的残留标准确定为六六六≤0.2毫克/升,滴滴涕≤0.1毫克/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中六六六残留标准为0.3毫克/升滴滴涕为0.5毫克/升。综合污染指数用于土壤分级时,1级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7以下;2级在0.7~1.0之间;3级在1~2之间;4级在2~3之间;5级则大于3.0。3级和3级以上的土壤已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不符合于GAP无公害中生产之用。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内梅罗污染指数(PN)与综合污染指数法有什么区别?

(1)单因子指数法

Pi=Ci/Si

式中:Pi为污染指数;Ci为污染物实测值;Si为污染物评价标准;i代表某种污染物。当Pi ≤1时,表示土壤未受污染,Pi > 1时,表示土壤已受污染,且Pi值越大污染越。

(2) 内梅罗指数是一种兼顾极值或称突出值的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

P综={[(Ci/Si)2max+(Ci/Si)2e]/2}1/2

式中:P综为综合污染指数;(Ci/Si)max为土壤重金属元素中污染指数值;(Ci/Si)e为土壤各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内梅罗指数特别考虑了污染最的因子,内梅罗环境质量指数在加权过程中避免了权系数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是目前仍然应用较多的一种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的具体指标都有哪些?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指标.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及特征,指标体系分条件指标和压力指标两大类

这类指标能够表明一定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该系统在资源开发、环境改善方面的潜力.

1.生境亚类

(1)大气:1)大气背景值;2)降雨pH值.

(2)土壤:1)土壤类型;2)土壤元素背景值;3)土壤质量(肥力、水分、质地、厚度).

(3)水:1)地表水状况;2)地下水状况.

(4)气候:1)年降水量;2)降水分步均匀度;3)灾害性天气日数;4)无霜期;5)蒸发量;6)常年风速.

(5)景观:1)绿色植被率;2)人均绿地面积;3)农区土地与植被的比例;4)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

2 资源亚类

(1)土地资源:1)土地总面积;2)草原面积;3)农田面积;4)可利用水域面积;5)可利用山地丘陵面积;6)可利用滩涂面积;7)可利用湿地面积.

(2)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2)可利用水资源量;3)农业用水总量;4)灌溉用水量.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内涵释义

1)大气质量指数

参评因子:、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氟化物

2)水质量指数

参评因子:pH值、铅、砷、汞、铬、镉、氯化物、、溶解氧、COD、BOD5、氟化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3)土壤质量指数

参评因子:pH值、铅、砷、汞、铬、镉、六六六、DDT

4)农产品质量指数

参评因子:铅、砷、汞、铬、镉、六六六、DDT

以上质量指数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求得.

5)林草覆盖率指数=当地林草覆盖率/当地林草覆盖率目标值

其中,林草覆盖率=(有林草地面积/总土地面积)×

林草覆盖率目标值=70%×当地山区面积比例+40%×当地丘陵面积比例+10%×当地平原面积比例

6)水量保证率=该区域本年度实际供水量/该区域本年度期望供水量×

7)农田灌溉指数=灌溉农田面积/总农田面积

8)草场载畜量指数=草场实际载畜量/草场理论载畜量

以上指标反映系统内生态环境状况及资源可利用程度.

9)水土流失率=(土地流失总面积/土地总面积)×

10)土壤有机质升降变化率=[(本年度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上年度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上年度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11)耕地损失指数=多年平均耕地减少面积/耕地总面积

12)土地沙化盐渍化变化率=[(上年度土地沙化盐渍化面积-本年度土地沙化盐渍化面积)/上年度土地沙化盐渍化面积]×

13)水面面积变化率=[(上年度水面面积-本年度水面面积)/上年度水面面积]×

14)捕捞强度=每年实际捕捞量/每年允许捕捞量

15)农副产品污染超标率=[(农副产品污染物含量/允许的污染物含)-1]×

以上指标反映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及治理改善程度.

16)废水处理率=(经过处理的废水量/废水排放总量)×

17)废水处理达标率=(经处理达标的废水量/废水排放总量)×

18)废气治理率=(经过处理的废气量/废气排放总量)×

19)粉尘处理率=(经过处理的粉尘量/粉尘排放总量)×

20)烟尘处理达标率=(经处理达标的烟尘量/烟尘排放总量)×

21)废渣治理率=(经过处理的废渣量/废渣排放总量)×

以上指标反映工矿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化学农的使用面积

23)化学农的单位面积使用量

24)化肥的使用面积

25)化肥的单位面积使用量

26)塑料地膜使用面积

27)塑料地膜的单位面积残留量

以上指标反映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施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28)综合防治病虫害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病虫害面积之和/农田总面积)×

29)清洁能源占农村能源的百分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量/农村能源总量)×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

30)低产田改造率=(低产田改造面积/低产田总面积)×

31)秸秆还田率=(秸秆还田量/秸秆总量)×

以上指标反映生态建设中积极因素的采纳、推广程度.

32)系统抗灾能力用系统内产量变动率=[(某年粮食单产量-几年粮食单产量)/某年粮食单产量]表示.

该指标反映系统的稳定程度.

什么是土壤污染指数?

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等级所用的一种相对的无量纲指数.以单因子表示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为单项污染指数(Pi),也称分指数.数学表达式是土壤污染的实测值(Ci)与评价标准(Si)之比.Pi=Ci÷Si.Pi...

怎样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划分等级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评价土壤质量要有一种相对的、可比的单位作为衡量尺度,一般采用土壤质量指数。单个污染物质量指数的一般模式为Pi=Ci/Si。式中Pi为污染指数,或称分指数;Ci为污染物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的

土壤质量图

评价标准。

综合质量指数的模式,一般采用单个污染物的质量指数相加,或相加后再平均的方法。即:

式中n

为污染物的种类数。有人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单个污染物的质量指数进行综合,效果较好。

为了进行评价,绘制质量图,要对求出的指数进行分级。分级一般是先定出“开始污染”和“污染”的起始值,然后将两者之间的数值根据需要分为若干级。“开始污染”的起始值一般采用土壤背景值。“污染”的起始值一般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示,或以作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超过卫生标准时的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来表示。也有人以作物减产到一定程度时土壤中的污染物的

土壤质量评价

含量作为依据。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一、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

土壤质量一般定义为: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美国土壤学会(1995)把土壤质量定义为: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空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因此,“土壤质量是指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的土壤肥力质量,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维护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土壤健康质量的总和(据曹志洪、周健民)”。

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作物生产力、土壤环境保护,还包括食物安全及人类和动物健康。土壤质量概念类似于环境评价中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从整个生态系统中考察土壤的综合质量。这一概念超越了土壤肥力概念,超越了通常的土壤环境质量概念,它不只是把食物安全作为土壤质量的标准,还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与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有关的一种固有的土壤属性。专家认为:土壤科学的研究除了应继续重视土壤肥力质量的研究外,还必须向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方面转移。

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类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土壤系统组分、状态、结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功能以及时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指标,即定性指标;另一类是分析性定量指标,选择土壤的各种属性,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分析数据,然后确定数据指标的阀值和最适值。

根据分析性指标的性质,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三个方面。

1、土壤物理指标:土壤物理状况对植物生长和环境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及粒径分布、土层厚度与根系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孔隙度及孔隙分布、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性、渗透率和导水率、土壤排水性、土壤通气、土壤温度、障碍层次深度、土壤侵蚀状况、氧扩散率、土壤耕性等。

2、土壤化学指标:土壤中各种养分和土壤污染物质等的存在形态和浓度,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及人类健康。土壤质量的化学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矿化氮、磷和钾的全量和有效量、CEC、土壤pH、电导率(全盐量)、盐基饱和度、碱化度、各种污染物存在形态和浓度等。

3、土壤生物学指标:土壤生物是土壤中具有生命力的主要部分,是各种生物体的总称,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中许多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状况,也有一些生物如线虫、病原菌等会降低土壤质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指标是土壤微生物指标,而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指标正在研究阶段。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潜在可矿化氮、总生物量、土壤呼吸量、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生物量碳/有机总碳、呼吸量/生物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指纹、根系分泌物、作物残茬、根结线虫等。

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农艺指标、微生物指标、碳氮指标和生态学指标。

1、土壤质量评价的农艺指标:选用了10个参数指标(吴启堂等,1995),既质地、耕层厚度、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容重、CEC。

2、土壤质量的微生物学指标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等。

3、土壤质量的碳氮指标:即生物活性碳和生物活性氮,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敏感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如耕作、轮作、施肥、残留物管理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土壤质量的生态学指标主要有:种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性指数等。

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涉及的内容,土壤质量指标也可以分四个方面:

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具体指标有土壤质地、紧实度、耕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排水性、渗透性、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缺乏性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土壤通气性、土壤热量、土壤侵蚀状况、pH、CEC等。

2、土壤环境背景:背景值、盐分种类与含量、盐、碱化度、农残留量、污染指数、植物中污染物、环境容量、地表水污染物、地下水矿化度与污染物、重金属元素种类及其含量、污染物存在状态及其浓度等。

3、 土壤生物活性:包括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等。

4、 土壤生态质量:节肢动物、蚯蚓、种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标、优势性指标、均匀度指标、杂草等。

三、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1992年土壤质量会议上,建立标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气候、景观、土壤化学和物理学性质的综合评价(据何文寿)。

由于目前对土壤质量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此“973”中的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壤质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议方案[1]。该方案由四步组成,,测定土壤的化学指标、物理指标和生物指标等质量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pH值、土层厚度、粘粒、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等。第二,根据土壤质量指标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评价指标与作物生长效应曲线之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隶属度函数。第三,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值,以特征值>1为选取主因子的条件作因子分析,得到各质量因子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并由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土壤质量指标的公因子方及权重值。第四,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根据模糊数学中的加乘法原则,利用专用的计算公式求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据曹志洪、周健民)。

四、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地生态环境条件

1、产地选择:无公害水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

2、水果产地灌溉水质量:灌溉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mg/L)

项目

氯化物

氟化物

汞总砷

总铅

总镉

铬(六价)

pH

指标

≤0.5

≤3.0

≤0.001

≤0.1

≤0.1

≤0.005

≤0.1

≤5.5~8.5

3、水果产地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水果产地土壤质量指标(mg/kg)

项目

总汞

总砷

总铅

总镉

总铬

六六六

滴滴涕

pH<6.5

≤0.30

≤40

≤0.3

≤150

≤0.5

≤0.5

pH6.5~7.5

≤0.50

≤30

≤300

≤0.3

≤200

≤0.5

≤0.5

pH>7.5

≤1.0

≤25

≤350

≤0.6

≤0.5

≤0.5

4、水果产地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应符合表3 要求

表3 水果产地空气质量指标

项目

日平均指标

1小时平均指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

≤0.30

(SO2) (标准状态,mg/m3)

≤0.15

≤0.50

氮氧化物 (NO2) (标准状态,mg/m3)

≤0.12

≤0.24

氟化物 (F) μg /(dm2 ·d)

≤1.8

≤2.0

氟化物 (F) μg /m3

月平均 10

铅(标准状态)μg /m3

季平均1.5

注:表内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含量限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五、无公害食品—— 茶叶的土壤管理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无公害茶园灌溉水质标准(mg/L )

项目

pH值

总 汞,

总 镉

总 砷,

总 铅

铬(六价)

氯化物

氟化物,

石油类

浓度限值

5.5~7.5

≤0.001

≤0.005

≤0.1

≤0.1

≤0.1

≤0.5

≤255

≤2.0

≤10

表5 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项 目

浓度限值

pH

4.0~6.5

镉,mg/kg

≤0.30

汞,mg/kg

≤0.30

砷,mg/kg

≤40

铅,mg/kg

铬,mg/kg

≤150

铜,mg/kg

≤150

六、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

土壤肥力评价 :土壤肥力的各个指标, I级为优良、II级为尚可、III级为较。供评价者和生产者在评价和生产时参考。生产者应增施有机肥, 使土壤肥力逐年提高。

表 6 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指标 项 目

级 别

旱地 水田 菜地 园地 牧地

有机质(g/Kg)

III

III

>15 >25 >30 >20 >20

10~15 20~25 20~30 15~20 15~20

<10 <20 <20 <15 <15

金 氮(g/kg)

III

III

>1.0 >1.2 >1.2 >1.0 -

0.8~1.0 1.0~1.2 1.0~1.2 0.8~1.0 -

<0.8 <1.0 <1.0 <0.8 -

有效磷(mg/kg)

III

III

>10 >15 >40 >10 >10

5~10 10~15 20~40 5~10 5~10

<5 <10 <20 <5 <5

有效钾(mg/kg)

III

III

>120 >100 >150 >100 -

80~120 50~100 100~150 50~100 -

<80 <50 <100 <50 -

阳离子交换量

(c mol/kg)

III

III

>20 >20 >20 >15 -

15~20 15~20 15~20 15~20 -

<10 <20 <20 <15 -

质 地

III

III

轻壤、中壤 中壤、重壤 轻壤 轻壤 砂壤-中壤

砂壤、重壤 砂壤、轻粘土 砂壤、中壤 砂壤、中壤 重壤

砂土、粘土 砂土、粘土 砂土、粘土 砂土、粘土 砂土、粘土

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摘要)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八、果园的土壤管理

1、幼年果园的土壤管理

幼龄果园间作绿肥,尤其是豆料绿肥,既解决了有机质的问题,也起了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及其它元素,做到以园养园。绿肥要选高产品种,进行早播,密植,达到苗足,茎密和杆高。夏季绿肥在3~4月播种,冬季绿肥在9~10月播种。播种前全园翻耕15~20厘米,每亩施厩肥和过磷酸钙(10~20斤),8月翻压作基肥,间作绿肥可起复盖作用,防止土壤被冲刷降低夏季地表高温,但要比清耕消耗较多的土壤水分,故需灌溉。绿肥品种前面已经提过,幼树封行前,还可以间作薯类,蔬菜。不论间作那一种间作物,都需要留出树盘;树盘除覆盖绿肥外,还可覆盖青草,稻草,可降低夏季高温,冬季防寒。中耕除草:如无间作的果园每年至少要中耕除草1~2次。

2、成年果园的土壤管理:

成年果园根据树冠大小种植绿肥,在冬季或夏季,耕作志幼龄果园,树龄较大隙地很小的果园,可以少种此绿肥。中耕除草:间作绿肥的果园随绿肥播种进行翻耕,树冠密集,不能种绿肥或密植果园,每年冬季应翻耕一次,深度在15~20厘米。但树杆周围就浅耕。每年中耕除草几次,尤其应保持树冠下及其外沿周围的土壤疏松,可以保持水分,降低气温,清除某些病虫害。深翻:除定植前开1米深宽壕沟外,5~6年或7~8年以后,地下1米的壕沟已经不能满足强大根系的要求。因此,必须扩穴深翻,才能保持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深翻要用电钻或手钻眼,取出树下的石头,换上好土,分层压渣。为避免影响结果,每年翻半边。树盘复盖:复盖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防止冬季落果效果很好,复盖方法同幼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