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 内隐记忆可以被清楚地意识到吗?

内隐记忆名词解释

格拉夫等人(Graf et al, 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粲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即人们不能够回忆起本身而能在行为中证明其身后效应的经验。

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 内隐记忆可以被清楚地意识到吗?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 内隐记忆可以被清楚地意识到吗?


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将记忆内隐记忆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别。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而外显记忆则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能在特定任务的作中表现出来。

内隐记忆的特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如下:征:

2、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内隐记忆是怎样的???

内隐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自动做出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和反应,比如骑自行车、刷牙、说话等。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那些在你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影响你的行为的记忆。

1、保持时间。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区别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内隐记忆:骑自行车;当我们次学会骑自行车时,需要有意识地掌握平衡和踩踏的技巧。但是随着练习的进行,这些技能变得越来越自然,我们甚至不需要思考就能骑车了。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对吗?

不5、呈现形式。如果一个项目用听觉的形式呈但意义加工的水平(如用一词或造一句将两个无关词对联系起来)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而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Graf&Schacter,1985;Schacter&Graf3 19阴)。现,再用视觉的形式施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会下降。但外显记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

内隐记忆是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患者的启动效应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2.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3.记忆负荷。外显记忆在记忆的项目增多的时候会导致记忆数量和准确性的下降,而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内隐记忆不受这种影响。

4.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内隐记忆不存在这种情况。

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对吗?

内隐记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心理治疗和康复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对于一些患有心理创伤或脑损伤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失去外显记忆的能力,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内隐记忆来提取和存储信息。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2ing effect) 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记忆的一种类别。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现有的结果至少在四个方面显示出外显和内隐记忆的不同:

1、学习加工的水平又分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Winnick& Daniel,1970; Jacoby& Dallas, 1981)。对记忆的特点新形成的联系的内隐和外显记忆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意义加工。

2、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雅克比和达拉斯(Jacoby& Dallas, 1981)发现,学习阶段所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识为指认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

3、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这一研究具有不同的结果:有实验表明启动效应可持续几天或几周,而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下,再认能力则显著消退。

但也有实验表明:某些启动效应非常短暂,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消退。而相同时间里的外显记忆却可保持(Graf, Mandler& Squire, 1984)。用汉字材料的实验表明,保持时间与词干补笔的可能性大小有关(沫澄等,1989)。

4、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 Schacter, 1987)的研究表明,某些干扰因素可以显著影响外显记忆,而对内隐的单词补全的启动效应则没有影响。

内隐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4、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内隐记忆是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的。内隐记忆不存在这种情况内隐记忆是通过无意识的大脑活动来提取和存储信息的,这种提取和存储过程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例如,当人们看到一个熟悉的物品或场景时,他们可能会立即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和反应,而这种情感和反应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验和记忆。这种自动的情感和反应就是内隐记忆的表现之一。。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记忆的一种类别。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到的情况下,大脑能够自动提取和存储的记忆。这种记忆不同于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回忆和识别过去的经历和知识的记忆。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内隐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存储和提取大量的信息,而不需要个体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记忆负荷。外显记忆在记忆的项目增多的时候会导致记忆数量和准确性的下降,而内隐记忆不受这种影响。

例如,人们可能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们上一次看到某个物品或场景的具体细节,但是他们可以凭借内隐记忆中的信息,快速地识别和反应。这种快速的信息提取过程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快速地做出决策和反应。

因此,心理治疗师和康复师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和利用内隐记忆,帮助患者恢复一些失去的技能和能力。

总之,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到的情况下,大脑能够自动提取和存储的记忆。这种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快速地做出决策和反应。

内隐记忆是什么?

1.保持时间。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知识拓展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2ing effect) 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最早对内隐记忆这一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学者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但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心理学中对记忆的探讨仅仅限于意识状态下的记忆规律。1968 年起英国学者Warrington 和Weiskrantzd[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这一特殊记忆现象的发现激起了人类对无意识记忆的探讨的兴起。1985 年Schacter 和Graf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从此内隐记忆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课题。国内心理学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 年代,杨治良、朱滢是国内最早从事内隐记忆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杨治良20 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我国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早可追溯到19年杨治良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

举例来说,当你想要回忆曾经学过哪些单词,你需要有意识地去回忆,这就是外显记忆在发挥作用。而当你看到一只大象在厨房出现时,无需有意识地回忆,你就能感觉到不和谐,似乎大象是厨房中的一个异常元素,这就是内隐记忆在发挥作用。

外显记忆:设有个人学习了一门语言,他可能会在学校里展示自己的语言技能,他可能还会在一些公共场合演讲,让别人知道他有这种能力。因此,这种语言就存在于他的外显记忆中,可以被他人看到和记住。

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

易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对知识、经验、、物品等的记忆并不是原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封不动的。其中的一些内容、形式或形象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一些原有经验在新经验的不断积累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更新。

不完全可靠性:记忆的易变性产生不可见性:记忆是不可见与非直观的。只要人们不将记在脑中的内容转录为说、写或以其他方式出来,别人就无法得到它。了回忆时的不完全可靠性。回忆起来的知识、经验、、物品的形象等,不能确保是首次识记时的原型,随着时间的顺延,其中的一些可能更完备;可能出现残缺;可能走形或变样;亦可能整体或局部扩大或缩小。

瞬捷性:据研究,在50毫秒至半秒钟的时间里,人脑可以记住4个不同的数据。正常人的大脑可在一眨眼之间记住感兴趣的知识、经验、等。

无穷性:每个正常人的记忆潜力都奇大无穷。达尼尔-达宁形象地描述说:“我们的记忆力活像套娃(一种农妇装束的玩偶,一般以木质制作,最外边的一个个头),卸下一个,里头还有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