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griess法原理 griess试剂法

哪种试剂盒效果好

NO的检测,我们从来不用试剂盒的方法,因为试剂盒的方法非常烦琐,而已价格较高。这里给你我们常用的Griess试剂法,以下是我硕士论文中的方法:

griess法原理 griess试剂法griess法原理 griess试剂法


NO化学性质活泼,在体内很快转化为盐(NO3-)和亚盐(NO2-),而NO2- 又进一步转化为NO3-。本法利用Griess试剂将NO3-还原为NO2-,通过显色的深浅测定其浓度。

在酶标板中加入100ul血清和等量的Griess试剂(内含1%,0.1%萘乙烯二胺盐酸和2.5%磷酸),室温放置10min,在酶联免疫检测仪550nm处测吸光度(A)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的NO2-含量.

你用Griess这个词上pubmed简缩一下看看,有多少文章是用的这种方法。

大学物理,振动方程的?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七)

作者:王锁军

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下面这段话是一名网名叫朝阳的读者在读了浅谈(六)后的留言:

“定性的理解两个质点的受迫振动的情况,当外荷载的频率和其中的一个振型的频率相等时,这个振型就会发生共振,其它振型的自振会很快消失,其振动就会以这种振型并以的振幅表现出来。但因为有阻尼的存在,振幅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钢尺有可能按这些图形的任何一种样子振动,就看振动台的频率了,频率越大,扭出来的麻花就越多,这就是振型,当然振动也可能是某些振型的组合。”“用绳子把两个质点拉开成振型的位移比例,突然断开,这就是振型的位移初始条件,就按振型振下去,没第二振型什么事儿。同样把两个质点拉开成第二振型的位移比例,断开后就是第二振型的振动。如果两个质点的初始位移比例和那个振型都不符,那就两个振型混合振起来,两个振型所贡献的位移比例要看初始位移和那个接近了。”这些话读起来很有意思,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包含N个质点的多自由度体系,在大熔炉的影响下做着各种受迫振动,每个人因为资质、性格、所处环境的不同可能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越动荡,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就会越曲折、越复杂。家庭和生活环境就是我们人生的初始条件,一个好的人生导师(也可以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就像外荷载,或者说外在激励。当我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受到感召,并不断得到强化时,就会和导师的思想发生共振,走上与其相同的人生道路,同时激发出自身的巨大能量。

见贤思齐”是我们工作、生活取得进步的主要途径,关键是如何保证这个外在激励能一直保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毕竟人生短暂,花花世界的就像阻尼一样无处不在

我写“画图杂谈”和“浅谈抗震”每期都会不少读者留言,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很好的建议,但这位读者的留言却让我非常的激动。他把我们的专业和人生联系了起来,又是如此的恰当,让人感慨,令人深思!

本来想借题发挥一下,但觉得他已经说的太好了,再多言就是饶舌,故作罢!

接上期,继续讨论振型分析。从两个质点的振型分析和不同振型的正交性,推广到多质点体系也是一样的。

一: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

看下多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

和两个质点体系的方程求解过程一样,通过假设质点的振动位移为简谐形式:

写成矩阵并解矩阵方程的式子是这样的:

展开这个行列式并解方程就可以得到以为未知数的N个代数方程(和质点数相同),解这个方程,从而有小到大得到N个,小的叫基本振型(振型),就是在建筑结构简化的质量串都向一边倒的那个振型,基底剪力法也是用的这个振型进行的简化。

求出n个后,代入上面的方程,就可以得到N个比例不会变化的振型位移:

Y1 Y2......

即N个振型。

真正的振动是各质点的位移是以Y1 Y2......之间的而不变的比例关系来振动的,实际的位移是振型位移的倍数,可以表达为,这个CY1 CY2......值是一个任意常数(某一时刻为0),也就是说Y1 Y2......只是振型,即振动的形态,不是真实的振幅。

反正Y1 Y2......代表的只是比例关系,为了简化,我们可以让Y1=1,得到的一组振型位移,叫标准化振型。

上面所述和上期杂谈的两个质点的方法一样,只是扩展到多个质点罢了。

大家看到了,两个质点的解方程都是如此的困难,如果多个呢?有人说,现在计算机技术了,解这个联立方程组瞬间的事,但我们学习不能什么东西直接利用机器智能,也应该走一遍前辈伟人走过的路,体会一下荆棘路上的波谲云诡和风光绮丽。

二:振型正交性

再用文字解释一下正交性

一个振型下(比如i振型)的不同质点的一组惯性力

这个是线性代数里面向量和矩阵的表达,很难用语言说清楚,既然是浅谈么就不较真了,按我的语言描述的思路往下进行就行了。

正交性就是一个振型下的一组惯性力(对质量来说)或一组恢复力(对刚度来说)对另一个振型的位移做的功是虚功也就是0,那这个这个振型下的惯性力或恢复力对自己的振型的做的功那就是实功了,是多少呢?

注意这个式子数学上不严谨,为了理解方便而已。

学习物理学、力学时,我总是希望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以便于理解,但这个广义质量和广义刚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年在清华读硕士时浮躁的结构动力学的学习就对这个广义质量和刚度的物理意义就感到困惑,周围的大神们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模棱两可,可能大家觉的这也算是个问题么?

20多年忙碌的工作没时间似乎也没必要去思考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现在写文章,又回到了当年的困惑。思考良久,下面的描述算是对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的解释吧,总比没有强。

用下图表示上式振型力自作功是这样的:

看了上图大家是不是又想起了伪加速度的概念,即恢复力等于伪加速度乘以质量,而伪加速度等于圆频率的平方乘以位移

这是因为惯性力做功实际上是个过程,严格讲是力和位移从小到大积分出来的,不是终的力和终的位移代数相乘出来的。高中物理讲功是力乘以位移得出的。大学时我们知道,力和位移都是曲线变化的,这个功就不能用高中时的直接相乘得出了,而是需要数学积分了,数值上等于力-位移曲线包络的面积,这就是抗震能量原理的基本概念。所以这种惯性力直接乘位移的计算功(能量)的方法必然大的多(4.93)。其倍数一定是个确定的数,数学上可以求出来,应该就是4.93,我们不去管它,可以把这种算法算出来的能量叫广义动能(为了理解,作者个人定义)。

质点的刚度乘以质点振型位移是恢复力,恢复力再乘以位移就是恢复力做的功,求和就可以理解成广义动能。我们可以把振型理解为质点的单位位移,刚度乘以单位位移数值上还是相等的,故广义动能可以理解为广义刚度。

这个振型的自振频率:

我们下文进行验证一下。

三:多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的振型分解法(叠加法)

(1):

外荷载的下的受迫振动,我们还是先从简单的简谐荷载开始分析。

两个质点振动的方程扩展为多质点体系的方程如下:

也有不同激励下的振动的解法,比如港珠澳大桥几十公里长,两侧桥墩的波再用相同的波就不行了,这种需要进行不同激励下的结构振动的求解,我们的结构一般很少遇到,故不在文章浅谈之内,实话说也超出了我的能力。

在平稳阶段,各质点将做简谐振动:

上述的解法是是外力是简谐荷载下的解析解法,如何求解一般动荷载下的多质点体系的振动反应呢?显然用求解联立代数方程组的办法肯定是解决不了的,这就是解析法的局限。

(2)

形式上完全一样,但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振型贡献系数方程的各个参数的含义需要再描述一下,以加深理解。

首先方程的未知数是振型(比如i振型)对质点的位移在时间t时刻的贡献的数值,是时间的函数。所有的振型就可以列出所有振型贡献系数向量。

怎样理解这个广义外力呢?任何专业的动力学教材也没有文字去定义这个所谓的广义外力或广义刚度、广义质量什么。而文章既然是浅谈抗震概念,就试图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概念的力学物理意义,不用很准确,有助于理解就好。

广义外荷载就是作用于不同质点的外力幅值分别乘以该质点的某振型位移再求和, 外力乘以振型位移可以理解为该外力对该质点的贡献,相对位移的比例就是外力能够起作用的比例,所以可以理解外力在该振型的贡献系数。

(3)

上述的公式太抽象,我们做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实际验算加强一下概念,一两层的建筑如下:

先通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求出该两质点建筑的振型矩阵如下:

两个振型:

;用广义质量和广义刚度求频率:

和联立方程组求解出来的振型的频率肯定是一样的。

(4) 求关于外荷载:

假设上述例题建筑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为:

四:线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求解多质点结构振动反应

对于一般外荷载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先求解个振型的叠加系数,在求和求出总振型位移。

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上述的分析方法实际是直接时程分析法,因为用了累计叠加的杜哈梅积分,所以只能用于线弹性,也就是我们规范上所说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规范的基本方法,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是补充方法。

前几期的浅谈,我们也是先用基本的结构动力学的杜哈梅积分求解单质点一般激励下(比如任意波)下的体系反应,但这种方法应用在直接工程中不不方便,计算量也太大,所以上通行的还是反应谱法,即用上述的直接法算足够多的且有代表性的波的反应并得出值绘出反应谱线来直接得出力。多质点同样道理,我们可以用单质点得出的反应谱(即体系周期与力的关系),求出不同振型(相应周期)的力,但多质点力是各振型的叠加,不是某一个振型说了算的,所以再用本文讲的振型叠加的原理进行总反应的振型组合,这就是规范振型分解(叠加)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详细的下次再谈吧。

注:主要参考文献为

1:《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Anil K. Chopraz

2:结构动力学:克拉夫

3:结构力学(动力学专题):龙驭球、袁泗等

4:抗震规范

5: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高校教材、李爱群等

2020年7月11日

振动方程y=Acos(ωt+φ)表示的是一个质点的振动,

波动方程y=Acos[ω(t-x/v)+φ]表示的是各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状态,由x决定了是哪个位置的质点,也就是当x确定的时候,这个波函数就等价于这个点的振动方程

是振动,就是单个质点,你理解某x点。第二是波,全波列上的质点振动,可以求任何位置质点。

简述尿干化学检测中酮体的原理

尿的干化学试带可检测的项目有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盐、比重、PH值等。

(1) 蛋白质(PRO):PH指示剂蛋白误原理。干化学试纸中含有溴酚蓝、枸橼酸缓冲系统及表面活性剂,其中溴酚蓝的PH阈为3.0-4.6,在PH3.2时会产生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后产生颜色反应,本试剂只适合于白蛋白的检测,球蛋白浓度高时呈弱阳性。

(2) 隐血(BLD):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物酶活性,可使试带中的物(如氢茴香素)放出新生氧,将邻联受体氧化成蓝色化合物。本试带不能区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起反应时呈均匀的绿-蓝色;与红细胞起反应时呈斑点状绿-蓝色。

(3) 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物酶、缓冲剂及显色原。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天生葡萄糖酸内酯和氢,后者在物酶的催化下使色素原(如邻联、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

(4) 酮体(KET):尿酮体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含酮体的尿液中加铁后,与氨液接触时出现紫红色环。

(5) 白细胞(LEU):粒细胞中存在酯酶,能作用于试纸中的吲哚酚酯(特异性酯酶底物),使后者开释出吲哚酚,吲哚酚又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根据显色深浅换算白细胞数。本实验只能检测出粒细胞,而不能检测淋巴细胞。

(6) 亚盐(NIT):Griess实验原理。试纸中含有,被亚盐重氮化而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苯并喹啉-3酚偶联产生粉红色。当尿液中含有盐还原阳性菌(如大肠埃希氏菌)存在并繁殖时,呈阳性反应。而球菌、真菌或支原体感染时呈阴性反应。

(7) 比重(SG):试纸中含有高分子电解质甲乙烯酸/马来酸及指示剂麝香草酚蓝等,高分子电解质的COONˉ基与尿中的电解质发生反应时开释出H+,后着使指示剂变色。

(8) 胆红素(BIL):重氮反应原理。试纸中含有2,4,2-重氮盐,在强酸介质中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2,4,2-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

(9) 尿胆原(UBG):重氮反应原理。

(10) PH值:试纸中含有指示剂,一般为两种酸碱指示剂如甲基红(PH为4.6-6.2)和溴香草酚蓝(PH为6.7-7.5)适当配合。变色范围一般为4.5-9.0,由橙红色→蓝色。

(11)抗坏血酸(VitC):吲哚酚法。尿中含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可使试带的葡萄糖、隐血试验呈假阴性,因此有的干化学试带上含有抗坏血酸,以便对尿液分析结果作正确判定。

griess法检测no含量

NO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采用Griess 法并有所改进,选取玉米幼苗第二叶位完全展开的叶片,剪碎混匀后,称重。根样选取须根和主根的根尖部分作为测定对象,先用清水将根洗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用滤纸将水吸干,剪碎混匀后称重。用液氮速冻后,贮存于超低温冰箱中待测。

称取1g叶片放入40 mmo1/LHEPESpH 7.2缓冲液1mL研磨,4mL缓冲液冲洗,用2层纱布过滤后,在444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参考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0.1mL上清液加0.2mL反应液37°C反应60min,然后常温下710×g离心10min。

取0.5mL上清液加显色剂0.6mL显色,室温静置10min后,蒸馏水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在550nm、0.5cm光径比色测定吸光度,每处理重复。

Griess法

NO在体内或水溶液中极易氧化成NO2,在酸性条件下,NO与重氮盐磺胺发生重氮反应,并生成重氮化合物,后者进一步与萘基二胺发生耦合反应,该反应生成的产物浓度与NO浓度具有线性关系,在540nm处有吸收峰。

简述尿干化学检测中酮体的原理

尿的干化学试带可检测的项目有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盐、比重、PH值等。

(1)

蛋白质(PRO):PH指示剂蛋白误原理。干化学试纸中含有溴酚蓝、枸橼酸缓冲系统及表面活性剂,其中溴酚蓝的PH阈为3.0-4.6,在PH3.2时会产生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后产生颜色反应,本试剂只适合于白蛋白的检测,球蛋白浓度高时呈弱阳性。

(2)

隐血(BLD):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物酶活性,可使试带中的物(如氢茴香素)放出新生氧,将邻联受体氧化成蓝色化合物。本试带不能区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起反应时呈均匀的绿-蓝色;与红细胞起反应时呈斑点状绿-蓝色。

(3)

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物酶、缓冲剂及显色原。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天生葡萄糖酸内酯和氢,后者在物酶的催化下使色素原(如邻联、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

(4)

酮体(KET):尿酮体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含酮体的尿液中加铁后,与氨液接触时出现紫红色环。

(5)

白细胞(LEU):粒细胞中存在酯酶,能作用于试纸中的吲哚酚酯(特异性酯酶底物),使后者开释出吲哚酚,吲哚酚又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根据显色深浅换算白细胞数。本实验只能检测出粒细胞,而不能检测淋巴细胞。

(6)

亚盐(NIT):Griess实验原理。试纸中含有,被亚盐重氮化而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苯并喹啉-3酚偶联产生粉红色。当尿液中含有盐还原阳性菌(如大肠埃希氏菌)存在并繁殖时,呈阳性反应。而球菌、真菌或支原体感染时呈阴性反应。

(7)

比重(SG):试纸中含有高分子电解质甲乙烯酸/马来酸及指示剂麝香草酚蓝等,高分子电解质的COONˉ基与尿中的电解质发生反应时开释出H+,后着使指示剂变色。

(8)

胆红素(BIL):重氮反应原理。试纸中含有2,4,2-重氮盐,在强酸介质中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2,4,2-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

(9)

尿胆原(UBG):重氮反应原理。

(10)

PH值:试纸中含有指示剂,一般为两种酸碱指示剂如甲基红(PH为4.6-6.2)和溴香草酚蓝(PH为6.7-7.5)适当配合。变色范围一般为4.5-9.0,由橙红色→蓝色。

(11)抗坏血酸(VitC):吲哚酚法。尿中含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可使试带的葡萄糖、隐血试验呈假阴性,因此有的干化学试带上含有抗坏血酸,以便对尿液分析结果作正确判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