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目录 2021年初中语文课文

初中语文一共多少课文

初中语文人教版共有六册书,每册书有六单元,每一单元4课,所以共有144篇课文。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目录 2021年初中语文课文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目录 2021年初中语文课文


一、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上下册加起来总共有6本书,36个单元,收录了144篇课文(不含课外古诗词48首),涉及广义的四大文学体裁(分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和21种狭义的体裁(分别是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现代诗、古诗词曲、童话、寓言、戏剧、消息、通讯、演讲词、人物传记、游记、说、记、汉乐府、神话故事、诸子散文、表:古代的公文,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奏议的一种等);

二、古诗文总共124篇,其中课内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曲37首(包括《木兰诗》、《诗经二首》),课外必背古诗词曲48首,古文39篇,大部分要求熟读和背诵;

三、写作训练安排了32次,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学写传记》、《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达要得体》、《学会仿写》、《说明的顺序》、《学写读后感》、《学写游记》、《学写故事》、《观点要正确》、《议论要言之有据》、《学习缩写》、《论据要合理》、《学习改写》、《学习扩写》、《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湿》、《有创意地表达》等,常用文体都要求掌握如何创作,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主要写作能力都涵盖在当中;

2023中考语文必背篇目

2023中考语文必背篇目有:1、《次北固山下》;2、《赤壁》;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1、《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的颈联历来脍炙人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

2、《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材而言,语文教材,尤其是七年级语文教材是人们期望多,同时也是非难多的一门教材。其中语文目录有哪些课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大家快来看看吧。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目录

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 孙权劝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

16 社戏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20 口技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22 荒岛余生

23 登上地球之巅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六单元

26 珍珠鸟

27 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知识点

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重难点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重点段落

1.第①段“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2.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