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六年级数学概念什么叫比_六年级数学什么是比值

小学数学什么叫做比

在小学数学中,比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比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2:3”表示两个数的比为2比3。比的意义是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比较,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商业中用于计算折扣、在几何中用于计算图形的相似性等。

六年级数学概念什么叫比_六年级数学什么是比值六年级数学概念什么叫比_六年级数学什么是比值


六年级数学概念什么叫比_六年级数学什么是比值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它们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与概念之中。

因而,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无法像物理、化学等以研究自然现象为目标的自然科学那样,能够借助于可以重复的实验、观察或测量来检验,而是直接利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加以证明。一旦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也就是正确的。

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实质上就是逻辑学方法在数学中的直接应用。在公理系统中,所有命题与命题之间都是由严谨的逻辑性联系起来的。

从不加定义而直接采用的原始概念出发,通过逻辑定义的手段逐步地建立起其它的派生概念;由不加证明而直接采用作为前提的公理出发,借助于逻辑演绎手段而逐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即定理;然后再将所有概念和定理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即构成了公理系统。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知识点如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的基本性质如下: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15÷10=3/2=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是什么?

比表示两个同类数量的关系。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有比和倍比两种

表示两个数相多少的叫比。球类比赛的比分就是比。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叫倍比。

中学用的比主要是倍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4是9的几分之几,算式是4÷9,也可以说成4与9的比是4:9。

明白了吗?

比代表除号

其实就是

前面的数字除以后面的数字

所以

0.12/0.18=12/18=2/3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数学中的比是什么意思?

一、

比的定义

对等关系就是一种比的概念。对等关系是指两数量a、b之间,由於某种原因,而产生一种配对关系,就称此两数量是a与b有对等关系。在数学上有人用序数对(a,b)来记录,也有人用「比」的符号「a:b」来记录此两数量a与b的对等关系。例如:张三的铁线是10公尺长重10公斤,李四的铁线是20公尺长重18公斤,而王五的铁线是15公尺长重16公斤,…。上述皆产生一各对等的关系,采用「比」的符号「:」,来纪录这些对等关系,如记成「10:10」、「20:18」及「15:16」。

二、

比的表示法

记录a与b之间数量对等关系的方法

(1)

用序数表示:(a,b)

(2)

用「比」的符号表示:「a:b」

(3)

用「比值」表示:

三、

比的分类

(1)组合关系:例如:一种亲子游戏中3个小孩,需要2个大人来协助。

若两数量a及b为同类量(被测量的性质相同),且a与b都是同一全体量中的部分时,可称为一种组合的对等关系。

(2)母子关系:例如:一打衬衫有12件,其中有4件是蓝色的。

若此两数量为同类量,且一数量是全体量,另一数量是全体量的部分量时,可称为一种母子的对等关系。

(3)交换关系:例如:小华拿了135本杂志到图书馆换了9本。

若a、b分别描述两个(堆)物件,於某种因素(性质),使这两个(堆)物件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以交换,而形成a与b的对等关系,则可称为一种交换的对等关系。

(4)密度关系:例如:30立方公分的水重30公克。

若a、b不为同类量,且此两数量是描述同一物件的不同性质,a、b的比值是做为密度的描述时,a与b的关系,可称为一种密度的对等关系。

比是两个数 量之间的关系 如2:1 把后面数看作一份的话,前面数就是二份 2:3 把后面数看作三份的话,前面数就是二份

1.除以,能化为小数或者整数

,3/5=0.6

2.比值,只能化为简单整数之比,

12:8=3:2

3.比较,如足球比分,不能化简,不能运算,

分母可以为零

如1:0

表示一种数量关系,比如甲有六个苹果,乙有三个苹果,

他们的苹果之比就是六比三,也等于二比一,因为是两倍关系。

两个数a、b的“比”a:b,就是它们的“商”a/b. a称为比的前项,b称为比的后项。

“比” 相当于 “除以” 2比1 相当于 2/1

什么是比?

比如一比例:a:b=c:d

则a和d是比例外项,b和c是比例内项

什么是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如一个比:m:n

则m是比的前项,n是比的外项

比和比例有什么不一样?

比和比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

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

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区别:

比和比例的区别用表说明。

意 义 形 式 组 成

比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由两项组成(前项、后项) 任意两个数都能组成比

比例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关系 比例由四项组成(两个内 项、两个外项) 任意四个数不一定都能组成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部位名称:“:”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如:20 (前项):(比号) 50(后项)=20÷50=2/5(比值)

(3)与除法、分数比较

1.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2.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4)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0:50是比。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部位名称:“:”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如:20 (前项):(比号) 50(后项)=20÷50=2/5(比值)

(3)与除法、分数比较

1.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2.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4)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0:50是比。

望采纳,谢谢!!

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过把"÷"(除号)改成了":"(比号)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比则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和分数的分数线类似。

拓展资料

1、写的方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6÷4用比的形式写作6:4。"︰"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而本例中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

2、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比跟除法、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商和分数值。因为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a÷b=a/b(b≠0)。

3、比与比例的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两个内项,两个外项)。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比有2个项,叫前项和后项,比例有4个项,分为内项和外项。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2、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过把“÷”(除号)改成了“:”(比号)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比则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和分数的分数线类似。

3、举一个例子,比如12÷8用比的形式写作12:8。“:”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4、按照上文的例子,12:8这个比并不是简整数比。简整数比指比的前后皆是整数且为互质数。将比进行化简可得3:2,比的化简,是指把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化成简单整数比

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过把"÷"(除号)改成了":"(比号)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比则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和分数的分数线类似。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例如:长方形的长是6,宽是4,长和宽的比是6比4,宽和长的比是4比6。

6÷4用比的形式写作6:4。“:”是比

...是的...数值上就是除

比的概念: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联系:比例是由2个比值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区别:比只有2项,前项和后项。然而比例有4项,2个外项和2个内项,比例是一个等式。

这样回答你满意吗?请采纳。

数学中比的意义? 六年级的数学课本中的比的意义是什么?

一、比的意义和性质

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a÷b所得商,叫做a∶b的比值.

在认识比的意义和性质中,认识比的意义为重点,在比的意义联想练习中,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认识比的意义,核心在于概括比的定义.

概括比的定义分三步进行:

步,运用已有知识解答例题.如,

例1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

①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几倍?

②小卡车的载重量是大卡车的几分之几?

例2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②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第二步,把例1、例2转化为比.

例1①大卡车的载重量与小卡车的比是5比2,记作5∶2.

②小卡车的载重量与大卡车的比是2比5,记作2∶5.

例2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5比20,记作25∶20=4∶5.

②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0比25,记作20∶25=4∶5.

第三步,在比较步与第二步的练习中,概括比的定义:

同类的两个量a与b相除,叫做a与b的比.

理解比的意义:

①分析比的意义

②对定义要素的认识.

a÷b称为a∶b,表示比属于“除”的另外形式,主要表示两数的关系.

两个同类量相除,表示同单位名称的数相除,不带单位名称的两个数相除.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展为不同类量相除,只要研究两个数除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比.

同类量相除.在总数与份数关系中求份数.在倍数关系中求倍数;不同类量相除,在总数与份数关系中求每份数,在倍数关系中求一倍.

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所提供的“小资料”得知:

在a∶b中,a叫做比的前项,∶叫比号,b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针对比的定义,进行联想练习:

①根据对比的定义的理解,把比的定义扩展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②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区别,比是从比较两个数(量)的关系来考虑的,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表示一个数.

③根据比与分数(或除法)的关系,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值的大小不变.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同时从除法等式和“商的变化”中推理出比的另外几点性质:

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得出:

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

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得出: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

根据“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得出“比的前项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比的后项不变,比值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即,若a∶b=q,则(a×m)∶b=q×m或(a∶m)∶b=q∶m(m≠0).

根据“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则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得出”比的前项不变,后项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则比值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即,若a∶b=q,则a∶(b×m)=q÷m(m≠0)或a∶(b÷m)=q×m(m≠0).

根据“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1.”得出比的前项大于后项,比值大于1.比的前项等于后项,比值等于1.比的前项小于比的后项,比值小于1.即,在a∶b=q中,若a<b,则q<l;若a=b,则q=1;若a>b,则q>1.反之,若q<1,则a<b;若q=1,则a=b;若q>1,则a>b.

④根据比值的定义,写出求比值的方法.

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

⑤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从组成比的数的范围上划分,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比,叫做整数比.

小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小数,或一项为小数,另一项为整数的比,叫做小数比.

分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或一项为分数,另一项为整数的比,叫做分数比.

从比的项个数的多少分为:

单比,两个数量所成的比,叫做单比.如,2∶3.

连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组成的比,叫做连比.连比不是连除.如,a∶b∶c,表示甲、乙两个数的比是a∶b,乙、丙两个数的比是b∶c.

比的化简,是指把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化成简单整数比.

简比,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简比.

比的化简的方法:

①整数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以它们的公约数(或公约数)直至成为简比.

②小数比,先把小数比改写成整数比,再用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先把分数比改写成整数比,再用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化简.

比较化简比与求比值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a÷b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a÷b所得商,叫做a∶b的比值,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时间=速度。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不是除号)。

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求两个量之间的比时,关键是把握以下三点:析题意,正确找出两种相关的量各是什么;弄清两种相关量对应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再按要求求比;当题目中没有直接告知具体量时,可以用假设、转换等方法确定两个量的份额或分率,求两个量的比。

如:知道两人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相当于知道了两人的路程和时间的份数,然后根据路程除以时间,分别求出每人的速度,再求出两人的速度比。如果两个比的单位“1”相同,那么这两个比可以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