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张元干贺新郎演唱(贺新郎张元干朗读)

本文目录一览:

张元干送别词《贺新郎》内容是什么?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是宋朝张元干的诗作。

张元干贺新郎演唱(贺新郎张元干朗读)张元干贺新郎演唱(贺新郎张元干朗读)


贺新郎

作者: 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在送别友人胡铨时所写的词作。“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和胡铨的分别,双方都是胸怀青天之高的志向,心中想的都是国家的命运、百姓的安危。至于个人官场前途、私人情绪,都是不足为道的。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 沧波万顷 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 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 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 正人间 鼻息鸣鼍(tuo二声)鼓。谁伴我 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 愁生故国 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剑尺 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zhe二声)仙平章看 过苕(tiao二声)溪 尚许垂纶否。风浩荡 欲飞举。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抗金主战爱国词作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是宋朝张元干的诗作。

贺新郎

作者: 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在送别友人胡铨时所写的词作。“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和胡铨的分别,双方都是胸怀青天之高的志向,心中想的都是国家的命运、百姓的安危。至于个人官场前途、私人情绪,都是不足为道的。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 沧波万顷 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 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 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 正人间 鼻息鸣鼍(tuo二声)鼓。谁伴我 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 愁生故国 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剑尺 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zhe二声)仙平章看 过苕(tiao二声)溪 尚许垂纶否。风浩荡 欲飞举。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题解

贺新郎为词牌名。李伯纪即李纲,宋高宗时做过宰相,曾力主抗金。绍兴八年,秦桧与金议和,宋高宗向金上表称臣,李纲上书反对,被罢职寓居长乐。在这种背景下,张元干写下这首词送给李纲,鼓励他坚持抗敌救国。

句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拖着手杖登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弥漫的洲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

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指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此指鼾声如鼓。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

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莫使留下怨恨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请你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要乘着大风浩荡,高高地飞翔腾举。“垂纶”,即垂钓。“纶”,指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评解

这首送别词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张元干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约1170),又名元傒,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宋代词人。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相,遭到贬逐。绍兴八年,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对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

《贺新郎》 张元干 赏析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是宋朝张元干的诗作。

贺新郎

作者: 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img]

离别古诗词张元干《贺新郎》赏析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是宋朝张元干的诗作。

贺新郎

作者: 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在送别友人胡铨时所写的词作。“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和胡铨的分别,双方都是胸怀青天之高的志向,心中想的都是国家的命运、百姓的安危。至于个人官场前途、私人情绪,都是不足为道的。

词牌品鉴之《贺新郎》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是宋朝张元干的诗作。

贺新郎

作者: 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在送别友人胡铨时所写的词作。“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和胡铨的分别,双方都是胸怀青天之高的志向,心中想的都是国家的命运、百姓的安危。至于个人官场前途、私人情绪,都是不足为道的。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 沧波万顷 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 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 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 正人间 鼻息鸣鼍(tuo二声)鼓。谁伴我 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 愁生故国 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剑尺 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zhe二声)仙平章看 过苕(tiao二声)溪 尚许垂纶否。风浩荡 欲飞举。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题解

贺新郎为词牌名。李伯纪即李纲,宋高宗时做过宰相,曾力主抗金。绍兴八年,秦桧与金议和,宋高宗向金上表称臣,李纲上书反对,被罢职寓居长乐。在这种背景下,张元干写下这首词送给李纲,鼓励他坚持抗敌救国。

句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拖着手杖登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弥漫的洲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

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指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此指鼾声如鼓。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

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莫使留下怨恨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请你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要乘着大风浩荡,高高地飞翔腾举。“垂纶”,即垂钓。“纶”,指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评解

这首送别词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张元干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约1170),又名元傒,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宋代词人。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相,遭到贬逐。绍兴八年,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对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

         世传纳兰性德工于小令,长调却多有疵病,而康熙十五年性德结识顾贞观后所作《金缕曲》却是其成名之作,词势纵横跌宕,词情率真磊落,此词一出,京师中竞相传抄,有洛阳纸贵之喻。现摘录如下: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是词牌《贺新郎》的别名,除金缕曲外,贺新郎尚有多个别人,如“贺新凉”,“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等等。

相传此曲为东坡首创,在《东坡乐府》中首次出现,其词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

          《贺新郎》作为长调又用仄韵,其表达的情感必然沉郁苍凉,此词用于抒发爱国情怀则首当其冲。其代表作多如牛毛,两宋之间,如辛弃疾的《贺新郎·柳暗凌波路》,《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其中“甚矣吾衰矣”中之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及“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皆已成千古名句,如今读来,仍热血沸腾,捏杯成粉。 可见,千古第一豪放词人并非东坡当数稼轩。

        除了稼轩善填《贺新郎》,刘克庄的《北望神州路》以及张元干的《梦绕神州路》皆成千古绝唱。试摘录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以飨大家: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贺新郎》不仅可以用来抒发同志之情,抒发爱国之情,亦可以抒发男女之情。 用在男女之情的词中,当数润之这首《挥手从兹去》为代表。亦当摘录如下: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据说此次分别之后,毛杨两人就成永别。当毛在江西得知开慧已死之时,说了一句:“开慧之死,吾百身莫赎”。如果只是停留在这首词上看两人的感情,可谓是海枯石烂,然而,凡事不可深究,就此作罢。

对于《贺新郎》词牌是否有误,或者更严谨的说此词牌应该是《贺新凉》更为准确呢,依老夫拙见,《贺新凉》或许更为准确。 其理由有二: 首先,从字面理解,贺新郎的语意环境来说,偏于喜庆,乃贺洞房花烛之曲,然而,此曲觉郁悲凉,并无差点喜庆之色,而《贺新凉》则有一种情感渐变之气,凉者乃苍凉之谓也;其二,词多于青楼妓馆即兴之作,亦多于送别所填,故《贺新凉》更有一种离愁别绪之情。 此外,此词的开山之作有听大白,唱金缕。金缕原指金缕衣,早在唐代就有杜秋娘所作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可见早在唐代就有金缕之说,金缕衣象征功名富贵,至于后面发展金缕曲,估计多半是指唱金缕衣这首诗,就象阳关三叠,不过就是渭城曲而已。

由金缕衣而成金缕曲,乃至变成贺新凉,不过是古人在引经据典的沿革罢了。

        如今爱好诗词的诗人词人们,也基本不填《贺新郎》,原因也不外乎两点,此词为长调,不易掌控;其二,能用于此词的韵部极少,填出来,基本上只能拾人牙慧。如果把《浣溪沙》,《卜算子》,《临江仙》,《西江月》,《忆江南》等小调比作下里巴人,那《贺新郎》就是阳春白雪。和之者自然寡矣。加上今之国也不太需要这种爱国的气势,此词牌后世必亡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