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快速计算法怎么办 如何快速计算?

快速计算法口诀

快速计算法口诀:

快速计算法怎么办 如何快速计算?快速计算法怎么办 如何快速计算?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口算速算的方法

【低年级组】

1.加数“凑整”

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例:14+5+6

=14+6+5

=25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例:50-13-7

=50-(13+7)

=50-20

=30

3.近十、近百、近千的数

计算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解答。

例:

1)497+136

497可以近似的看成500,

原式=(500-3)+136

=500+136-3

=633

2)760+102

将102看成100+2

原式=760+100+2

=860+2

=862

4.补数法

利用“补数法”,将每个加数加1后凑成20000、2000、200、20进行计算。

例:19999+1999+199+19

可以看成:

(20000-1)+(2000-1)+(200-1)+(20-1)

=20000+2000+200+20-4

=22220-4

=22216

5.利用加减法交换律:

先加再减的题目也可以做成先减再加。

例:562+316-62

=562-62+316

=500+316

=816

6.整百数和“零头数”

在计算时可以先把题中的数看成两部分:整百数和“零头数”,然后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

例:598+31-296-103

=500+98+31-200-96-100-3

=500-200-100+98-96+31-3

=200+2+28

=230

【中年级组】

1. 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例如:

23-11+7=23+7-11

4×14×5=4×5×14

10÷8×4=10×4÷8

2. 结合律法

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3+19-9=23+(19-9)

33-6-4=33-(6+4)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6÷3=2×(6÷3)

10÷2÷5=10÷(2×5)

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例如:

17+(13-7)=17+13-7

23-(13-9)=23-13+9

23-(13+5)=23-13-5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例如:

1×(6÷2)=1×6÷2

24÷(3×2)=24÷3÷2

24÷(6÷3)=24÷6×3

3. 乘法分配律法

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如:

8×(5+11)=8×5+8×11

提取公因式法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9×8+9×2=9×(8+2)

4. 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如:

99+9=(100-1)+(10-1)

5. 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高年级组】

1.速算之凑整先算

【点拨】: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298+304+196+502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2.速算之带符号搬家

【点拨】: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

例:464-545+836-455

【分析】: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思考:4.75÷0.25-4.75能带符号搬家吗?什么情况下才能带符号搬家?带符号搬家需要注意什么?

3.速算之拆数凑整

【点拨】: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例:998+1413+9989

【分析】: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

【解答】:

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例:73.15×9.9

【分析】:把9.9看作10减0.1的,然后用乘法分配率可简化运算。

【解答】:

原式=73.15×(10-0.1)=73.15×10-73.15×0.1=731.5-7.315=724.185

4.速算之等值变化

【点拨】:等值变化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做加法时候,常常利用这样的恒等变形: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和才不变。而减法中,是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才不变。

例:1234-798

【分析】:把798看作800,减去800后,再在所得里加上多减去的2.

【解答】:原式==1234-800+2=436。

5.速算之去括号法

【点拨】: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加号或乘号”,则去括号时,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则去括号时,括号里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

例题:(4.8×7.5×8.1)÷(2.4×2.5×2.7)

【分析】:首先根据“去括号原则”把括号去掉,然后根据“在同级运算中每个数可带着它前边的符号‘搬家’”进行简算。

【解答】:原式=4.8×7.5×8.1÷2.4÷2.5÷2.7

=(4.8÷2.4)×(7.5÷2.5)×(8.1÷2.7)

=2×3×3

=18

6.速算之同尾先减

【点拨】: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分析】:算式中第二个减数256与被减数2356的尾数相同,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让2356先减256

7.速算之提取公因数

【点拨】:乘法分配率的反应用,出错率比较高,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1)直接提取

例 3.65×23+3.65×77

【分析】:这道题比较简单,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向应用,直接提取公因数3.65就行了。

【解答】:原式=3.65×(23+77)=3.65×100=365

(2)省略×1的题目

例:6.3×101-6.3

【分析】:把算式补充完整,6.3×101-6.3×1,学生就很容易看出两个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因数6.3

【解答】:原式=6.3×(101-1)=6.3×100=630

(3)积不变规律(主要是小数点的变化)

例:6.3×2.57+25.7×0.37

【分析】:可根据“乘法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扩大,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把25.7×0.37转化成2.57×3.7,两部分就有了相同的因数2.57,创造出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解答】:

原式=6.3×2.57+2.57×3.7=2.57×(6.3+3.7)=25.7

数学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

想要提升数学水平

先从口算速算能力开始吧!

1.个位数是“1” 速算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是1(头加头如果超过10要进位)

2.十位数是“1” 速算口诀:头是1,尾加为,尾乘尾(超过10要进位)

3.个位数都是“9” 速算口诀:头数各加1 ,相乘再乘10,减去相加数,再放1

小学怎么速算

小学怎么速算

小学怎么速算,很多家长甚至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就开始从生活中发生的数学小问题出发,在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运用速算和巧算。下面看看小学怎么速算。

小学怎么速算1

速算方法:加数“凑整”

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例:14+5+6

=14+6+5

=25

速算方法: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例:50-13-7

=50-(13+7)

=50-20

=30

速算方法:近十、近百、近千的数

计算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解答。

例:

1)497+136

497可以近似的看成500,

原式=(500-3)+136

=500+136-3

=633

2)760+102

将102看成100+2

原式=760+100+2

=860+2

=862

速算方法:补数法

利用“补数法”,将每个加数加1后凑成20000、2000、200、20进行计算。

例:19999+1999+199+19

可以看成:

(20000-1)+(2000-1)+(200-1)+(20-1)

=20000+2000+200+20-4

=22220-4

=22216

小学怎么速算2

小学数学有三难,一难公式基础背不完,尤其是要参加小升初的六年级学生,这个时候老师在进行全面总复习,会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一直重新快速复习到小学六年级,6本数学书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需要背说不清楚,不背就意味着万一考试考到了不会做题而丢分,要背就意味着必须更加努力用功。

二难计算能力,有多少小学生因为计算能力太而导致数学成绩?请举个手。特别是遇到一些性格比较轴,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如果遇到一道计算题三分钟都还没有算出正确答案,他就会一直反复算到是在没办法为止,平时练习这么追根究底我很赞成,考试的时候还这样,抱歉,后面的应用题很可能没时间做了。

三难解题思路,这就需要孩子的逻辑思维来支撑了,但是这个老师担心的问题反而是学生表现力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家长极其重视孩子的思维训练,很多家长甚至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就开始从生活中发生的数学小问题出发,例如脑筋急转弯等,来训练孩子的逻辑了,所以不少孩子的解题能力其实是棒的。

但是这三者之间,难的还是计算能力,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有一个通病:粗心。计算题容易犯粗心的毛病,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实际上隐藏着“陷阱”,一个不留神就会被扣分。我之前就见过有孩子小升初的时候,本来前面的步骤都对了,一步看错了数字,答案错了,虽然不会全扣分,但是如果考名校的时候,就这么一两分就能被录取呢?想想都觉得可惜。

让孩子养成细心做数学做计算题的好好习惯。有家长说孩子细心是细心了,可是计算速度也被拖累下来,要怎么做到又细心又能保证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呢?正好问到点子上,我这里刚好有一个快速的计算方法,孩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寒假里把它们全部都认认真真的练到熟悉为止,下学期的开学摸底考试一定能考出不错的分数来!

小学怎么速算3

一、乘法凑整

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率:(a×b) ×c=a×(b×c)

乘法分配率:(a+b) ×c=a×c+b×c

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

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

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

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变为“×”.

⑸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

三、乘法速算小技巧

1、 头同尾合十:

适用条件:两位数乘两位数,首数相同,尾数相加得十。

例题实战:

53×57=3021

48×42=2016

运算说明:头×(头+1)做头,尾×尾做后两位。

2、两位数与11相乘:

例题实战:

25×11=275

39×11=429

……

运算说明: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小心进位哦~

能快速口算的技巧有哪些方法?

一、一种做多位乘法不用竖式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口算1X1 10X1,但是,11X12 12X13 12X14呢?这时候,大家一般都会用竖式,通过竖式计算,得数是132、156、168.其中有趣的规律:即个位上的数字正好是两个因数个位数字的积.十位上的数字是两个数字个位上的和.百位上的数字是两个因数十位数字的积.例如:

12X14=168 1=1X1 6=2+4 8=2X4如果有进位怎么办呢?这个定律对有进位的情况同样适用,在竖式时只要~满几时,就向下一位进几.~例如:

14X16=224 4=4X6的个位 2=2+4+6 2=1+1X1 试着做做看下面的题:

12X15= 11X13= 15X18= 17X19=二、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速算方法 例如: 21×61= 41×91= 41×91= 51×61= 81×91= 41×51= 41×81= 71×81=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是“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乘法算式,我们可以用: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就是一见到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乘法算式,如果十位数的和是一位数,我们先直接写十位数的积,再接着写十位数的和,写上1 就一定正确;如果十位数的和是两位数,我们先直接写十位数的积加1 的和,再接着写十位数的和的个位数,写一个1 就一定正确.我们来看两个算式:21×61=41×91= 用“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这种速算方法直接写得数时的思维过程.个算式,21×61=?思维过程是:2×6=12,2+6=8, 21×61 就等于1281.第二个算式,41×91=?思维过程是:4×9=36,4+9=13,36+1=37, 41×91 就等于3731. 试试上面题目吧!然后再看看下面几题 61×91= 81×81= 31×71= 51×41=一、10-20的两位数乘法及乘方速算方法:尾数相乘,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满十进位)【例1】 1 2 X 1 3 ----------1 5 6 (1)尾数相乘2X3=6 (2)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12+3=15 (3)把两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例2】 1 5X 1 5------------2 2 5(1)尾数相乘5X5=25(满十进位)(2)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15+5=20,再加上个位进上的2即20+2=22(3)把两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二、两位数、三位数乘法及乘方速算a.首数相同,尾数相加和是十的两位数乘法 方法:尾数相乘,首数加一再相乘 【例1】 5 4X 5 6---------3 0 2 4(1)尾数相乘4X6=24直接写在十位和个位上(2)首数5加上1为6,两首数相乘6X5=30(3)把两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例2】 7 5X 7 5----------5 6 2 5(1)尾数相乘5X5=25直接写在十位和个位上(2)首数7加上1为8,两首数相乘8X7=56(3)把两计算结果相连即可b.尾数是5的三位数乘方速算方法:尾数相乘,十位数加一,再将两首数相乘【例】 1 2 5X 1 2 5------------1 5 6 2 5(1)尾数相乘5X5=25直接写在十位和个位上(2)首数12加上1为13,再两数相乘13X12=156(3)两计算结果相连c.任意两位数乘法方法:尾数相乘,对角相乘再相加,首数相乘 【例】 3 7X X 6 2---------2 2 9 4(1)尾数相乘7X2=14(满十进位)(2)对角相乘3X2=6;7X6=42,两积相加6+42=48(满十进位)(3)首数相乘3X6=18加上十位进上的4为18+4=22(4)把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b.任意两位数及三位平方速算方法:尾数的平方,首数乘尾数扩大2倍,首数的平方[例] 2 3X 2 3---------5 2 9 (1)尾数的平方3X3=9(满十进位)(2)首尾数相乘2X3=6扩大两倍为12写在十位上(满十进位)(3)首数的平方2X2=4加上十位进上的1为5(4)把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c.三位数的平方与两位数的平方速算方法相同[例] 1 3 2 X 1 3 2------------1 7 4 2 4(1)尾数的平方2X2=4写在个位(2)首尾数相乘13X2=26扩大2倍为52写在个位上(满十进位)(3)首数的平方13X13=169加上十位进上的5为174(4)把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注意:三位数的首数指前两位数字!〗三、大数的平方速算方法:把题目与100相,相数称之为数;先算数的平方写在个位和十位上(缺位补零),再用题目减去数得一结果;把两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例】 9 4X 9 4-----------8 8 3 6(1)94与100相为6(2)数6的平方36写在个位和十位上(3)用94减去数6为88写在百位和千位上(4)把计算结果相连即为所求结果 B55 × 55 = ? 27 × 23 = ? 91 × 99 = ? 43 × 47 = ? 88 × 82 = ? 74 × 76 = ?大家能够很快算出这些算式的正确答案吗?注意,是很快哦!你能吗?我能--3025 ; 621 ; 9009 ;2021 ; 7216 ; 5624 ;很神气吧!速算秘诀:(就以题为例好啦)(1)分别取两个数的位,而后一个的要加上一以后,相乘.[5×(5+1)]=30;(2)再将末尾数相乘的得数写在后面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了.5×5=25;(3)3025!Bingo!其它依次类推就行了.仔细看每一个式子里的两位数的十位是相同的,而个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这样的速算秘诀只能够适用于这种情况的算式.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把巧算和真正的速算混淆在一起,真正的速算是任何数都能算的.一、关于9的数学速算技巧(两位数乘法)

关于9的口诀:

1 × 9 = 9 2 × 9 = 18 3 × 9 = 27 4 × 9 = 36

5 × 9 = 45 6 × 9 = 54 7 × 9 = 63 8 × 9 = 72

9 × 9 = 81从上面的口诀口有没有看到从1到9任何一个数和9相乘的积,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

你看上面的:0 + 9 =9;1 + 8 = 9;2 + 7 = 9;3 + 6 = 9;

4 + 5 = 9;5 + 4 = 9;6 + 3 = 9;7 + 2 = 9;8 + 1 = 9下面我们再做一些复杂一点的乘法:

18 × 12 = ? 27 × 12 = ? 36 × 12 = ? 45 × 12 = ?

54 × 12 = ? 63 × 12 = ? 72 × 12 = ? 81 × 12 = ?

关于两位数的乘法,上面的题目中,前面的乘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个位和十位的和都等于9.

这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简便的算法呢?也就是把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一位数的乘法呢?

我们先把上面这些数变一变.

18 = 1 × 10 + 8;27 = 2 × 10 + 7;36 = 3 × 10 + 6;

45 = 4 × 10 + 5;54 = 5 × 10 + 4;63 = 6 × 10 + 3;

72 = 7 × 10 + 2;81 = 8 × 10 + 1;

我们再把上面的数变一变

1 × 10 + 8 = 1 × 9 + 1+8 = 1 × 9 + 9 = 1 × 9 + 9 = 2 × 9

当然如果知道口诀你们可以直接把18 = 2 × 9同样的方法你们可以拆出下面的数,也可以背口诀27 = 3 × 9 ; 36 = 4 × 9 ;45 = 5 × 9

54 = 6 × 9 ; 63 = 7 × 9 ;72 = 8 × 9

81 = 9 × 9

为了找到计算上面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再变一次.

18 = 2×(10-1);27 = 3×(10-1);36 = 4×(10-1)

45 = 5×(10-1);54 = 6×(10-1);63 = 7×(10-1)

72 = 8×(10-1);81 = 9×(10-1)

现在我们来算上面的问题:

18 × 12 = 2×(10-1)× 12

= 2 ×(12 ×10 - 12)

= 2 ×(120- 12)

120 - 12 = 108;

这样就有了

18 × 12 = 2 × 108 = 216

是不是把一个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

而且可以通过口算就得出结果?我用这种方法教威威算乘法,他只需要我算这一个,后边的题目就自己会算了.

上面我们的计算好象很麻烦,其实现在总结一下就简单了.

如何快速算加减法

答:快速算加减法,只能多做此类的题,没有捷径可走,自己多计算,多动脑子就可以了

可以用结合律之类的,不难的,多做一点就好了呀,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加油吧。

牢牢记住满十后向前面进的位数就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