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曹植白马篇 无标点 曹植白马篇讲的什么意思

曹《蒿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三篇作品的异同论述

如题,《梦曹植》,全诗是以曹植的口吻来写的。那时我已高二,刚学过曹子建的《白马篇》。很喜欢,私下又读了一些他别的诗,便更喜欢了。可每想到他的一生,便不禁惋惜恨痛起来,所以才会胡思乱起来,也就有了这首。现在看来,十五六的年纪确实狂浪了些。三篇作品的异同如下:

曹植白马篇 无标点 曹植白马篇讲的什么意思曹植白马篇 无标点 曹植白马篇讲的什么意思


曹的《蒿里行》是以自己悲悯的眼光,看待世事的沉浮和黎民的悲苦;

曹丕的《燕歌行》是以独守空房的已夫之妇的哀怨来表达对世道荒乱无情的怨诉;

曹植的《白马篇》通过对游侠快意恩仇莫需诵清诗,休饮醉瑶池。的描写行以真随性,名以斐然起。来表达自己欲扫清世间不平处的内心愿望。

三者均是曹氏所作,都体现了一种对世事的态度,但三篇文章各自体现出曹氏父子的胸襟、意趣以及思想的不同之处。一个广博,一个细腻,一个不羁,正是这种人物性格造就了三篇文章各自的神采。

卢思道的《从军行》,曹植《白马篇》鲍照出自蓟北门行三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

多舛从迤逦,固守流中坻。无以惘我,山河兴叹。

卢思道的从军行写出了将士的英勇出征和思妇闺怨,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诗的开头先是自我夸耀了一番,并以七步诗和洛神赋为例,说自己天资过人,文采惊世,而随性真诚就是我曹植的天性。紧跟着,首段也是提出了该诗的主旨:哪怕自己这一生命途多舛如蜿蜒小路(迤逦),也要坚守自己,就像汪流中的孤岛一样。相思的痛苦.白马篇也是描写了英雄捐躯负难的英勇行为,表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第三首也是描写了之苦,抒发了立国报功之情。

屈原《国殇》和曹植《白马篇》的异同?300字?急求!

六龙骈俨俨,彩霞织锦缎。

《国殇》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血泪交并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通过战场景象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楚军将士牺牲的英勇悲壮,是本诗的又一成功之处。《白马篇》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第二件:洛河女神。。两篇文章都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壮志,和渴望为国效结尾:这首诗的本意只有一句话:做那个自由而真实的自己!力的豪情。

精讲二:曹植,妙极绝美的洛神赋,驰骋疆场的白马篇

春华凝滴露,日煜聚垂泫。

天资卓荦荦,黄发赋清诗。

萁于釜下燃,赋在洛河泣。

(荦:明显。斐:有文采。萁、釜出于七步诗。赋代指洛神赋。坻,与后面的沚、涘同出于诗经《蒹葭》,水中的小块陆地,比喻其要坚守自我的意向。)

星汉何灿烂,往去莫留迷。

父幸歌咏志,我以白马驰。

槊出惊风雨,剑拔神泣。

急急召我来,旨下七步诗。

言曰同根生,奈何迫相龇。

溯流湍汹急,守我流中沚。

朝辞金殿去,暮落饮瑶池。

横瑟双足前,千乐十指颀。

醉卧莲花台,身洁清涟涤。

翛然千世尽,海枯守流沚。

日曜明青峦,守涘怎更颜。

辞京匆匆去,言归越轘辕。

芳草凄迷迷,惹人长流连。

春闻河洛神,秋日忽所现。

我言惊归鸿,荣泽耀春松。

绰态掩云月,婀娜凌流雪。

寄我长情思,通我轻轻辞。

凌波步微细,精骇神相移。

伸臂邀相去,弃我水中涘。

端我龙虎步,威我雄雄姿。

相聚莫相离,相离便相弃。

不可分劳燕,默默不得欢。

翛然本我性,逍遥本真心。

茂林覆青峦,汪流起海澜。

晓月斟酒满,日坠东床眠。

迅急请相去,守涘铭长愿。

酒醉睡意酣,依稀忽有感。

洁云当御鸾,流苏为扬胡人沙,良弓射月支。辰星悬。

羡我才八斗,艳我姿胜安。

西母邀相见,赋文瑶池间。

云泥糟琼酿,不可同与言。

巧语第三件:王母相邀。柔言劝,反之入冥殿。

散我陆离佩,弃我岌岌冠。

坦胸肆酒欢,踉跄下黄泉。

孟婆悄相问,我笑天规繁。

莫如夸黄泉,逸兴水岚山。

铅华散尽,凌波袭来。

凄切寒娟,慕之又羡。

守沚守涘,守洲莫变。

岁月未央,饰我容颜。

说给你听:

接下来,曹植依次用了三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件:七步成诗。

这一段,先是以曹植之父曹的名句起笔: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父亲的磅礴志向在前,我也是不甘人后,落笔便是:槊出惊风雨,剑拔神泣。(这里借用了曹植的白马篇)紧跟着便是个转折,七步诗的由来不必多说。诗里的:雷雨摧危楼,颤颤又凄凄便是对当时剑拨弩张局势的烘托,只是在我的想象中,曹植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大步离去,自知再无执掌天下的可能后,也无更多悲伤,弹瑟饮酒,以莲为志。

只是这里的情节与洛神赋不同,不再是爱而不得,而是洛神向我发出了邀请:伸臂邀相去,弃我水中涘。这里的“弃我水中涘”便是转折,换句话说,洛神给出了选择:要和我在一起,你就要衣冠端正,走路规矩,也不要再写那些酸文烂句,更不能饮酒作乐。(端我龙虎步,威我雄雄姿。莫需诵清诗,休饮醉瑶池。)也不能离开我片刻,必须要时时刻刻地在一起。(相聚莫相离,相离便相弃。不可分劳燕,默默不得欢。)

在洛神这样的要求下,本喜不自禁的曹植沉颜思索起来,并在片刻后拒绝了。(收颜悄静志,摇首思忖短。)紧跟着便是拒绝的理由,翛然本我性,逍遥本真心。茂林覆青峦,汪流起海澜。天性的真诚烂漫,不拘小节的随性才是那个真正的我,就好像青翠的山上必然有茂林覆盖,无边的海里必然有汪流涌起一样,这样的我才是真正的我,绝不是你口中描述的那个人。(抱歉,这里参杂了太多当时自我的情感和经历。)

下面的情节连那个十五六岁的我都觉大胆,所以也是借助了梦境来叙说(酒醉睡意酣,依稀忽有感。)在我酒醉意酣之际,仿佛看见数只金龙,他们排列整齐,拉着一辆洁白云彩化成的车辇而来。随之,天空美得如同彩霞织就的锦缎,连车辇上悬挂的流苏也是星辰炼成的。此时,车辇上的人说道:“听闻你有八斗之才,容貌更是胜过潘安(那时虽小,但脸皮是真厚啊),而我们便是受王母之令,来这里请你去瑶池作诗助兴。”天上的来使极夸天庭之美,那里的日月精华浓郁地可以形成草叶上悬坠的滴露,与这现世一比,简直天地、云泥之别,又如那酒糟与琼酿之。然而在来使巧语柔言之下,曹植却不为所动(巧语柔言劝,反之入冥殿。)

于下的情节暂不说了,先让我羞臊一会。(那时的我怎么那么能吹!)

应该如何去更好地理解曹植的白马篇,对此要如何看待?

从京都离去的路上(这不是历史也不是事实),在一处芳草凄美,碧波荡漾之地,我见到了早就神往不已的洛神(春闻河洛神,秋日忽所现)。接下来是大段洛神赋的化用,如:绰态掩云月,婀娜凌流雪便是化用的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实在喜欢《洛神赋》,文词之美能及者也就《滕王阁序》了吧。)

曹植利用白马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象征着他与白马有同样志向,我们可以把白马篇来当作是曹植的自我阐述,深刻的表达了他的伟大抱负以及慷慨激昂的自我追求。

雷雨摧危楼,颤颤又凄凄。

应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所表达的一些理想报国之志去更好的理解,从他长期处于混乱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个白马篇主要反映了是曹植的报国之心以及他作为烈士的,塑造了曹植这个英雄人才的形象。

白马篇的主人既有高超的武艺,又有随时为国献身的斗志,像这样的人才是当时人们所需要的,这是曹植内心收颜悄静志,摇首思忖短。的理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