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想象是修辞手法吗(想象是修辞手法吗作文)

关于想象是修辞手法吗,想象是修辞手法吗作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想象是修辞手法吗(想象是修辞手法吗作文)想象是修辞手法吗(想象是修辞手法吗作文)


想象是修辞手法吗(想象是修辞手法吗作文)


1、“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3、1. 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2. 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各是哪些3. 所有的修辞手法有哪些4. 修辞手法有哪几种5. 修辞手法有些什么说明方法有些什么6. 修辞手法有哪些7. 文章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修辞手法有哪些?修辞手法的种类: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各是哪些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是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顶针描写手法则要依据描写的对象不同而分为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含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环境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所有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一、现在可知的语文修辞方法:1、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4、2、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例句: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5、——《桂林山水》3、特殊性描写方法:a.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b.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c.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6、二、常用的八种修辞方法【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7、【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8、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9、【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10、【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1、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12、【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13、【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4、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15、【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16、【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17、【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18、【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9、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

20、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21、【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22、【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3、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