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1

企业购进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吗?

根据《 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 知》(财税〔2018〕54号)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 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 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 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关于完善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 部 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 知》(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规定执行。本通知所称设备、器具,是 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看到这个通知,大家是不是又认为固定 资产的价值又提高了呢?在现实中,有很多财务人员都认为,500万以下的 设备等都不计入固定资产了。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不管从会计准则还 是税法,固定资产都不是以单位价值为依据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 固定资产》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 个会计年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1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1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1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1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 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七条 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 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

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 备、器具、工具等。

《中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前款所称固 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 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中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 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通过以上的政策了解,大家是不是对固定资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有形资产。那么取得500万元以下的固 定资产并按财税〔2018〕54号文件规定一次性计入了成本费用,如何入账 呢?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入账并进行纳税申报。(为简单方便讲解, 本文只说明会计及企业所得税年度处理,不考虑会计月度处理及企业所得税 季度预缴。文中会计分录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中单位为万元。)

某企业2019年9月购入一台100万元的设备(为了方便计算,本案例不考 虑各种税费的因素),会计上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 为0,每年会计折旧额为20万元。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采用一次性扣除 方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该企业在未来五年内一直盈利较多。会 计处理如下:

2019年购进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某设备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2019年计提折旧(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借:生产成本—折旧费 5

贷:累计折旧 5

2019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00-100÷5÷12×3=95万元;资产的计 税基础=0;账面价值>计税基础。2019年会计上计提折旧5万元,但在税法上 2019年税前一次性扣除了100万元,这就导致了企业在以后年度相对多缴企 业所得税,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 (100-5)×25%=23.75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23.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3.75

(注意: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递延所得税科目,执行小企业会计 准则的可不作会计处理,只在年度汇算清缴表上调整即可。)

以后在2020年-2024年各年度中的,我们每年都会涉及税会异的调 整,递延所得税负债也会随着折旧的完成而终结平。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账 务处理如下:

2020年末设备账面价值=100-5-100÷5=75万元;设备计税基础=0;账面 价值>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75×25%=18.75万元。应冲回的递 延所得税负债为23.75-18.75=5万元,2020年-2023年每年末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5

贷:所得税费用 5

2024年: 到2024年末,设备账面账价=计税基础=0,冲回递延所得 税负债余额=23.75-5×4=3.75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75

贷:所得税费用 3.75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如何处理呢?(假设此单位此一项固定 资产,属于生产设备。)

2019年度 本年度会计折旧5万元,而税法上一次性扣除了100万元,需要纳税调减 95万元; 2020年-2023年度 这四年每年会计折旧20万元,而税法上因为年度一次性扣除了,计 税基础为0,需要纳税调增20万元; 2024年 后一年会计折旧15万元,税法上计税基础为0,需纳税调增15万元。

2018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条

三个部分组成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基本准则;二是38项具体准则,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三是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作性规范。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盘盈存货实现的收益应当冲减管理费用对吗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存货发生毁损,处臵收入、可收回的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盘盈存货实现的收益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盘亏存货发生的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冲减管理费用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套路。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存货发生毁损,处臵收入、可收回的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盘盈存货实现的收益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盘亏存货发生的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冲减管理费用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套路。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以财会〔2011〕17号印发,该《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业务、财务报表、附则10章90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予以废止。

参考资料

不对 ,应走营业外收入科目

小企业准则规定 印花税计入什么科目

按照新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

实际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

按照新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具体参考如下:

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 。

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印花税 ;

贷:银行存款。2221 应交税费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5602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旅费、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等)、业务招待费、研究费用、技术转让费、相关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产保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等费用。

印花税等,按《小企业会计准则》都是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费用的定义和分类”相关规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该条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教育费附加等。而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费等应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也是如此。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税金及附加。

根据财会[2016]22号 关于印发《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自此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有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印花税的分录,由原来的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改为: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新会计准则印花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且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

2018年会计准则修订后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小企业准则规定,印花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一般不计提。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新收入准则下预付方的预付款项用什么科目来?

合同负债,新收入准则下变成合同负债,合同资产。但是实际中不同企业运用的准则有区别,有的是一般会计准则,有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

新收入准则下,预收的账款,确认为合同负债科目计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附注内容披露内容披露 报表怎么填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包括: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简要阐述、变更的日期、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变更后所采用的新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例如,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所依据的文件,如对于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发生的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包括:采用追溯调整法时,计算出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需要调整的净损益及其影响金额,以及其他需要调整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包括: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事实;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原因;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原因;开始应用新会计政策的时点和具体应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