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逻辑门d触发器(逻辑门画d触发器)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是什么?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Qn+1=D。

逻辑门d触发器(逻辑门画d触发器)逻辑门d触发器(逻辑门画d触发器)


逻辑门d触发器(逻辑门画d触发器)


D触发器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信息存储器件,是构成多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逻辑单元,也是数字逻辑电路中一种重要的单元电路。

在数字系统和计算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即"0"和"1",在一定的外界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

触发器有集成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的触发器。触发方式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前者在CP(时钟脉冲)=1时即可触发,后者多在CP的前沿(正跳变0→1)触发。

D触发器的次态取决于触发前D端的状态,即次态=D。因此,它具有置0、置1两种功能。

对于边沿D触发器,由于在CP=1期间电路具有维持阻塞作用,所以在CP=1期间,D端的数据状态变化,不会影响触发器的输出状态。

D触发器应用很广,可用做数字信号的寄存,移位寄存,分频和波形发生器等等。

扩展资料

D触发器由4个与非门组成,其中G1和G2构成基本RS触发器。电平触发的主从触发器工作时,必须在正跳沿前加入输入信号。如果在CP高电平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那么就有可能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而边沿触发器允许在CP触发沿来到前一瞬间加入输入信号。

这样,输入端受干扰的时间大大缩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边沿D触发器也称为维持-阻塞边沿D触发器。边沿D触发器可由两个D触发器串联而成,但个D触发器的CP需要用非门反向。

参考资料来源:

用D触发器几门电路设计一个1位十进制计数器

D触发器只能构成二进制数,对应的1位十进制数就是 1001=9(0000=0);

所以需要四个D触发器来构成十进制计数器,如74LS175、375等等就是4D触发器芯片,也可以采用CD4013---双D触发器芯片来构造电路。

他们都有复位端,通过通过逻辑门电路检测 1010出现时(就是这两个位是1时)产生复位信号,复位到 0000。

扩展资料:

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其工作原理一直采用二进制形式,在日常中人们习惯于使用十进制数,在与二进制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时,机内需要将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反复进行转换,造成其资源浪费。因此,研制十进制计算机是必要的。

如果按照计数器中的触发器是否同时翻转分类,可将计数器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如果按照计数过程中数字增减分类,又可将计数器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随时钟信号不断增加的为加法计数器,不断减少的为减法计数器,可增可减的叫做可逆计数器。

另外还有很多种分类不一一列举,但是最常用的是种分类,因为这种分类可以使人一目了然,知道这个计数器到底是什么触发方式,以便于设计者进行电路的设计。此外,也经常按照计数器的计数进制把计数器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等等。

在十进制计算机中对机器数的定义与二进制机器数的定义类似,即将“+”、“-”符号数字化了的数据称为机器数,而把它表示的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区别在于用“0”和“9”表示正号和负号,而后者则是用"0"和"1"表示正号和负号。机器数可用原码、补码和和反码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

D触发器的门级搭建方式。

当无脉冲作用时(C=0),控制电路被封锁,无论D为何值,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当有脉冲作用时(C=1),若D=0,与非门G4输出为1,G3输出为0,触发器状态被置0;若D=1,与非门G4输出为0,G3输出为1,触发器状态被置1.即Q^(n+1)=D

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状态表

D触发器具有置“0”和置“1”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下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设Q=0、[D]=1,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1”,触发器各点的逻辑电平如图20-5-2所示。在执行置“1”作时,C门输出高电平;D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1”和禁止置“0”。为此,将D=0通过①线加到C门的输入端,保证C=1,从而禁止置“0”。同时D=0通过②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1,与CP=1共同保证D=0,从而维持置“1”。

置“0”过程与此类似。设Q=1、[D]=0,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0”。在执行置“0”作时,C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0”和禁止置“1”。为此,将C=0通过④线加到E门的输入端,保证E=1,从而保证C=0,维持置“0”。同时E=1通过③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0,从而使D=1,禁止置“1”。以上过程见图20-5-3。

电路图中的②线或④线都是分别加在置“1”通道或置“0”通道的同一侧,起到维持置“1”或维持置“0”的作用;①线和③线都是加在另一侧通道上,起阻塞置“0”或置“1”作用。所以①线称为置“0”阻塞线,②线是置“1”维持线,③线称为置“1”阻塞线,④线是置“0”维持线。从电路结构上看,加于置“1”通道或置“0”通道同侧的是维持线,加到另一侧的是阻塞线,只要把电路的结构搞清楚,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就不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0-5-3 触发器置“0”状态 图20-5-4 带有异步预置功能的D触发器

根据对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看出,维持阻塞D触发器是在时钟上升沿来到时开始翻转的。我们称使触发器发生翻转的时钟边沿为动作沿。

图20-5-4是带有异步清零和预置端的完整的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电路图。这个触发器的直接置“0”和直接置“1”功能无论是在时钟的低电平期间,还是在时钟的高电平期间都可以正确执行

D触发器具有置“0”和置“1”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下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设Q=0、[D]=1,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1”,触发器各点的逻辑电平如图20-5-2所示。在执行置“1”作时,C门输出高电平;D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1”和禁止置“0”。为此,将D=0通过①线加到C门的输入端,保证C=1,从而禁止置“0”。同时D=0通过②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1,与CP=1共同保证D=0,从而维持置“1”。

置“0”过程与此类似。设Q=1、[D]=0,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0”。在执行置“0”作时,C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0”和禁止置“1”。为此,将C=0通过④线加到E门的输入端,保证E=1,从而保证C=0,维持置“0”。同时E=1通过③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0,从而使D=1,禁止置“1”。以上过程见图20-5-3。

电路图中的②线或④线都是分别加在置“1”通道或置“0”通道的同一侧,起到维持置“1”或维持置“0”的作用;①线和③线都是加在另一侧通道上,起阻塞置“0”或置“1”作用。所以①线称为置“0”阻塞线,②线是置“1”维持线,③线称为置“1”阻塞线,④线是置“0”维持线。从电路结构上看,加于置“1”通道或置“0”通道同侧的是维持...D触发器具有置“0”和置“1”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下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设Q=0、[D]=1,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1”,触发器各点的逻辑电平如图20-5-2所示。在执行置“1”作时,C门输出高电平;D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1”和禁止置“0”。为此,将D=0通过①线加到C门的输入端,保证C=1,从而禁止置“0”。同时D=0通过②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1,与CP=1共同保证D=0,从而维持置“1”。

置“0”过程与此类似。设Q=1、[D]=0,当CP来到后,触发器将置“0”。在执行置“0”作时,C门输出低电平,此时应保证置“0”和禁止置“1”。为此,将C=0通过④线加到E门的输入端,保证E=1,从而保证C=0,维持置“0”。同时E=1通过③线加到F门的输入端,保证F=0,从而使D=1,禁止置“1”。以上过程见图20-5-3。

电路图中的②线或④线都是分别加在置“1”通道或置“0”通道的同一侧,起到维持置“1”或维持置“0”的作用;①线和③线都是加在另一侧通道上,起阻塞置“0”或置“1”作用。所以①线称为置“0”阻塞线,②线是置“1”维持线,③线称为置“1”阻塞线,④线是置“0”维持线。从电路结构上看,加于置“1”通道或置“0”通道同侧的是维持线,加到另一侧的是阻塞线,只要把电路的结构搞清楚,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就不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0-5-3

触发器置“0”状态

图20-5-4

带有异步预置功能的D触发器

根据对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看出,维持阻塞D触发器是在时钟上升沿来到时开始翻转的。我们称使触发器发生翻转的时钟边沿为动作沿。

图20-5-4是带有异步清零和预置端的完整的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电路图。这个触发器的直接置“0”和直接置“1”功能无论是在时钟的低电平期间,还是在时钟的高电平期间都可以正确执行

当无脉冲作用时(C=0),控制电路被封锁,无论D为何值,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当有脉冲作用时(C=1),若D=0,与非门G4输出为1,G3输出为0,触发器状态被置0;若D=1,与非门G4输出为0,G3输出为1,触发器状态被置1.即Q^(n+1)=D

D触发器是什么?

该设计主要思路为时钟分频和逻辑运算。也可以理解为计数器设计和进位提取。

需要建立对D触发器的工作方式和各种逻辑门电路的工作方式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1、观察该系统输入输出波形可以确定该系统为时钟的四分频(2位2进制)

2、使用双D触发器对时钟进行四分频,一个D触发器可以完成2分频,级联即可完成4分频,根据D触发器分频基本电路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

图中数字信号D(3)为时钟信号二分频,数字信号D(5)为D(3)信号的二分频

3、观察输出波形如下图,可以确认对信号D(3)取反后与D(2)、D(5)进行逻辑与(模2加)运算可以提取所需波形。

4、修改电路设计如下图:

可以直接使用74LS74的反相输出端减少反相器的使用。

5、模拟仿真输入和输出如下图:

观察仿真结果可以发现输出信号D(8)高电平持续时间位半个CP,4个CP为一个周期,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仿真使用的D触发器为边沿触发,边沿触发D触发器工作过程如下:

当时钟CP上升沿到达时,D输入端的状态被送到Q输出端。

当时钟CP上升沿完成后,Q输出端保持原有的状态,等待下一个CP上升沿。

部分触发器带有复位端和置位端,根据其有效电平可以对Q端进行清0或者置1的作。

用D触发器实现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画出电路图(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逻辑门)

D触发器构成JK触发器

D=JQ(Q为反)+K(K为反)Q

D触发器构成T触发器

D=TQ(Q为反)+T(T为反)Q

转换方式如下:

D触发器的状态方程是:Q*=D,JK触发器的状态方程是:Q*=JQ'+K'Q。

让两式相等可得:D=JQ'+K'Q,用门电路实现上述函数即可转换成为jk触发器。

扩展资料:

当CP=0,且非门G3和G4阻塞时,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保持不变。同时,由于Q3到Q5和Q4到Q6的反馈信号打开了这两个门,可以接收输入信号D,Q5=D,Q6=Q5non-=D。

当CP从0变到1时触发器翻转。当G3和G4打开时,它们的输入Q3和Q4状态由G5和G6的输出状态决定。Q3=Q5,不=D,Q4=Q6,不=D。根据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Q=Q3不=D。

d触发器原理 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1、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当SD=1且RD=0时(SD的非为0,RD的非为1,即在两个控制端口分别从外部输入的电平值,原因是低电平有效),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0,Q非=1,即触发器置0;当SD=0且RD=1(SD的非为1,RD的非为0)时,Q=1,Q非=0,触发器置1,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我们设它们均已加入了高电平,不影响电路的工作。工作过程如下:

2、CP=0时,与非门G3和G4封锁,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不变。同时,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馈信号将这两个门打开,因此可接收输入信号D,Q5=D,Q6=Q5非=D非。2.当CP由0变1时触发器翻转。这时G3和G4打开,它们的输入Q3和Q4的状态由G5和G6的输出状态决定。Q3=Q5非=D非,Q4=Q6非=D。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Q=Q3非=D。

3、触发器翻转后,在CP=1时输入信号被封锁。这是因为G3和G4打开后,它们的输出Q3和Q4的状态是互补的,即必定有一个是0,若Q3为0,则经G3输出至G5输入的反馈线将G5封锁,即封锁了D通往基本RS 触发器的路径;该反馈线起到了使触发器维持在1状态和阻止触发器变为0状态的作用,故该反馈线称为置1维持线,置0阻塞线。Q4为0时,将G3和G6封锁,D端通往基本RS触发器的路径也被封锁。Q4输出端至G6反馈线起到使触发器维持在0状态的作用,称作置0维持线;Q4输出至G3输入的反馈线起到阻止触发器置1的作用,称为置1阻塞线。因此,该触发器常称为维持-阻塞触发器。总之,该触发器是在CP正跳沿前接受输入信号,正跳沿时触发翻转,正跳沿后输入即被封锁,三步都是在正跳沿后完成,所以有边沿触发器之称。与主从触发器相比,同工艺的边沿触发器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高的工作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