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永乐大典目录_永乐大典目录在哪一卷

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永乐大典》的编纂者是解缙和姚广孝。

永乐大典目录_永乐大典目录在哪一卷永乐大典目录_永乐大典目录在哪一卷


解缙一生业绩当是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早在入朝之初,解缙就向朱元璋提出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的建议。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府代州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明代初期文学家、内阁首辅。

姚广孝在解缙编书失败后担任了《永乐大典》编撰官,这是他在文化历史上的贡献。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先后由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历时五年(1403-1407年)编修完成,是最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明朝家、佛学家,文学家。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两部大型综合类典籍汇编,二者均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与瑰宝。厘清和区分两者之异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明晰其文献价值和对当下的镜鉴意义。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是在哪里编成的

扩展资料《永乐大典》意义

《永乐大典》是解缙、姚广孝等主持《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编纂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朱棣秉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决心,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为宗旨,历时四年终于定稿(1407)。

为了保证《永乐大典》名副其实,收录更多更准确的内容,明成祖允许编纂者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哪部书更好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两部都算是古代的集大成者,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四库全书成书于清朝,它们都是对古典文献的一个整理,这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不过,尽管有很大的共同点,这两部书却始终还是两部书,必然会有一些不同点,那么,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相比之下究竟哪一部书要更好一些呢?

610年前的今天,1408年12月14日,永乐大典正式编纂完成。该书为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类书。采录曲集七、八千种,经、史、子、集、释、道、戏曲、平话、医卜、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无所不录,搜罗甚广,资料颇丰。

《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肇始于明代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历时六年编修完毕,在时间上早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300多年。《永乐大典》全书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约3.7亿字,共辑录收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献近8000种,可谓是古代文明的一次集中荟萃和充分展示。《永乐大典》动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名文人士子参与编写,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阅罢甚为满意并亲自作序,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年间所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明嘉靖年间的抄本,穿越500年的历史征尘,历经多次宫廷变故和外敌劫掠,该书早已大量毁弃、散佚和流失,1900年大部分被八国联军所焚烧,残《文献大成》卷剩册被劫掠瓜分,现分别存藏于国内的图书馆和境外的一些及民间图书管理机构。

《四库全书》共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成为古代的一部官修书,也是古代的一部丛书。成书之后,乾隆命人共手抄了7部,下诏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其中先抄好的四部分别珍藏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和河北承德文津阁,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别珍藏于江苏扬州文汇阁、江苏镇江文宗阁和浙江杭州文澜阁,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乾隆还把贮藏《四库全书》的阁名用渊、源、津、溯加以命名,以凸显该丛书具有的所谓溯其源流的功能属性。

但由于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和性格秉性不同,《四库全书》凡属佛道、戏曲、等概不辑录,对于有碍稳定和封建统治的文字全部删去、概不存留,对于邓御夫所著的煌煌200卷《农历》等科技著述和一些军事著作也都不予采录,甚至对已辑佚出的《兼金合璧》《晋史挥尘》和已签出的《元一统志》等重要方志类书籍也都拒斥废置,所以,《四库全书》辑佚工作对传统文化又构成一种较大破坏,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巨大遗憾。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是有重大影响的古代大型文化工程,客观上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永乐大典多少字

一开始,《永乐大典》在编纂完成之后是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后来在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到,他挑选了书的一部分带到新都城。在正统年间,《永乐大典》则被保存在文楼中。然而,在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发生一场大火。《永乐大典》的依据原稿在这场大火中烟消云散。无偶,在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再次发生火灾,《永乐大典》的正本在这场大火中点被波及。后来,明世宗命人重新抄录《永乐大典》。在隆庆初年完成。后来,王朝不断更迭,战乱不断,《永乐大典》的正本副本不断经历抢夺,焚烧以及,现在已经无法断定踪迹。但也有另一个猜测,《永乐大典》的正本是给嘉靖殉葬了。

《永乐大典》大约3.7亿字。《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写的是什么内容

《永乐大典》主要写的内容: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是最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的百科全书。

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

1、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

3、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

5、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一、《永乐大典》的编修分。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0余册。

《永乐大典》是写的什么?

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元年(1403年)我国明朝的《永乐大典》是当时世界上的百科全书。全书计3亿7千万字,共22877卷,外加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分门别类地收集了上起先秦、下到明初的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之多,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在当时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为古代文化成果的宝库。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加以编入,甚为详备,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以保存流传,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改变了以前类书单纯分类的弊病,吸取了韵书以韵检字的优点,确定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撰方法,按《洪武正韵》的韵母分列单字,按单字分类汇辑与这一单字有关的各项内容,对每一个韵目,都是先注音后释文,并附该字从钟鼎文到行草的各种写法,更便于检索。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147人纂修大型综合性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11月编成,取名《文献大成》,之后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为监修,大约用了3000名儒臣文士参加编校、录写、圈点工作,经过四年的精心纂修,终于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完成,成祖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该书编成后,即藏于南京文渊阁。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皇宫建成,此书才移藏于文楼。明世宗朱厚烽时又命阁臣儒士109人摹写副本一部,经五年到隆庆元年(1567年)完成,藏于皇史崴。明朝灭亡之际,正本被焚。副本传到清乾隆已缺2000)余卷。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215册,加上副本等,共得730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是什么书?

永乐大典共22877卷,还有目录60卷,合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但现在正本找不到了,副本也已经散失,只存800多卷散落于全世界。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历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在书的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演绎一个“门”字,端庄的楷书、狂放的草书、秀美的隶书,尽显汉字的魅力。这册书引用古书66种,插图46幅,它记载了古代不同等级的门,如白虎门、玄武门等,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大典》动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名文人士子参与编写,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阅罢甚为满意并亲自作序,命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下令编写的

《永乐大典》概述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但其书资料尚不广泛,且只把散事聚在一起未做小标题。《大典》则克服了上述缺陷,成为我国古代最值珍贵的百科全书。尽管《永乐大典》已经残缺,但仍有不少可为研究者采择利用的资料,而且许多材料已无法从其它古书中找到。

参考资料来源:

《永乐大典》是明朝的明成祖下令编写的。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永乐大典》更厉害。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修书。

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哪个厉害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肇始于明代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历时六年编修完毕,在时间上早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300多年。

《永乐大典》全书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约3.7亿字,共辑录收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献近8000种,可谓是古代文明的一次集中荟萃和充分展示。

历史价值

《永乐大典》的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

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永乐大典》的撰写规模前后累计3000多人,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

永乐大典现在还存在多少册?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科学文《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常识文学篇。

《永乐大典》原名是?

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2、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坏三百余册。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永乐大典和永乐宫的关系

《永乐大典》为什么失传

两者没有任何关系,跟全国有几百个名字相同的人雷同,纯属名字凑巧相同。

永《永乐大典》把先秦以前一直到明初的所有史料典籍全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旨在限度地集聚前人资料,供时人和后人参阅和借鉴。成书以后,人们对《永乐大典》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褒扬者认为,《永乐大典》所辑各书均保持原书面貌,与《四库全书》相比具有更高的学术研究和史料价值;批评者指责《永乐大典》在具体编排时由于定韵标准不尽一致,客观上给后人查阅和检索带来诸多不便。乐宫是元代建造的,永乐大典是明朝编纂的。

永乐宫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是我国现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宫观,同的白云观、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并称为全真三大祖庭。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耗费3000多人力,历时六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永乐宫壁画。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自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永乐宫和永乐大典没有直接关系,永乐宫壁画也是元代的艺术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