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纳西族披星戴月 纳西族披星戴月的图片

纳西女人的服饰都是披星戴月,胸前打结的和没打结的有什么区别?

纳西女人服饰胸前有没有打结主要是用来区分这个女人是已婚还是未婚的,如果是已婚的女人,那她胸前的盘带就会打结,如果是未婚的,胸前的盘带就不会打结。

纳西族披星戴月 纳西族披星戴月的图片纳西族披星戴月 纳西族披星戴月的图片


纳西女人装扮都不多,无法确定哪些是已婚和未婚的区别,所以已婚的妇女就会在胸前打结。

胸前打结的说明已婚,而没有打结的是未婚,如果小伙子看上人家就可以放心的去追求了。

胸前面的盘带没有打结,表示是未婚的女人。胸前的盘带已经打结的,表示是已经结婚的女人。

纳西女人的服饰都是披星戴月,而胸前打结的是说明她已经结婚了的,还有胸前没打结就是没结婚的。

胸前打结的,就是已经结了婚的叫男性朋友离远点,而没打结的,就是没有结婚的,男性朋友们可以去试试,看能不能娶回家。

胸前打结和没有打结是区分已婚和未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打结就是未婚。

纳西女人胸前的盘带已经打结了,就说明她已经结婚了,胸前没有打结的,就是还没结婚的女生。

区分未婚和已婚的女人,打结的是已婚的纳西女人,没打结的是未婚的纳西女人。

纳西族的婚俗有哪些特点?

居住在美丽的丽江江畔上的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在20岁左右结婚,早婚的现象比较少。

参加婚礼的纳西族的女子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喜爱的服饰,即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

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

在纳西族地区,不可以因为一句随口而出的邀请便贸然参加或者进入别人家的婚宴,同时,也不能因为主人的"谢绝"而错过去主人家吊丧的机会。因为对纳西族的人们来说,灾难和悲哀时刻得到的帮助将是友情可靠的基础,甚至可以消除平时的积怨。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庆时道喜,不知在悲痛时慰问,将被看作是虚假的或一般的朋友。

纳西族的青年男女由于恋爱自由,因此,婚前大多数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和心上人。定亲在纳西语中为"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5岁左右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10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

择定吉日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酒"等礼,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都要到女方家送礼。

接亲队伍到达之后,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按照纳西族传统的"不能见天"的习俗,要在天井里搭起凉棚,棚顶上盖红布或红绸子,棚下铺松毛。还要专门扎制迎亲牌坊和准备结婚用品。这些事都要请族中能干的男性长者主持。

婚礼举行时,屋内屋外张灯结彩,洞房门上悬挂一个用红纸核糊的筛子,上写"麒麟在此",并插三枝用柳枝或桃枝做的箭,以防白虎进门,这也是一种。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一祖父母、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

第二天,新郎由媒人、亲友等陪同,前去女方家接亲,并备一空轿或马匹,在归来时让新娘乘、骑,同时带去酒席两桌和其他部分礼品。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队伍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的大门敞开,接亲者才得以进入,随后受到热情的接待。

一般在午时前后,男方接亲的女伴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使劲挣扎,一副不愿去的样子。经安慰和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轿或骑马上路。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可男方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唱纳西调子,让男方家开门。女方家的人在门外唱道:"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这时,队伍中有人唱答:"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

一番对唱后,大门开了,新娘新郎要双双从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脑门上点几滴酥油或泼点清水,表示新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

新娘进屋后,要送公婆各一双鞋。这时,送亲者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将芏捡出穿上,这种习俗称为换脚鞋。

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时,新娘手握盐巴,新郎手持一个茶水罐。拜毕,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后把钥匙随便在红柜一丢,孩子们顿时争抢起来,因为夜班抢到匙随,谁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傍晚时分,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可以欢聚在一起,跳纳西东巴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端来并喂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以示对新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拜见。长辈们也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

第三天为回门。新郎新娘要带礼物回到女方家一一拜见女方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按习俗,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要当天返回男方家。

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示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和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喜神是指迎亲时的吹鼓手们。

婚礼仪式结束后,拆去凉棚,吹鼓手们讨了工钱,要回家了。临行时,新郎用猪督头、木柴棍做出追打的姿态,谓之"送喜神"。至此,纳西族的婚礼宣告结束。

纳西披星戴月衣的介绍

纳西披星戴月衣,产至:云南丽江。是纳西族的名族服装。纳西族女子上身着长过膝盖的大褂,宽腰大袖,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背披披肓。这种披肩是用羊皮去毛、洗净、硝白,而后缝制而成的,然后在披肩上绣上两条白布带,劳动时就将披肩的布带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紧,看上去犹如七颗闪亮的星星围着一轮明月,人们把这种着装称为“披星戴月”。“披星戴月”衣即美观又防风雨还耐磨损。

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有何含义

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纳西族勤劳辛苦。事实上,纳西族从古至今都很崇拜青蛙,将青蛙奉为仅次于人类的智慧生灵,不准伤害,禁止捕食,违者则视作造孽犯罪。《东巴经》里不黄金大蛙的描述,而且有蛙式羊皮披肩来历的记载,那些圆形图案也有说是代表青蛙的眼睛,因此它也带有一种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因此,纳西族的女子标志性的服饰便是“七星披月”披肩。

在丽江,“披星戴月”是什么意思呀?

“披星戴月”是形容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特点的。在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

在丽江很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