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河蟹养殖项目书 河蟹养殖成本与利润

河蟹池塘“631”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要点有哪些?

1、养殖方法:池塘宜建造在有充足水源且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并在放蟹之前合理的进行清塘消毒与施肥,为蟹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而在投放时则要投放体质健壮、爬行活跃且无伤无病的蟹,并注意养殖密度,食物则可以选择蚌类、畜禽血、苦草、谷类、麸皮等种类。2、注意事项:及时把池塘中的蝌蚪与蛙卵清理干净,并根据气候合理的换水,春季通常可以每星期换水1次,夏季通常可以每3天换水1次,若遇到持续高温的天气,可每天换水。

江苏省金坛市探讨了河蟹养殖池塘多品种合理搭配技术,成功地提出了“631”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即以河蟹为主,科学搭配青虾、鳜、翘嘴红鲌、异育银鲫及鳙、鲢等其他水产品种,实现亩产河蟹60千克,青虾30千克,优质鱼类100千克的养殖模式。

河蟹养殖项目书 河蟹养殖成本与利润河蟹养殖项目书 河蟹养殖成本与利润


河蟹养殖项目书 河蟹养殖成本与利润


追答:

(1)养殖条件

①地点选择:养殖池要求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邻近区域无污染源。并要求交通便利,电力供应有保障。

②池塘改造:养殖的池塘是以滩面为主,池水比较浅。池内要有养蟹沟,滩面要有隐蔽物,面积在20~30亩为宜,池深1.5米左右,坡比1∶3,池底保持有淤泥5厘米。

③排灌设施:蟹池的排灌设施要求完善,灌得进、排得出,池水若不能排干,对后期的河蟹捕捞和晒塘均会带来不便。进、排水口应用筛绢扎紧,并设弧形防逃网加以防护。

④防逃设施:防逃材料要求表面光滑,使河蟹难以攀爬,且坚固耐用,耐老化,来源广,构筑简单,修补方便,通常使用钙塑板或防逃网做成防逃设施。

(2)放养前的准备

①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冻晒1个月,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清整工作结束后,注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或茶粕素2千克(用浓度2.5%的食盐水40千克,浸泡2小时)全池泼洒,翌日耕耙底泥,加水浸泡2~3天,再排空池水,冲水、洗池2次。

②种植水草:在清塘消毒7天后,每亩施生物有机肥50~100千克,培肥水质。采用复合型水草种植方式进行水草种植。全池以伊乐藻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栽插。在伊乐藻中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其他沉水性植物,全池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左右。

③设置暂养区:在池中用网围成圆形或长方形河蟹暂养区,网上贴有防逃膜,面积约占池水面的20%,用于暂养蟹种。

(3)放养模式

合理安排不同生态位的品种,进行科学混养、套养,是实现蟹池生态高效养殖的有效途径。主要要求及做法是:

①放养自育蟹种:合理放养本地自育蟹种,是实现河蟹质量、产量同步上升的前提和保证。蟹种要求体制好、肢体健全、无病害的本地自育长江水系优质蟹种,规格为100~200只/千克,投放量为600只/亩。先放入蟹种暂养区强化培育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5月以后,青虾基本捕捞结束,再全池散放。

②轮养青虾:蟹池在5月前较空闲,主要为水草生长,利用此阶段进行轮养青虾,能较好地提高池塘综合效益。具体做法是:在池塘清整消毒后,(即1~2月),每亩放规格1000~2000尾/千克的虾种10千克。

(4)饲养管理

一是在冬季轮养期间,虾种放养在暂养区外。待水温上升到10℃时,全池施用100~150千克/亩的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青虾提供天然活性饵料。同时,坚持投喂青虾专用颗粒饲料,投饲量以存塘虾体重的5%计算。

二是当蟹种在暂养区内时,为强化培育,每天投喂切碎的新鲜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每亩投喂量为1千克。在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河蟹颗粒饲料。

三是在5月,青虾基本捕捞结束,拆除蟹种暂养区,进行全池散养,由于放养了异育银鲫,为防止异育银鲫与河蟹争食,在投喂河蟹饵料前,先投喂异育银鲫饲料,2小时后再投喂河蟹饲料,以保证河蟹正常摄食,河蟹饵料有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3种,以颗粒饵料为主,按照“前后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配合”的投饵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喂管理。6月中旬,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动、植物性饵料比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5∶35。日投喂量3~4月为蟹体的1%左右,5~7月为5%~8%,8~10月为10%以上。并根据天气、水色、晴天多喂,阴雨天少投。在高温季节,实行两改,即投饵地点由浅水区改为深水区,改投喂高蛋白饲料为低蛋白饲料,以保证河蟹安全度夏,在河蟹性成熟时,由于河蟹活动量加大,下午吃食量减少,改下午投喂为上午投喂,以防河蟹体质减弱。

四是翘嘴红鲌摄食水体中上层小型野杂鱼为主,为补充野杂鱼类不足部分,确保翘嘴红鲌正常生长,应补充投喂翘嘴红鲌膨化饲料,起初以驯食为主,采用鱼糜和膨化饲料定点投喂,少量多次,以后逐渐减少鱼糜用量,直到使用膨化饲料。日投饵量以投喂2小时内吃完为宜,与河蟹颗粒饲料同时投喂。

五是因池塘中放养了异育银鲫,再加上其他小型野杂鱼类产卵繁殖,基本能满足鳜的生长需求,如饵料不足,则需补充异育银鲫或花鲢、白鲢夏花,提供给鳜摄食。

②水质、水位调节:在水质调节方面,要使水质达到“鲜、活、嫩、爽”。具体达到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以上,pH 7.5左右,氨氮0.1毫克/升以下。应坚持5~7天注水1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10~20厘米,特别是在河蟹每次蜕壳期,要勤注水,以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在全池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利用水草,螺蛳等生物的自净功能,实行零排放,注重蟹池增氧机的运用,高温期晴天中午、半夜后至黎明前勤开增氧机,阴雨天全天开机,以保证河蟹及鱼虾正常生长,蟹池不缺氧。

在水位调节方面,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节。3~5月水深掌握在0.5~0.6米,6~8月控制在1.2~1.5米,9~11月稳定在1~1.2米,河蟹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为25~28℃,水温在33℃以上时便停止摄食,处于半昏迷状态,前期气温和水温较低,采取浅水位有利于养殖水体水温的迅速提高,使河蟹、青虾尽快进入正常摄食状态并蜕壳生长。中期高温季节,加深水位有利于降低水温,让河蟹正常摄食和蜕壳,后期稳定在一个适中的水位,有利于保持正常水温,让河蟹有一个稳定的增重育肥、顺利生长的水体环境。

③日常管理:结合投饵察看河蟹蜕壳生长,以及病害、敌害情况,检查水源水质,清洁养殖环境,查看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

④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相结合,积极采取清塘消毒,种植水草,自育蟹种,科学投饵,调节水质等综合技术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注重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每7~10天用光合细菌、EM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改善水质。用生物底质饲料投喂,提高河蟹的免疫力,由于生物菌耗氧,所以泼洒生物菌时应开启增氧机,防止池塘缺氧,提早做好物预防,全年着重抓住“防、控、保”三个阶段,4月底至5月初,用物杀纤毛虫1次,相隔1~2天后,使用溴氯海因或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并用1%中草制成颗粒饵,连续投喂5~7天,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害发生,梅雨结束高温来临之前,捕杀纤毛虫,并进行水体消毒和内服饵,控制高温期病害发生。9月中旬结合水体消毒和内服饵,捕杀纤毛虫,同时,加强投喂,增强河蟹体质和抗病能力,确保河蟹顺利渡过增重育肥期。

(5)销售运输

10~11月以网具张捕为主,灯光诱捕,干塘捕捉为辅,将捕捉上来的河蟹放入带盖网的防逃网箱中暂养。网箱设置的位置应选择在水质清新的大塘中,暂养区用潜水泵抽水循环,加速水的流动,增加溶氧,经过2小时的网箱暂养,吐泥滤后分规格,分雌雄,分袋包装,加贴商标,保温运输至市场销售。

土螃蟹养殖技术和要点

①饵料投喂:由于池塘养殖品种较多,生物载重量较大,因此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饵料投喂是关键。具体要求做到“统筹兼顾、各有侧重”。

河蟹养殖技术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河蟹天然产量的(3)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合理的勤换水,同时还要保持水位稳定,在春季一般可以每星期换水1次,在夏季一般可以每3天换水1次。需注意,若是遇到持续高温的天气,一般可以每天坚持换水。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

河蟹怎么养殖?

(2)黄油蟹:将其蒸熟后再把蟹盖揭开,通常会闻到一股特殊的蟹油香,在蟹盖上有一层蟹膏,其油质甘香嫩滑,有着独特的味道,属于蟹中。

1、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首先要给蟹苗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池子要经洗刷和消毒,用100ppm漂消毒。进水用4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水深为1~1.5米。培育池内可放些芦苇、柳树根、棕榈片等作为蟹苗的栖息和隐蔽的附着物。

2、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每天定量定间多次投喂活饵、鱼粉等饵料。经过15~20天饲养蟹苗可顺利为幼蟹,有的甚至能再为第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二期幼蟹。实践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培育放养密度3万只/立方米时,经9天后有64%的蟹苗可蜕壳成为幼蟹(其中又有11%蜕壳为第二期幼蟹),只有6%的蟹苗仍未。

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有穴居的生活习性,喜底栖爬行,有时还登岸觅食,也喜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体中生活。为此人工养蟹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利河蟹的生活和生长。目前人工养殖主要是采取池塘养蟹和湖泊外荡的围养两式方式,也有尝试用水泥池和稻田养蟹的。

河蟹: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

④合理搭配鲢、鳙鱼和异育银鲫:2~3月,每亩放养花鲢、白鲢鱼种各10尾,亩放规格为15~20尾/千克的异育银鲫鱼种5~7千克。在获得部分产量的同时,异育银鲫还可产卵繁殖,为鳜鱼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鱼。

河蟹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产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提供新鲜和美味的食材,还可以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河蟹养殖的基本概念、养殖场建设、水质管理、饲料管理以及常见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基本概念

(2)在放苗前需要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而且还需要合理的进行施肥,以此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池塘的透明度一般以在40-50cm为宜。

河蟹,学名夏河蟹,是一种优质、高蛋白的水产品,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而闻名。河蟹的养殖一般是在水深不超过1米的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进行的。它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发育迅速,在气温为12℃-28℃之间的环境下生长。 养殖场建设

(一)扣蟹培育

在建设河蟹养殖场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片环境适宜、水源充足的场地。然后,进行场地开垦和水利工程建设,如挖沟渠、堤坝修建等。随后,需要选择鱼缸、蟹笼等设备,并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此外,还需要安装好电器设备、防风险措施等。 水质管理

水质是保障河蟹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为了维持一定的水质标准,需要进行水体管理,保持鱼缸、蟹笼等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此外,还需要进行鱼缸内水体的循环和氧气供应,以保持水体的充氧和新鲜。同时,需要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整,使水质维持在良好状态。 饲料管理

河蟹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浮游生物、藻类等。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提供不同种类和营养成分的饲料。一般建议在螯足长到10毫米左右时开始投放人工饲料,这样可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常见疾病治疗

河蟹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白点病、烂鳃病等。一旦发现病症,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可采用物浸泡、水质调节等方法进行治疗。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对河蟹进行观察,尽量避免物对其生长出现影响。 以上是河蟹养殖的基本概念、养殖场建设、水质管理、饲料管理以及常见疾病治疗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如果你想尝试养殖河蟹,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养殖效益。祝你好运!

螃蟹养殖技术

③套养鳜鱼、翘嘴红鲌:为合理利用蟹池底层小杂鱼类,于5月底至6月初,每亩放5~7厘米经强化培育的鳜鱼种30尾;翘嘴红鲌是以中上层小杂鱼及膨化颗粒饲料等为食,属杂食性,若苗种规格过小,则易被鳜鱼捕食,于4月底至5月初,每亩放10~15厘米大规格翘嘴红鲌种20尾。

河蟹养殖技术

(1)一般宜在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池塘,并在池塘中合理的种植一些水草,例如水葫芦、水浮莲等种类,同时还要做好防逃措施。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1)河蟹: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且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名贵淡水产品。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

河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河蟹和黄油蟹的区别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1、养殖方法

(3)需要挑选体质健壮、爬行活跃且无伤无病的蟹进行放养,而且还需要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

(4)在饲喂时,一般可以投喂螺类、蚌类、畜禽血、水花生、苦草、谷类、麸皮、料糠等食物。

2、注意事项

(1)若是池塘中发现蝌蚪、蛙1、池塘条件卵后需要及时将其清除掉,避免影响蟹的生长情况。

(2)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而且还要根据天气合理的调整投喂量,例如在天气晴朗时,可以适当的多投喂,而在阴雨天需要适当的少喂。

二、河蟹和黄油蟹的区别

1、活动的地方不一样

(1)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中,通常是在淡水中生长的。

2、味道不同

河蟹怎么养才能养得活

河蟹养殖方法是选择好池塘、放养前的准备、科学饲养、精④移殖螺蛳:在清明前后,每亩投放优质活螺蛳200~千克。在7~8月,每亩补放螺蛳150~200千克。心管理、敌病害的防治。

1、选择好池塘: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

2、放养前的准备: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

3、科学饲养: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我们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

4、精心管理:河蟹对水质一、河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一般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2)黄油蟹:因为黄油蟹生长在咸淡水域交界的地区中,因此它的产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5、敌害与病害的防治: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其中以水老鼠危害。河蟹夜间在池坡边活动,特别是刚脱壳的软壳蟹,往往几天行动缓慢,最易受袭击。防治的办法可采用饵毒杀及人工捕捉等。蟹苗和幼蟹阶段,有聚缩虫和单缩虫附生。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