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高一物理论文800字_高一物理论文范文学生

高一物理小论文(1000字左右)

物理小论文

高一物理论文800字_高一物理论文范文学生高一物理论文800字_高一物理论文范文学生


高一物理论文800字_高一物理论文范文学生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比较

实验用温度计与体温计都是液体温度计,那麽,他们有人什麽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呢?下面就来为实验用温度计(不是家庭寒暑表)和体温计做一个比较吧!

实验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相同之处:

(1):原理相同:

两者都是使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

(2)都使用摄氏温度。

实验用温度计与体温计不同之处:

(1) 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一般量程是-20℃~110℃。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因为人的体温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

(2) 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为1℃,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3) 内装物质不同:实验用温度计内装液体一般为煤油(为便于观察,一般染成红色)体温计内装液体一般为水银。

(4) 构造不同

实验用温度计基本构造是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

而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的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的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人体的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5) 用方法不同:

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用手用力向下甩几下,而其他普通温度计使用之前则不能甩。

通过一翻细致入微的观察,我对实验用温度计与体温计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希望在今后的物理课上,能够接触到更多生活中常用但又新鲜有趣的事物。

写生活中的物理小论文3篇 主题:力,热,电,光等 600-800字

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

产生原因:浸入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和向下压力不等大,这两个压力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F浮=F向上-向下(压力法)

大小测量:F浮=G-F(实验称量法)

式中G表示物体的重力,F表示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拉力计的示数.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浮力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液体.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关键是看此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如一圆柱体的底面完全与容器底面黏合,它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作用,故液体没有对它施加浮力.

浮力作用点一般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F浮=G排(原理公式法)或 F浮=m排=液gV排.

该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在气体中p气是液体所浸入液体的密度.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密度和被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浸入物体的密度、形状及浸没深度无关.

我所能提供的资料只有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用

高一物理论文:或“没有摩擦力的世界”500字。急求!

如地球上没有摩擦力,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如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走路了.因为既站不稳,也无法行走.比如在冰上步行,由于冰滑,走不多远就累得满头大汗.如果没有摩擦力的话,道路比冰还滑,那时人们只有伏倒在地上才会觉得好受些.如没有摩擦力,螺钉就不能旋紧,钉在墙上的钉子就会自动松开而落下来.家里的桌子,椅子都要散开来,并且会在地上滑过来,滑过去,根本无法使用.……

推桌子时,在没有推力时,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物体要向右运动,所以物体有一个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物体会受到一个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阻碍它的这种趋势.

又如,传递带把货物往上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则货物要沿斜面下滑,所以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传送带给了货物一个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以阻碍货物向下滑的运动趋势.

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没有摩擦力带来的影响

如果没有摩擦力,那我现在就不能写这篇文章了。手与键盘没有了摩擦力,就没有办法去打字;手与鼠标没有了摩擦力,就没有办法去点击鼠标;手与电脑的开关没有摩擦力,就没有办法打开电脑。如果没有了摩擦力,连电脑都开不了,还怎么去写这篇文章呢?

求一篇高一上的物理作文 800字左右

怎样学好物理

学习物理非常注重过程,一个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

1.认知:利用身边的事物或现象甚至是老师叙述的一些例子来帮助自己去充分认识它,对它产生兴趣。

2.理解: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公式、定理、试验等等。可以用形象思维等等巧妙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例如,什么是真空,可以这样去理解:真空就是真的空了,什么都没有了。

3.运用:一类是来应付考试,另一类则是来解释身边得一些物理现象。

所以,在学习时,首先,不要有惧怕的心理,因为你前一段没学好的经历可能会暗示你什么,这可能会导致你恶性循环。努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其实心理暗示很有用哦!不过,为了给自己增加底气,还是做好预习工作,做到心里有数。

其次,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适当地记些笔记,记一些书本上没有明确阐明的甚至是遗漏的以及自己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课下抽时间多练一练,别以任何理由来推托,从而放弃了练习的时期,只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及时总结。例如,上次考试的卷子发下来了,虽然认真订正过了,但还要想想为什么会错?正确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下次再考到还会错吗?等等。

我想,通过这些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好物理的。

关于“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的论文800字左右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常见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就自行车上的知识来全面介绍一下 一、力学知识 1.摩擦方面 (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 (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2.压强方面 (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 (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 (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 (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 3.轮轴方面 (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 (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 (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 4.杠杆方面 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5.惯性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 (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6.能量转化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 (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 (3)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 7.声学方面 (1)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 8.齿轮传动方面 (1)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 = ωR. 二、热学知识 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三、光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 四、电学方面 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