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元曲四大家属于杂剧创作衰落期

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个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

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元曲四大家属于杂剧创作衰落期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元曲四大家属于杂剧创作衰落期


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元曲四大家属于杂剧创作衰落期


01、元曲四大家

元代四大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故后人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

元曲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纪的《赵氏孤儿》。《元曲》有四部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

02、元曲四大家是谁

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元杂四大家是谁?

元杂剧四大家

怎么没有王时甫

我来答

life无明小鱼

LV.5 2019-04-13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生于公元1219年,于公元1301年,号已斋、已斋叟。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号称元代杂剧奠基人,留有《窦娥冤》、《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著作存世,其中最为的为《窦娥冤》。

关汉卿有散曲小令四十多首,套数十多首,被誉为“曲圣”。关汉卿自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2、马致远,生于公元1年,于公元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有“马神仙”的美誉。

其杂剧留有十五种,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存世。马致远有“曲状元”的美称,留小令104首,套数17套。

3、郑,生于公元1264年,字德辉,平阳襄陵人,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其人在当时十分出名,号称“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所留杂剧十八种,有《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存世,其中最的为《倩女离魂》。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4、白朴,生存年代大约在1226年到1306年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又《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著作存世。

关汉卿 郑 白朴 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马致远、郑、白朴、关汉卿,其中最出名的无疑就是关汉卿。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郑,白朴,马致远。上过初一的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习过的巜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写的,再加上老师对我们的知识扩张,我们也就知道,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哪几位了。

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这4位就是元曲四大家,创造出很多的戏曲,而且还有很多的代表作,因为他们的创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而且还有很深的广泛,所以才会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马致远和白朴,这4个人还是写了很多的作品的,他们的那些作品流传度还是很高的。

元曲四大家都有谁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但你知道“元曲四大家” 都有谁么?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马致远和白朴。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元曲四大家

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3、元代钟嗣成的《录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4、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清人王季烈《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

5、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

6、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