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_原告撤诉的法律后果

上诉后撤诉用交诉讼费吗,由哪一方交

民事诉讼撤诉诉讼费如何交纳撤诉需要递交撤诉状,并且需要经过审查,同意的才能撤诉。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民事案件的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第三十四条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如何进行撤诉撤诉是原告自立案到判决或裁定前的诉讼过程中,主动撤回诉讼请求、申请终止诉讼程序的活动,是原告对其诉讼请求的程序权利的活动。撤诉是指原告在案件审结后审判前,申请撤回或上诉的诉讼行为。可以依法撤回向提起的公诉和抗诉。一经撤诉,诉讼程序随即终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撤诉有自愿申请撤诉和视为撤诉两种,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自立案到宣告判决或裁定前的诉讼过程中,主动撤回,经准许终止诉讼程序的活动。而视为撤诉则是原告或者上诉人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即视为撤诉;并且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申请撤诉是法律赋予原告专有的诉讼权利,但原告申请撤诉,必须经裁定准许,撤诉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因为需要审查原告的申请撤诉是不是真的出于自愿,是否屈服于外在压力,以及撤诉会不会对公共利益或他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以裁定的方式作出,并且不能上诉。申请撤诉的条件是什么申请撤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能批准:

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_原告撤诉的法律后果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_原告撤诉的法律后果


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_原告撤诉的法律后果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人,以及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人。有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处于同原告相同地位,也可申请撤诉,但他的撤诉并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诉讼的正常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

(3)撤诉必须合法。一是有权申请者;二是宣判之前提出;三是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行为,不能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不得有损于、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一、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

1、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后,诉讼费由原告承担。如果立案时预交了全额诉讼费的,则可以退还一半诉讼费给原告;如果立案时就已经减半收取的,则诉讼费不退还。

2、

法律依据:《中华民事诉讼法》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二、撤诉的条件有哪些

撤诉的条件有具体如下: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

3、撤诉必须合法;

4、撤诉必须由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三、撤诉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撤诉后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如下:

1、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的,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撤诉后诉讼费用如何处理

原告申请撤诉,诉讼费由原告负担,已预交的诉讼费退还一半,可以打电话联系员办理退费手续。

见:《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原、被告各承担一半。

原告撤诉要承担哪些费用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因此,撤诉之后,原告还是可以再次的,但是要关注诉讼时效,以免因撤诉导致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了胜诉权。

《中华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撤诉要交诉讼费吗

要“民事诉讼撤诉之后还要交诉讼费。法律上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民事案件的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一、撤诉可以退还诉讼费吗

1、撤诉可以退还一半的诉讼费。

2、相关法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二、财产案件诉讼费标准是多少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撤诉可以退还一半的诉讼费。民事诉讼中,原告或上诉人申请撤诉的,需要承担案件受理费。行政诉讼中,原告申请撤诉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华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三、后怎样撤诉?

公民或者法人有的权力,也有不或者后撤诉的权力。如果公民或者法人已经,已经受理,原告想撤诉,就可以向提交民事撤诉状,也称民事撤诉申请书。

根据法律依据:

当事人如果在诉讼的过程中,提出撤诉的,其所交纳的诉讼费会减半退还。根据《诉讼费交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撤诉要交诉讼费吗

要交。撤诉费用是当事人当时提讼或者提起上诉的案件受理费的一半。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如果裁定准许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后撤诉的话诉讼费可以退,撤诉的诉讼费是减半收取,所以可以退一半。会在作出准予撤诉裁定的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退还给撤诉的当事人。

撤诉需要提交撤诉申请书,需写明撤诉的事实和理由,是否准许由裁定。当事人申请撤诉后,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但在行政案件中,原告因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第五十三条

案件审结后,应当将诉讼费用的详细清单和当事人应当负担的数额书面通知当事人,同时在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中写明当事人各方应当负担的数额。

需要向当事人退还诉讼费用的,应当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退还有关当事人。

后可以撤诉吗承担什么费用

可以。了可以撤诉,撤诉可以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撤诉后,也依旧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一、撤诉的情形

1、原告或上诉人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4、原告应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未交纳,或申请缓、减、免未获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

5、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6、有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无请求的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可以不按撤诉处理。

二、申请撤诉的条件是: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有请求权的第三人及其法定人或经过特别授权的诉讼人;

2、申请撤诉必须是申请人自愿。任何人不得当事人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动员当事人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在时间上,应在受理案件后宣告判决前。申请撤诉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有损于、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作出裁定。申请撤诉是当事人的权利,但是否准许,由审查后以裁定的形式告知当事人。

三、撤诉所需提供的什么材料

1、撤诉,即撤回,原告向提起民事诉讼,是行使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后又撤诉,是原告对权的一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原告自行申请即可。

2、原告后,被告已经应诉的情况下,原告又撤诉,或者撤诉后再,剥夺了被告因应诉取得的诉讼权利,给被告造成了讼累和经济和精神损失,给的司法活动造成重复劳动,因此,原告的撤诉行为虽然是自己权利的行为,但是也侵害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在一些特殊案件中有时会征求被告的意见,如果被告不同意原告撤诉,应当不准予其撤诉。

法律依据:

《中华民事诉讼法》

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裁定。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