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提纲

初二上期生物重点笔记提纲

2.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提纲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提纲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提纲


3.我们学过的动植物类群中,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4.节肢动物包括甲壳动物(eg:虾类、蟹类)、昆虫(eg:蝗虫、蜜蜂)、还有 蜘蛛、蜈蚣等。

5.鱼类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呼吸时,水从口进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 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相比,O2减少,而CO2增多。

鱼鳃的特点:

1颜色鲜红,内含丰富的血管;

2每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为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鱼类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动力为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鱼鳍分五种,分别为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其中,起到平衡作用的有胸鳍、腹鳍、背鳍,决定运动方向的是尾鳍。

7.模拟实验.eg.试验:观察鱼鳍在游泳的作用。

8.腔肠⑵胸部的骨很突出,使于肌肉附着。动物,食物进入消化腔内被消化,有口无。

9.软体动物,一般靠贝壳保护身体,eg.鲍鱼。但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0.海豚、鲸、海豹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1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⑵ 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⑶ 有在陆地上呼吸器官。eg.肺、蝗虫的气管。

⑷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12.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如下:鱼~鳃 蚯蚓~体壁 蝗虫~气管 蝌蚪~鳃 兔~肺 家鸽~肺+气囊 青蛙~肺+皮肤

13.蚯蚓,属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靠能分泌黏液的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不能保持恒温的体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14.环节动物,除蚯蚓外,还有水蛭、沙蚕等。

15.牙齿的图

牙齿的类型与动物的食性有关。

1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eg.兔。

17.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恒温动物。

兔身体结构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的有:

⑴ 体毛~保温。

⑶ 用肺呼吸,有利于获得O2。

⑷ 消化功能强,有门齿、臼齿之分。有发达的盲肠,有利于呼吸有机物。

⑸ 神经系统发达,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1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19.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2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⑴流线型身体,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⑶胸肌发达,能够产生飞行的动力。

⑷前肢化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⑹具双重呼吸。

⑺口内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要及时,有利于飞行。

⑻骨薄中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⑼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质量。

(10)心四腔,血液输送氧气能力强。

21.鸟类气囊的图。

22.鸟类飞翔扇动的翼的动力来自胸肌。

23.鸟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

⑵ 体表有羽毛。

⑶ 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24.昆虫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是种类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2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有翅和足,均着生在胸部。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作用:⑴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⑵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6.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7.两栖动物,eg.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使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三章

1.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肌肉和关节。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运动。

2.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关节的结构图(见P书)。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先天,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

8.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9.行为的特征:⑴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⑵成员之间由明确的分工。⑶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eg.蜜蜂、蚂蚁、羊、鸡等。

16、 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带来怎样的结果?0.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11.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2.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里一个动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 维持生态平衡。

⑵ 促进生态的物质平衡。

⑶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3.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质,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理想的是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某些物质。

优点:⑴节省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⑵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4、仿生——模拟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eg.人脑和智能机器人。eg.蛙泳(不是)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⑵ 心四腔,血循两种途径,输送O2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分解。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要

四.传染病与免疫

一.和发育

1.花的主要结构及果实、种子的形成

2.受精的概念

3.嫁接成活的关键

4. 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4个环节)

5.有性与无性的概念

6.家蚕的发育、昆虫的完全与不完全

7.两栖动物(如青蛙)的发育特征

8.鸡卵的结构(识图)

9.影响鸡卵孵化的因素

10.鸟类过程中的行为

二.遗传变异

1.何谓遗传、变异

2.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米勒的贡献

3.性状与相对性状

4.概念(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5.性状遗传过程中,连接亲子间的桥梁

6.显性、隐性、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7.转基因技术的作用

8.人类染色体图谱(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9.人类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P31图)

10.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婚配的理论依据

11.人类的性别决定

12.对分离规律的简单理解与应用

13.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1.地球的年龄

2.米勒实验及其证明的问题

3.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4.生物进化的证据

5.生物进化的趋势及主要历程

6.生物进化的原因

对达尔文学说的理解、应用学说对长茎鹿进化的解释、变异的不定向性、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定向性、保护色、针对保护色形成原因的研究、

1.何谓传染病(概念、甄别)

2.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相应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3.如何预防传染病

4.

5.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概念应用

6.人体免疫的功能

7.何谓人体的三道防线?各具有何功能?

8.何谓抗原、抗体?他们之间的关系

五.用和急救

1.急救电话

2.处方与非处方

六.健康

1.健康的定义

2.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七.实验

酒精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八年上生物复习提纲

三.进化

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概要(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章节复习要点主要题点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 水中生活的动物(1)代表动物——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呼吸器官(2)其他水生动物常见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常见脊椎动物:海豚、鲸、海豹、龟、鳖。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2. 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具有支持躯体及运动的器官;具有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2)典型的陆地动物蚯蚓:生活环境、刚毛、体节、环带、呼吸、体温兔:心四腔、肺发达、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犬齿)、恒温动物、大脑发达。3. 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型、翼、胸肌、薄而轻的骨骼、消化、循环、呼吸(2)昆虫(蝗虫)身体结构:身体分节且分部、外骨骼4.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发育。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万种,这些动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2.鱼在游泳时,靠 产生前进的动力,靠 保持平衡,靠 保持前进的方向。3.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就叫 。4.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那是鱼在 。当水流经过鳃时,鳃丝里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了 ,血液变成 血。5.有口无的水生动物是 ,身体柔软、体表有贝壳的是 。6.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的资源,这就叫 。7.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它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要 。8.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 构成的,与 、 同属于 。9.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保持蚯蚓体壁湿润,原因是 。10.兔属于 动物,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的特征。11.兔的体毛光滑柔软,有 作用,用 呼吸,心分成 腔,输送 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 ,体温恒定,属于 。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属于 。12.家鸽的体型呈 形,前肢变成 ,体表被覆 ,胸骨上覆着发达的 ,有 辅助呼吸。体温 。13.种类多的一类动物是 ,其身体分为 、 、 三个部分。胸部有 对足, 对翅,体表有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 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2. 先天和学习行为(1)先天概念: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意义:满足个体的基本生存能力。局限性:不能适应环境。(2)学习行为概念:以遗传因素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3. 行为(1)特征:形成一定组织,各成员明确分工,形成等级。(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探究:蚂蚁的通讯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是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骨骼是由 和 共同组成的。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3.据图回答: (1)图中1表示 ,2表示 。(2)如图二中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3)手自然下垂时,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4. 写出图中各部分所示结构的名称1 2 3 4 5 其中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 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是 。5.先天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动物越高等, 能力越强。6.动物的 、 和 等都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7.具有行为的动物,往往会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还形成了 。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食物链中消费者,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O2+H2O(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动物与生物反应器(3)动物与仿生1.50-60年代,因大量剿灭麻雀导致农作物虫害巨增,说明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存在 和 的关系。2.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的某些物质,这种动物就叫 。它的优点是: 。3.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观察菌落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菌落: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体。(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2. 细菌(1)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的发现巴斯德的实验(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结构:单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分裂休眠体:芽孢,抵抗不良环境。3. 真菌(1)真菌种类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霉菌:青霉、曲霉(由菌丝组成)大型真菌:蘑菇、香菇、木耳(2)繁殖:孢子繁殖1.细菌的菌落较 ,表面或 ,或 。真菌的菌落较 ,常呈 状、 状或 状。2.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3.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还有 。4.早在显微镜下看到微小生物的人是 ,他看到的这些小生物呈 状、 状、 状。5.法国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他还发现了 和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后人称他为 。6.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与植物、动物细胞的显著别在于 。在生物圈中,它属于 。它的方式是 。7.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 构成的,霉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的别是 。方式是 。8.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手上是否有细菌。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消毒)、无菌棉签、不干胶标签、放大镜。问题:手上是否有细菌。设: 。步骤: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应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预防、环境保护。1.作为 ,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 起重要作用。2.细菌和真菌中一些营 生活的种类,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4. 和豆科植物的关系为共生。5.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真菌是 ,能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真菌是 。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细菌是 。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章节复习要点主要题点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植物的分类无种子: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种子:

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依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着)(2)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种到界)(1)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2)不同分类等级中的生物的相似程度不同。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 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 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和 。2.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3.动物的分类要比较 、 和 。4.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5.分类等级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 。6.马属于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7.瑞典植物学家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依次由 、 和 组成。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相应法律1.我国是生物种类丰富的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 。我国子植物为丰富,被称为 。脊椎动物中的 、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2.每个物种都是一个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4.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有 和 。5.被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市室是 。6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 。

哪个版本

求: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山东出版社) 生物复习提纲(济南出版社)

⑸体内有气囊,可以减轻身体比重,并且辅助呼吸。

八上

⑴ 前肢变为翼。

一单元

1、 如何孝敬父母?

① 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想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2、 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① 我们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②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误解。③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异。

3、 如何与父母沟通?

① 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②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③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主动交流、主动道歉、创造机会。

4、 中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 要了解和掌握有关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②反对,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5、 青少年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落实爱国行动?

① 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单元

1、 交往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什么说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① 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②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③在交往中与朋友互相帮助可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感受幸福。

2、 扩大交往范围的正确方式?

① 参加公益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②互联网。

3、 我们在交往中讲文明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①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4、 交往礼仪的三原则?

① 平等待人是礼仪的条原则。②尊重他人是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③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5、 交往讲究哪些技巧?

① 倾听要耐心虚心用心会心。②表达说话时要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讲究与人对话,不要只顾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和角度,要有感情的投入。③赞美要讲究分寸,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际间的理解和温馨,要有针对性,需自然真诚。

三单元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版)总复习知识点

作者:亳州市黉学中学田俊军

单元勇敢做自己

单元重点:树立作为一名公民的平等意识和相互尊重的意识;人生难免有挫折;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加强自我锻炼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则;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学会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单元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平等待人,进而尊重他人,尊重,尊重自然;挫折是一把“双刃剑”;辨证地分析挫折的作用;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战胜困难和挫折;磨砺意志,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适当地调整和改变目标;如何悦纳自我;感受青春的美好,体验有价值的青春,珍惜青春年华;落实行动,从点滴做起,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怎样珍惜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课别把尊严丢了

1、 如何正确认识尊严?

2、 珍爱尊严与丢失尊严有什么不同?

3、 如何经受的考验?

4、 怎样认识和对待别人的?

5、 尊重别人与尊重自己的关系?

6、 盲目崇拜的危害性有哪些?

7、 盲目崇拜的表现有哪些?

8、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课生命的滋味

1、 挫折的含义是什么?

2、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生命之钙的成份是什么?

4、 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

5、 挫折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7、 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8、 怎样认识和对待青少年轻生的现象?

9、 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生命对他人和的价值?

第三课你就是一道风景

1、 如果你是心理医生,你该如何开导那些在意自己缺陷的人?

2、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3、 霍华德的智能划分理论的8个类别是?

4、 潜能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5、 为什么要开发自己的潜能?

6、 怎样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人际通行证

单元重点:平等竞争,合作共享;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诚信守则,诚信的智慧。

单元难点: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第四课生命共舟

1、 在学校里同学们的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哪四种基本能力?

3、 合作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合作的好处有哪些?

5、 竞争与合作是否矛盾?为什么?

6、 合作宝典有哪些?

第五课当冲突发生

1、 冲突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 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3、 生活中化解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4、 校园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5、 校园给受害者带来哪些伤害?

6、 面对校园,你有哪些对策?

第六课人之根本

1、 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2、 诚信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3、 怎样赢得别人的信任?

4、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的现象有哪些?

5、 为什么说诚信是发展之基?

6、 如何理解诚实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说出真相?

第三单元感受祖国心跳

单元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各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富裕是的根本原则,是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也是改革的追求。

单元难点:我国是,共同富裕是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

1、 农村与城市给你留下深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2、 城乡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异?

4、 城乡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5、 城乡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6、 城乡距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7、 如何理解统筹城乡发展?

8、 促进城乡发展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八课黄土的厚重

1、 如何理解黄土的厚重?

2、 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3、 西部有哪些风景名胜?

4、 西部厚重的历史文化包括哪些?

5、 西部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6、 东西部之间的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 东西部距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8、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立及意义?

9、 要进行西部大开发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第九课手足情深

1、 蒙古族的分布地区、生活方式、民间文艺、服饰文化分别是什么?

2、 藏族的分布地区、饮食、娱乐、宗教信仰、及服饰文化分别是什么?

3、 傣族的分布地区、习俗、艺术方面、服饰、建筑分别是什么?

4、 如何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5、 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各族共同创造了科技文化成果?

6、 各族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7、 各族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进行相处?

8、 为援助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1、 如何孝敬父母?2、 影响与3、 如何与父母沟通?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