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高密度流动活水鳜鱼养殖 流水高密度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长到多少斤?鳜鱼的养殖方法

鳜鱼苗怎么养 鱼苗培育阶段为出膜后3-20天左右,养成3厘米的夏花,这一阶段在苗种场完成。但刚开食的鳜鱼苗本身很小,口裂也比较小,因而开口饵料鱼苗的大小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鳜鱼苗的摄食和成活率。这个阶段是商品鳜鱼养殖的关键。一般普遍采用土池培育和网箱培育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注意下列问题:

二、鳜一定要选择鱼苗的品种,一定要投喂鱼苗。并且要防止气泡病的发生,要及时的清洁污水。鱼的养殖方法

高密度流动活水鳜鱼养殖 流水高密度鳜鱼养殖技术高密度流动活水鳜鱼养殖 流水高密度鳜鱼养殖技术


高密度流动活水鳜鱼养殖 流水高密度鳜鱼养殖技术


2、水质

鳜鱼苗阶段的环境很重要,需要注意什么呢?

鳜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鱼类,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水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应分批投喂饲料鱼,包括产卵鱼、鲢鱼、鳙鱼、鳞鱼等,总放养量为200 000~300 000条/亩。鳜鱼入池时,这些饵料鱼的规格在1.5厘米左右,正好提供合适的饵料。支持饵料鱼的养殖。选择就近的饵料鱼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面积是主池塘的3~4倍。饵料鱼的饲养密度要高,每亩一次性饲养5万至6万尾。饵料鱼的大小应采用分阶段逐步降低密度的方法控制,以保证其适口性。库等水草茂盛较洁净的水体中,现人工养殖也比较多见。鳜鱼养殖技术及饲料是怎样的?

要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在鱼苗培养过程中,因注意不易排污的缺点,防止内沉淀淤泥和腐殖质 ,同时要持续保持充足的溶氧 ,在培养时要连续不断的加入新的水,要依照食量标准,适时适口,适量的投喂鱼饵,水质也要清晰,放养在一级网箱的鱼苗度为每箱放养的七八毫米,网箱培养鱼的关键是保持清洁水质和足量的饲养鱼.

鳜鱼怎么养?鳜鱼养殖技术

在养殖鳕鱼的时候,要定期检查养殖水质,避免细菌感染,定期更换池塘里的水,保持水质干净,选择饲料的时候,选择营养成分比较高的饲料,以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

鳜鱼的味道鲜美鱼刺少,而且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鱼,这也导致一些人愿意去养殖。那么,鳜鱼怎么养?鳜鱼养殖技术有哪些要点?

鳜鱼怎么养

鳜鱼俗称桂鱼、桂花鱼等,为鲈形目中淡水底栖凶猛鱼类,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我国主要的三个鳜鱼品种是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其中以翘嘴鳜养殖最多。广东是鳜鱼苗种的主产区,每年自3、4月份起就有全国最早一批鳜鱼苗孵化,同时广东地区的成鳜常年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2015年广东省内的鳜鱼养殖有所增加,但全国投苗总量与去年相当。

鳌花鱼又叫桂鱼、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鳌花鱼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即使在过去一般也很难消费得起。平时鳌花鱼独居生活,这也是几乎所有食肉鱼的共性。鳌花鱼对水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鳌花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秋冬水温低的季节,则潜身于深水处越冬,等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靠近岸水草丛中寻觅食物。鳌花鱼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活动较少。鳌花鱼吃食时十分仔细,吞下鱼、虾以后,会吐出鱼刺和虾壳,只把肉留在腹中。这种独特的特点,在其他食肉鱼类中是不多见的。

1、养殖地点的选择

鳜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鳜在没有驯化的情况下,只吃活的饵料鱼。这些条件要求养殖鳜,选择的池塘条件要注排水方便,水深1.5~2.5m,池底淤泥小于10㎝,有增氧设施,池塘面积不宜过大,1000~3000㎡较为合适。为了保证随时有活的饵料鱼供应,养殖池塘位于天然野杂鱼丰富的区域,如靠近河道、水库、湖泊等。如自己培育饵料鱼喂养鳜,采用饵料鱼池塘与鳜养殖池塘面积比为4:1的比例确定养殖规模。当然,交通是否便利也是选择养殖地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鳜养殖过程中饵料鱼的运输量比较大。

2、苗种的种质

通过养殖鳜鱼获得的经验,鳜鱼的苗种质量参不齐。现在,由于渔业行政部门对苗种管理的滞后和鳜繁殖所用亲鱼的退化,总体鳜的苗种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当从外地选购鳜鱼苗种时,要考察鳜鱼繁育场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尽量从自繁自育,所用亲鱼为天然水域捕捞的育种单位购苗种。做到购入的苗种种质纯正、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可以选用早期饵料鱼、中期饵料鱼、后期饵料鱼、也可以选择一些鱼苗,也可以选择泥鳅,这些都是可以当做饲料的。3、成鱼养殖模式

野生鳜鱼的异

野生桂鱼的鱼骨头比较多,养殖的比较少,野生的比较鲜,但是寄生的东西比较多,养殖的没有野生的鲜,但食用比较安全。

鳜鱼的养殖技术,你知道哪些?

应该注意水质情况,避免水污染,注意它们环境的温度,保证氧气的充入,要对水池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传播, 这些都鳜鱼养殖技术会影响鳜鱼苗的繁殖和正常生长。

鳜鱼的养殖技术有很多种,主要有池塘修建、鱼苗选择、放养密度、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只有做好各方面的技术管理,才能达到更高效。

水面选择。只要是适合网箱养鲢鱼、鳙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鳜鱼,比如说河道、水库。鳜鱼种进箱时间及放养规格。鱼种进箱时间则要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可以在6月底7月初进箱,鱼种规格为8-10cm。

鳜鱼养殖技术及饲料

3、鳜鱼为什么不好养。

养殖技术:修建好养殖池后进行消毒处理,等到半个月之后注入新水,撒入适量有机肥。选择干净、健康的鱼苗投放,密度空在一亩1500-1800尾左右。喂食做到定点定时,吃不完的及时捞出以免污染水质。饲料:小鱼、小虾、浮游生物、膨化颗养鳜鱼的时候要有充足的水源,远离危害的场所,比如说工厂,避免有害物质流到鱼塘里,还有鱼塘的排水灌水要方便,这样才能给鳜鱼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生长环境,鱼塘里面不要有淤泥。粒饲料、粉料加工成的软颗粒饲料。

你对鳜鱼的养殖技术有多少了解呢?

3、饵料

鳜鱼属于要使其晚些产卵的,必须加深水位至2米左右,延缓性腺发育,这样可延期至4月下旬产卵,拉长鲫鱼的繁殖期。采卵前,必须注意天气状况,选择晴好天气、气温较高时采集受精卵。鲫鱼产卵后,可将三天内产的卵放入同一池中孵化,放养的数量应与鳜鱼苗种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如将来要在该池塘培育鳜鱼鱼种,可适当多放鲫鱼受精卵,每亩500万粒左右;如单纯作为饵料鱼培育的,每亩可放100-200万粒,放养太稀或太密都不利于饵料鱼培育。淡水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清洁的静水或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尤其是水草茂盛的湖泊中,适宜于在池塘中养殖。 养殖场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成鳜养殖的池塘面积以6-8亩为宜。池塘太大,不易管理;池塘太小,水质容易恶化,时会引起缺氧,且常导致鳜鱼患病。水深应保持在1.5-1.8米。

我不太了解,因为这种鱼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可以上网去查到一些养殖技术。

养殖活鳜鱼饲料很讲究,养殖活鳜鱼一般用哪些饲料喂养?

(3)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定时检查鳜鱼种的摄食、生长和饵料鱼的消长情况,随 时补充饵料鱼的数量和调整其规格。

要选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饮料,例如粉料以及缓沉型膨化料,两者饮料都要经过合理的加工再进行投喂。

鳜鱼一般能长到1.5kg-2kg。品种不同的鳜鱼体重就不同,其中翘嘴鳜,一般能长到2kg-2.5kg,的可达50kg。鳜鱼的养殖方法:1、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有专业人员管理,分早、中、晚进行巡塘。2、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人工饲养时,要有良好的水质。3、鳜鱼的饵料鱼要选择长条形或者纺锤形的鱼类,比如鲮、鲢、鲤、鲫等鱼类。

可以用玉米,豆粕,小虾,小蟹和营养液来喂养。并且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鳜鱼能养吗(鳜鱼能养殖吗)

专池培育

1、鳜鱼能养吗。

2、鳜鱼可以养吗。

4、鳜鱼当观赏鱼好养吗。

1.鳜鱼可以人工养殖,不过跟其它淡水鱼相比,养殖鳜鱼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2.这是因为鳜鱼的养殖难度比较高,它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3.比如它们对水质的要求高,而养殖它们的时候水质非常容易。

5.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高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5亩,水深1.5~2米,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 。,因为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应该如何提高套养鳜鱼的成活率呢?

将鱼巢相对集中地置于水流通畅处,其上用塑料薄膜等材料遮盖,防止雨水浇淋和阳光直射,提高孵化率,每天用溶液泼洒鱼巢,局部呈3-5 ppm,至鱼苗破膜前两天终止。用作饵料鱼培育的池塘,要注意水质的调节,前期不能过肥,在鱼苗长至1厘米之前,不能使大型枝角类成为优势种鳜鱼苗开口以前,由于卵黄囊的营养已基本消耗完,体质较弱,只有在短时间内摄食到饵料鱼苗,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鳜鱼苗怎么养,看看鳜鱼苗都吃什么饲料。群,如有发生,必须及时用晶体杀灭,不然出苗率会不高。鱼苗规格达1厘米之后,可适当增加施肥投饵,使饵料鱼规格和鳜鱼规格相适应。

鸳鸯鱼为鱼类,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水体的河流、湖泊和水库中,特别是在水草丰富的浅水湖泊中,一般白天潜伏在水底,晚上四处活动觅食,有筑巢或栖息的习惯,不喜欢生活,适宜的水温为15-32℃,在温度低于7℃时不太活动和觅食。食性: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刚孵化出来的鳜鱼苗能捕食其他鱼类,体长0.7厘米的鳜鱼能捕食其他鱼类,体长0.35厘米的鳜鱼能捕食体长15厘米的鲫鱼,食量很大,通常饲料摄入量能达到体重的10-15%。

生长。鳜鱼在江河中生长缓慢,在长江流域,据测定,龄平均体长17.5厘米体重119克,第二龄23.6厘米300克,第三龄32.8厘米812克,第四龄42.5厘米1526克。繁殖。桂花在每年5月中旬至8月期间进行繁殖和产卵。6月是旺季,适宜的水温为22-30℃。所产为漂流卵,可附着在水草上。鳜鱼养殖池塘技术条件:池塘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每口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为1.5~2.5米,底质为沙壤土,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设备,池塘内还应挖宽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捕捉鳜鱼。池塘消毒:冬季排干池水,修整加固池脊,清除杂草和暴露在池底后的过多淤泥。

种畜在清塘前20天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约为100公斤/亩,待浆液击碎后全部泼入池中,第二天用翻耙沉淀,让生石灰与沉淀物充分混合,这样不仅可以杀灭地海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还可以使沉淀物中的休眠卵与泥质浮游生物发芽,有利于鳜鱼的生长,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饵料鱼培育初期 饵料鱼培育:池塘消毒后,饵料鱼放养前7~10天,每亩施用300公斤发酵好的畜禽粪便,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