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五言(唐诗三百首300首大全)

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 #能力训练# 导语】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下面是 无 分享的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欢迎阅读参考!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五言(唐诗三百首300首大全)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五言(唐诗三百首300首大全)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五言(唐诗三百首300首大全)


1.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 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2.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汉江临眺

王维〔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鉴赏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3.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连。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 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4.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蓬”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颈联是说,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是说,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义,可谓别具匠心。

《送友人》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寓情于景。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5.唐诗三百首经典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古诗三百首五言绝句诗有哪些?

古诗三百首五言绝句诗有:

1、《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2、《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身背着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4、《春怨》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

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5、《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上,日暮时分,新的愁绪又涌上了客子的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那清澈,月亮和人相亲相近。

《唐诗三百首》里面的五言绝句有哪些?

相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译文:鲜红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2、《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我散着步,秋日天气,寒凉起霜。我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睡吧?

3、《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上,日暮时分,新的愁绪又涌上了客子的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那清澈,月亮和人相亲相近。

4、《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着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5、《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美人卷起珠帘,坐在深闺中,皱着眉头。只见她脸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1、《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3、《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5、《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唐诗三百首要五言绝句的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祖咏: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刘长卿: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权德舆: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李端:听筝

鸣筝金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李频: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回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返回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返回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返回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

鸣筝金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返回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返回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返回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返回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返回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返回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返回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返回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返回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4、《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5、《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回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返回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返回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返回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

鸣筝金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返回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返回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返回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返回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返回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返回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返回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返回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返回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4、《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5、《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绝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系列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300首》中的五言绝句都有哪些?

⒈《鹿柴》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⒉《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⒊《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⒋《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⒌《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