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肝脏部位示意图 肝脏位置图图解人体肝脏什么位置

人置示意图器官有哪些?

人的五脏六腑位置图如下:

肝脏部位示意图 肝脏位置图图解人体肝脏什么位置肝脏部位示意图 肝脏位置图图解人体肝脏什么位置


肝脏部位示意图 肝脏位置图图解人体肝脏什么位置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

1、心脏

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2、肝脏

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五脏的生理特点: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的生理特点,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肝胆在什么位置图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具体图示见下:

扩展资料:

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胆的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50毫升,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胆囊管长约2~4厘米,直径约0.3厘米,其内有螺旋式粘膜皱襞,有调节胆汁出入作用。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手术时常易损伤此处。

参考链接:

在右上腹,肋骨以下那一块。几乎就是紧挨着肋骨的地方,用手沿着肋骨按住右上腹,那就是肝脏的位置了。

牛重要内脏在体表的定位点是怎样确定的?

牛内脏器位置见下图,它们在体表的相对位置如下:

牛的内脏位置(左侧,胃已切开)

1.食管 2.网胃沟 3.瘤胃前庭 4.瘤胃背囊 5.后背盲囊 6.后腹盲囊 7.瘤胃腹囊 8.瘤胃房 9.网胃 10.皱胃

牛的内脏位置(右侧)

1.结肠 2.十二指肠 3.右肾 4.第13肋骨 5.膈 6.食管 7.网胃 8.肝镰状韧带及肝圆韧带 9.小网膜 10.胆囊 11.皱胃 12.大网膜 13.空肠 14.盲肠 15.肝

(1)肺:在肩胛骨后角略下到髋关节的联线为背缘,第11肋骨与髋关节水平线的交叉点,第8肋骨与肩关节水平线的交叉点,再向前下方延伸为肺的后缘。

(2)心脏:略偏左,在第3~4肋骨之间与左胸壁接触。右侧仅在第4肋骨下端一角区与右胸壁接触。

(3)瘤胃: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左侧。

(4)脾脏:位置较深,体表不能查到,其脾底正对左侧第10(11)~12(13)肋骨上端,脾尖向下向前达第7~8肋骨下端。

(5)网胃:右侧第6~8肋骨的下1/3到剑状软骨。

(6)瓣胃:右季肋部,正对右侧第7~10肋骨的下半部,约在肩关节水平线上下。

(7)皱胃:腹腔的剑状软骨部与腹底壁前部的右侧相贴,在右肋弓上下,约相当于第6(7)~11肋骨。

(8)肝脏:体表不易查到。位于右季肋部,以肋骨(第13肋骨)上部及后方,向前向下到8肋间下部,下缘达膈在第10肋骨上的附着线。胆囊约正对右侧第10肋间的下部。

(9)大小肠:位于腹腔右侧。结肠占据右腹壁的上半,空肠占据下半,盲肠从第9腰椎延伸到骨盆入口处。

(10)右肾:肋骨上端到第2~3腰椎横突的下方。

(11)左肾:位于瘤胃的右方,约第2(3)~5腰椎处。

(12)膀胱:骨盆腔内。

五脏六腑位置示意图

人体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糟粕的功能。

知道了人体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那么五脏六腑都有哪些具体功能呢?

五脏六腑的功能

1、心脏

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2、肝脏

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3、脾脏

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4、肺脏

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5、肾脏

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6、胆

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定。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失眠。

7、胃

胃能将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养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8、小肠

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需要的器官。消化不良、下痢、便秘都是小肠方面的疾病。

9、大肠

大肠承受各器官吸收后的残渣、然后排出体外。便秘、下痢是大肠方面的疾病。大肠发炎会使红肿,甚至造成痔疮,导致出血。

10、膀胱

膀胱将体内的水分集中在一起,然后送到各需要的部位,再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膀胱炎的症状是浮肿、排尿次数频繁。

11、三焦

三焦能促进气、血及津液的循环,使各器官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因此三焦患病,会连带影响各器官的 健康 。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大家都知道人体有五脏六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五脏六腑包括哪些内脏,以及它们具体在那个位置。下面我们根据人体分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来看,下面看看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1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糟粕的功能。

看分布图人体的内脏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脏、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人体五脏的功能

1、心脏

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能支配血,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如果患有心病,就容易失眠,健忘。

2、肝脏

如果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肝脏衰弱,就非常容易患病,身体衰弱等,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像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3、脾脏

人体的淋巴器官,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然后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影响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脾的功能衰退,还会有血虚和容易出血的情况。

4、肺脏

肺是呼吸器官,主一身之气,给人体供给所需的氧气,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如果肺部有异常,会导致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皮肤也会渐渐干枯。

5、肾脏

主要功能藏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像人体的老化就是肾虚的表现,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如果有浮肿、排尿次数异常等都是和肾有关。

人体五脏六腑相表里一览表

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

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2

人体血管有多长

若把一个成年人身体里所有的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连接在一起,约有15万公里长,这个长度可绕地球两周半左右。

人体血管分类

1、动脉血管: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从心室发出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移行于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动脉管壁弹性纤维较多,有较大的弹性,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特别是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较发达,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或舒张,以改变管腔和大小,影响局部血流阻力。

2、静脉血管: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流回心脏的血,或是从心脏迸射到肺的血叫静脉血。静脉的管壁薄,弹性较,有静脉瓣,血液流速慢,易发生曲张(尤其是下肢),因为血液在毛细血管和机体的组织交换过营养物质,所以静脉血呈暗红色。

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又称微血管,是指心血管系统的微细血管,它们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微血管指通连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细小血管,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分支通连成网,故也称终末血管床。按血管分支的顺序,微血管主要包括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有些还有直接通连微动脉和微静脉的两种短路: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

人体血管作用

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各种生物拥有的血管型态各不相同。开放式循环生物,如昆虫,只有动脉。血液自动脉流出直接接触身体组织,再由心脏上的开孔回收血液。闭锁式循环生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虫类、鱼类,则由动脉连接毛细血管再接至静脉,回归心脏。

人体血管是怎么形成的

1、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单一基因编码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能直接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增殖及分裂,并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它是针对内皮细胞特异性,促血管生长作用强的有丝分裂原。

VEGF与内皮细胞上的两种受体KDR和Flt-1高亲和力结合后,直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迁移和形成管腔样结构;同时还可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引起血浆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外渗,并通过诱导间质产生而促进体内新生血管生成。

VEGF在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起着中枢性的调控作用,是关键的血管形成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TNF-α是一类具有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

可诱导异位内膜炎性细胞因子MCP-1,IL-6和IL-8等的释放,促进异位内膜及基质细胞增殖及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组织粘连,从而形成异位病灶。

2、粘附因子

血管生成过程中需要血管内皮细胞(EC)与细胞外基质间、EC与EC间及EC与其他周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粘附因子完成的,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通过降解基底膜糖蛋白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启动了内皮细胞的激活和迁移,

整合素家族通过和不同配基结合,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有助于新生血管的成熟和稳定,细胞黏附因子(ICAM-1)可产生免疫抑制和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杀细胞毒性,有助于异位组织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的杀伤,促进异位组织侵入后的血管生成。

3、其他

血管生成机制复杂,参与并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也众多,EMT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分泌的TNF-α和IL-8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乙酰肝素酶,血管生成素(angs),骨生成素(OPN),环氧化酶(COX-2),缺氧诱导因子-1,层粘连蛋白(LN),胎盘生长因子(PLGF),Survivin,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均参与了EMT血管形成过程。

人体内脏血管分布示意图3

人体动脉分布图

概述

输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均称为动脉。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及各级分支运送动脉血。

人体动脉分布于全身,且多与静脉伴行。动脉主要分为肺循环动脉和体循环动脉。

动脉分布

人体动脉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可分为肺循环动脉和体循环动脉,具体如下:

肺循环动脉

肺动脉干位于心包内,系一粗短的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主动脉的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的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左动脉较短,在左主支气管的前方横行,而后分上、下两支进入肺的上、

下叶。右肺动脉较长且粗,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后方向右横行,至右肺门处分为上、中、下三支分别进入右肺的上、中、下叶。动脉韧带为连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索的遗迹。

体循环动脉

体循环动脉血管的主干是主动脉,由左心室发出,先行向右上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再呈弓形弯向左后下方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沿脊柱左前方下行,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至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主动脉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其中降主动脉又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升主动脉:自左心室发出,于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之间行向右前上方。至右第2胸肋关节的后方移行为主动脉弓,其根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位于胸骨柄后方,自右第2胸肋关节后方弓形向左后下方至第4胸椎体下缘,移行为降主动脉,其后方与气管和食管相邻。在主动脉弓凸侧发出三大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向右上行至右胸锁关节的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是胸部动脉主干,发出壁支和脏支。壁支包括9对肋间后动脉和1对肋下动脉,由胸主动脉后外侧壁发出,主干分别走行于第3-11肋间隙和第12肋下方(第1、2肋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脊髓、背部的肌肉和皮肤、胸壁和腹壁上部等处。脏支细小,有支气管支、食管支和心包支,分别分布于气管、支气管、食管和心包。

腹主动脉:是腹部动脉的主干,亦发出壁支和脏支,脏支远比壁支粗大。脏支分为成对脏支和不成对脏支两种。成对脏支包括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和动脉(卵巢动脉),不成对脏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髂总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后,沿腰大肌的内侧下行至骶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髂内动脉是盆部动脉的主干,为一短干沿盆腔侧壁下行,分布范围包括盆内脏器以及盆部的肌肉。其分支亦有壁支和脏支两种。壁支包括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脏支包括脐动脉、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动脉、内动脉。

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至股前部,移行为股动脉。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是下肢动脉的主干,在股三角内下行,穿过收肌管后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在腘窝的深部下行,至腘肌的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此外,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直接延续。

肝在什么位置图片

肝脏在人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

另外,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肝的重量,男性为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扩展资料:

肝就是肝脏。它位于腹部右上方,承担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它也是人体内的内脏器官。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肝脏还是人体内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肝脏分解由肠道吸收或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的有毒物质,然后以无害物质的形式分泌到胆汁或血液继而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

八字骨下方有很多的器官,如肝脏、胆囊。因此,肋骨下方隐痛的原因也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首先,要排除是否是肋骨的骨折,这种疼痛会因为打喷嚏、深呼吸而加重。其次,肋软骨炎也会引起疼痛,多数伴有肋骨轻度的肿大,按压疼痛,同样也会因为打喷嚏等动作而加重。,胆囊的疾病也会引起肋骨隐痛,比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同时还可能伴有一系列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慢性胰腺炎除腹痛之外,也会引起右侧肋骨下方隐隐作痛,还会伴有厌食、消瘦等。你看你是哪种【摘要】

肝在什么位置图片【提问】

简单来说,肝脏的位置就是位于人的右胸以下,没有接触到中间腹部。

一、肝脏的位置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

肝脏是在右胸的下边,大部分都是在身体的右边,只有一小部分过了身体的中间达到了左边。并且肝脏不多是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并没有完全达到腹部,没有超过肋骨,多应该是到第5根肋骨左右。

二、肝脏的作用肝脏主要是帮助身体处理新陈代谢。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都是由肝脏合成。肝脏也和激素有关系,人体内的激素平衡也需要肝脏来维持。他虽然不像肾脏一样直接处理水循环,但也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参与了水的代谢,在人体循环健康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肝脏还可以分泌和胆汁,促进消化。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可以处理体内的外来毒素,肝脏还和血液也有关系,所以肝脏整体来讲是一个综合型的器官,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作用。

三、保护肝脏因为肝脏身兼数职,要处理各种事情,所以相应的他的负担也比较大一些。重要的就是要饮食调节,保护肝脏健康。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对肝脏的负担非常大,肝脏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才能将它们去除。酒对人的所有身体器官都有比较大的负担,酗酒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生的食物里面可能存在某一些细菌,如果不处理好对身体也是不利。多喝水,可以帮助肝脏促进代谢,少熬夜,可以减少身体器官的负担。

人的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喷门部,是人体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

肝脏在人体的位置

约1200~1600g,约占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的重要实质性脏器,一般重约1200克~1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得的1/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经贸部占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肝脏,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正常的肝脏在右侧肋缘下摸不到,但是剑突下可以摸到,临床大夫查体时往往将手放在右上腹触摸肝脏。正常的肝脏重量在1500g左右。

肝脏是位于腹部的右上部,从右侧季肋区一直延伸到了上腹的正中。肝脏的大部分都隐藏在肋骨的下面,正常的情况下触诊的时候是摸不到肝脏的。在儿童时期,因为肝脏的位置会比较低,可以在肋下1-2cm的地方触摸到。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肝,。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右边肺叶下面,以心脏为中心线,胸口肺部的右侧往下为肝脏,按五行来讲,肝脏属木,有肝藏之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