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_九年级物理书电子版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九年级上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物理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_九年级物理书电子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_九年级物理书电子版苏科版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1、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从物体受到的几个力中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 能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物体受力的大小及方向。

3、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究竟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最初的运动状态决定的。

【导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导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应用

【学法提示】

由牛顿定律引入物体受几个力平衡,进而转到二力平衡。

一、 预习导学

提出问题

1、牛顿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 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解答:这是因为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 ,相当于物体 ,这是物体处于 。

当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

2、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解答: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 问题精讲

1、 怎样保证小车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拉力的作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其中哪两个是一对平衡力?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吗?

3、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三、练习反馈

1、重为0.1N的水滴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它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

2、 从高空竖直下落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大,此时它受到的空气阻力

重力;后来匀速下落,此时它受到的空气阻力 重力(填< 、 = 或 >)。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4、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4 m/s时,绳子脱落,这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小车的运动速度是______。

7、重100 N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水平拉力是______N。

8、平衡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填“能”或“不能”)。

9、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10、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 和____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 和______ ,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

11、起重机吊着的货物匀速上升时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是否平衡,为什么?

12、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

1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 )

A. 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14、下图中那一对力是平衡力 ( )

A B C D

15、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

A 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四、联想变通

1、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线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2、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是平衡力(“一定”或“不一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它受到的力一定 平衡力(“是”或“不是”)。

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和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吗?为什么?

【反思总结】

反思: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反思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的优缺点:

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作业超市】

兴趣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能提几个吗?

必做题:完成课本后面练习。

选做题:1、高级:完成自有资料相关内容,完成《课程练习》60%以上习题。2、中级:完成《课程练习》40%以上习题。 3、初级:整理本课知识点,完成《课程练习》30%以上习题。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定义

2、二力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平衡的条件

看了九年级上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的人还看:

1.九年级物理电动机教案

2.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3.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4.九年级物理电动机 教学反思

5.九年级上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6.九年级上册物理压强教案

王后雄物理教材完全解读物理九年级上册的范围是从哪到哪?或者,物理和化学初中同步教材哪个比较好用

主要教学过程

王后雄系列丛书里面完全解读九年级物理上册的范围是从功和机械能到电功率。

4.板书设计

比如这部分范围在初中物理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呢,由于设计的初步的电路,而且电路的重点内容都是在九年级上册,所以如果要买的话就买上坐一坐吧,不过现在开学已经有两个月了,你做题的时候呢,可能只需要一半就是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如果想要做一个系统的学习的话,你买上衣就可以,或者如果是为了迎接中考的话,你现在不用王后雄物理教材的版权截图,你可以做王后雄的师说。

这套教材呢适合中考复习用,而且呢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正面儿部分是对知识点的解析,然后呢适合中考。背面是一些小练习。每一切都针对有响应的练习,而且练习测验非常方便。

化学的话,王后雄的教材里面感觉师说也是不错的。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前两章,人教版)

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计

1/x1+1/x2=(x1+x2)/14、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x1x2=(-4/3)/(-5/3)=4/5

也就是两根之和。两根之积

aX^2+bX+c=0,X1 X2是两根,则有X1+X2=-b/a,,X1X2=c/a,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教案可以使用得当的话,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培养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一)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

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

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实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试验 ……

进行试验 ……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了什么)了解、掌握、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对......的探究过程,初步学会......,提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学好物理的信心,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实验探究。

难点:新概念的理解、总结实验规律、各种规律的灵活应用。

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常用的导入方法实验导入、联系实际导入、直接导入)。

采用联系实际导入法:讲述从到重庆的各种路线,导入新课:位移。

(2)新课讲授(知识点条理清晰的呈现)。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矢量、标量)。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例:判断路程和位移)。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现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3)巩固练习。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4)小结作业。

①请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②布置课后作业。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三)

温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 → 温度计

二、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 〕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摄氏(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教学目标】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1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2

机械能和内能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一般来讲,物体由下而上运动,是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物体由上而下运动,是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同一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条件:有温;

实质:内能的转移;

方向: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焦耳)

三、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吸=cm△t 温度下降时:Q放=cm△t

补充: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海吹陆成海,陆吹海成陆)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种方式:热传递)

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4.内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能(对外做功)→机械能 机械能【(摩擦)对内】→内能

5.书本12-27 实验现象:盒盖被弹起

原因: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五、燃料的热值:

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1.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单位:q(J/Kg) Q放=mq

3.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无关,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3

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3.电路: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③连接电池的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通路: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

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

4.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串联电路: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不能工作;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大小。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

④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⑤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U 单位:伏特V。(干电池:1.5V)

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③在使用双量程电压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压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

与电流表有一点不同: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路中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串并联电路识别 方法

电流流向法:

①途中不分流---------串联

②途中要分流---------并联或混联

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

①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串联

②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并联

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

所谓“节点法”:就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苏教版

★ 苏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 物态变化初二物理知识点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短语期末复习资料(2)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提纲

★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短语期末复习资料

★ 九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教案可以使用得当的话,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培养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一)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

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

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实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试验 ……

进行试验 ……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了什么)了解、掌握、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对......的探究过程,初步学会......,提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学好物理的信心,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实验探究。

难点:新概念的理解、总结实验规律、各种规律的灵活应用。

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常用的导入方法实验导入、联系实际导入、直接导入)。

采用联系实际导入法:讲述从到重庆的各种路线,导入新课:位移。

(2)新课讲授(知识点条理清晰的呈现)。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矢量、标量)。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例:判断路程和位移)。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现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2、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电功率的单位是瓦。计算式:P=W/t=UI==I2R(其中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巩固练习。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4)小结作业。

①请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②布置课后作业。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三)

温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1.电流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在实验中利用转换法,根据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是否有电流。

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 → 温度计

二、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 〕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提问】进行对比。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直流电源:电池(正极流向负极) 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简单电现象 电路

1、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接情况的图形。

十五、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然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I=Q/t

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

③测量:电流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在测量前后先估算一下电流强度的大小,然后再将量程合适的安培表接入电路。在闭合电键时,先必须试着触接电键,若安培表的指针急骤摆动并超过满刻度,则必须换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时,不允许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以防过大电流通过安培表将表烧坏。因为安培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千万不能把安培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或电源两极上,否则将造成短路烧毁安培表。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相应的量程及该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读出指针所示数值。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流之和I=I1+I2

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1MV=103KV 1KV=103V 1V=103 mV 1mV=103μV

②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伏 一节铅蓄电池 2伏 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伏 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伏

③测量:电压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须把伏特表跟这部分电路或用电器并联,并且必须把伏特表的“+”接线柱接在电路流入电流的那端。

每个伏特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电压不得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如若被测的那部分电路或用电器的电压数值估计的不够准,可在闭合电键时采取试触的方法,如果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很快地摆动并超出量程范围,则必须选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才能进行测量。在用伏特表测量电压之前,先要仔细观察所用的伏特表,看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并弄清刻度盘上每一个格的数值。

6、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代表符号Ω。

常用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它们的换算:1MΩ=106Ω 1KΩ=103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跟横截面积有关,跟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9、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导线长度改变电阻值的仪器。

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铭牌含义:“100Ω 2A”表示 阻值为100Ω 允许通过的电流为2A

注意点: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应把滑片P移到变阻器电阻值的位置,从而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保护电路。

10、变阻箱: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定值电阻个数和阻值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变阻箱有旋钮式和插入式两种。它们都是由一组阻值不同的电阻线装配而成的。调节变阻箱上的旋钮或拔出铜塞,可以不连续地改变电阻的大小,它可以直接读出电阻的数值。

11、欧姆定律

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12、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总=R1+R2

13、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总=1/R1+1/R2

【方法介绍】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

(1)元件连接法 分析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并列接在两点间的是并联电路。

(2)电流路径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分析电流的路径,直到电源的负极。如果只有一条回路,则是串联;如果电流路径有若干条分支,则是并联电路。

(3)元件消除法 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时,出现开路的话则是串联;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后,其他元件仍能正常工作则是并联。

十六、电功 电能 生活用电

1、电功: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计算式:W=UIt=Pt=t=I2Rt=UQ(其中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1KWh=3.6×106J

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接法:①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②“1、3”进“2、4”出;“1、2”火“3、4”零

参数:“220V 10A(20A)”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50Hz”表示电能表应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000转。

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计算式:P=×3.6×106(W)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决定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决定的。联系:P实=()2P额,可理解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n时,功率就变为原来功率的1/n2。

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t成正。计算式:Q=I2Rt=UIt=t(其中Q=UIt=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6、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是由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7、家庭电路:由电源线、电能表、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等元件组成。

①家庭电路的进户线相当于家庭电路的电源,由两根线组成,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

②开关及保险丝必须与电路的火线相连。开关接在火线上,当拉开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上各部分都脱离了火线,这样人体碰到这些部分就不会触电,检修电路也比较方便。能使整个电路更安全。

③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座(或灯头)之间,利用测电笔可以检查开关安装是否正确。拧下灯泡,将开关闭合,把测电笔笔尖分别触灯座两接线柱,其中有一个氖管发光,再将开关断开,再用测电笔分别触两接线柱,如果两个都不发光,说明开关安装正确;如果仍有一个发光,说明开关接在零线和灯座之间,应予以纠正。

④一般照明电路里使用的保险丝由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保险丝熔断电流时,保险丝立即熔断,使电路断开,从而保护用电器,避免引起火灾。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应该使用它的额定电流稍大于或等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

在照明电路中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铜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8、触电: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伤害。

9、安全用电常识:不接触电压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明插座的安装应高于地面1.8m,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接地。

【记忆法】

十七、电与磁

1、磁体:物体能够吸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与指向性

2、磁极:磁体上磁性紧强的地方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称为N极、S极或北极、南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中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为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4、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情况的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磁感应线的疏密表示磁性的强弱,磁感应线的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

5、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个提出磁偏角的是沈括。

6、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磁极的分布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是依据通电线圈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制成的。

其磁性的强弱与有无铁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7、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生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是法拉第发现的。

8、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9、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导体内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10、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绕轴旋转的原理制成的。线圈能持续转动的原因是①线圈具有惯性,当线圈到达平衡位置时,由于惯性,能越过平衡位置②当线圈越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11、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表示电流每秒发生50个周期性的变化,方向改变100次。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泸科版

2.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并联电路:①有多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章:探究简单电路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1.从闪电谈起

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3.认识和测量电流

4.探究串、并联中的电路

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压

6.探究串、并联电流中的电压

第二章:探究欧姆定律

1.认识电阻

2.探究欧姆定律

3.哦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四章:内热与热机

第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新华书店现在应该有卖初三物理参考书,你可以去看看 ,我早就买了(泸科版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物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电磁

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4.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判定电生的磁场方向。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8.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9.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0.电池分化学电池(正极是铜帽碳棒)、水果电池、伏打电池(有里程碑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池)、蓄电池(有铅和硫酸,污染大)、太阳能电池(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发电厂发电有以下几种方式: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潮汐发电等。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 方法 来减小压强如: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初三物理知识点部分 总结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 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⒌⑴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三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九年级上册物理磁生电教案

【导学过程】

物理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蓝图,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关键。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磁生电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磁生电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电频率是50 Hz。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铁架台、蹄形磁铁、细线、矩形线圈、电流计、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若干导线、发电机原理挂图、磁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 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

以前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

【】

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是可以产生电,它是由磁产生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时培养学生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逆向思维,新旧连贯;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0-5磁生电

观看,引发思考

回忆、思考并回答奥斯特实验内容及电流方向与磁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知识点二:发电机

【演示实验】

将发光二极管接在微风扇的插头处,用手旋转叶片。

(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析】

手转动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实验中有哪些能量转换?

【点拨】

1.由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能有电流时,小磁针会转动,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让小磁针转动,导线中会不会有电生呢?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展示】

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电流。

【实验设计】

学生进多角度的实验尝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精神。)

【实验方法指导】

【提示点拨】

利用控制变量法:1.保持磁体的磁场方向不变,让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不动,闭合开关,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2.再使导体ab与磁感线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3.使导体ab沿平行于磁感线的方向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

【对比探究】

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保持磁场方向不变,改变;保持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

【实验记录】

依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自我见解的精神。)

【过渡】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精神,用名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

【实物展示】

发电机的实物

【演示实验】

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

【现象思考】

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左右摆动呢?

【点拨提示】

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有感应电生,会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且随着转速的改变偏转角度也发生改变。说明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是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的交流电。

【自学】

看书后回答:发电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发电机模型。

【思考】

线圈通过两个铜环与外部电路相通,铜环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提示】

线圈转动过程中,有两个边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通过铜环的连接使外部电路中也有了和线圈中大小和方向相同的交流电。

【课件动画播放】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当线圈在外力的带动下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的两个边分别切割磁感线,且切割的方向不同,所以它们主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同,这正好使线圈沿着某一个方向向外流出电流。当线圈转过图中的这个位置时,两边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变成了倾斜的方向,使得切割磁感线的条数减少,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减小,所以出现一大一小的指针摆动现象。当线圈转过了180度以后,线圈的每条边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故它们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相反,所以还会出现电流表指针方向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的现象。

【自学阅读】阅读课本140页,了解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是什么?

3.我国交流电频率为多少?一个周期的时间?

4. 实际发电机的构造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交流电的频率。)

【强调拓展】

实际发电机的构造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小型发电机采用线圈转动,磁场不动的方式;大型发电机采用线圈不动,磁场转动的方式,因为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电刷与滑环间容易产生电火花,很不安全,故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发电。发电机发电过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际发电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

【拓展补充】动圈式话筒的工作过程

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经过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设计意图:巩固落实知识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认真观察并思考

观察、体验、思考后回答:磁能生电。并指出此装置(实验)中能的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结合“奥斯特实验和电动机原理”,进行实验设计。

1.让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不动,闭合开关,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

2.使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

3.使导体ab沿平行于磁感线的方向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

对比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的影响因素回答: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体的磁场方向。

根据表格实验现象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

结合实验认真观察观察构造,然后回答:小灯泡发光和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交流讨论:

看书回答:它是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与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电动机的换向器。

交流讨论回答:

保证外部电路中的交流电和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方向一致。

观看视频了解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阅读回答: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每秒周期性变化次数叫频率;我国交流电频率为50 Hz一个周期的时间为0.02s,电流方向一秒钟改变100次;实际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听讲

【盘点收获】 利用板书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点评 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板书设计】

§16-4磁生电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 ②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发电机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频率:交变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次数

3.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

4.实际发电机的构造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通常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本 教学设计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师指导的学习模式,在本节教学中用简单的事例、形象的动画展示、生动的实验,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点明主题。 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另外,本节课利用大量的和视频突破了这一难点,让学生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需改进之处:

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能量与做功

2.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的电流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实验时需利用控制变量法。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 方法 :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 W=F·s

单位:在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⑷功率的单位:在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机械效率

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 :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① Q吸 =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② Q放 =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9、内能与热机

⑴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⑵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或者Q放 =qv;(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 Q放 =qv计算(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⑶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⑷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⑸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⑹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 措施 。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 1MΩ=1000kΩ 1 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⑷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的位置 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 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的单位: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Q=It(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9.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