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价格

顺丰老板和京东老板谁有钱

顺丰老板王卫和京东老板刘强东都是财富百日榜的。在物流行业,顺丰京东老板的,但是刘强东还有电商这块,都是百福榜人物,都是超亿富豪。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价格京东物流股价港股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价格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 京东物流股价港股价格


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股。上市首日,京东物流股价报收41.7港元,市值2540亿港元,力压“四通一达”,成为仅次于顺丰的第二大物流上市公司。所以顺丰老板和京东老板还是顺丰更胜一筹。

京东市值有多少?

8月26日,港股京东股价刷新高,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港元。截止收盘,涨幅收窄,市值9982亿港元。

2020年8月17日发布半年报,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011亿元(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8月17日收盘以来,盘中7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32%。截止8月26日收盘,京东港股涨势如虹,股价屡创新高,今日310.8元321.6元,盘中市值一度超1万亿港元,上市两个半月市值激增3000亿港元,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扩展资料

京东市值上涨的原因—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1、 巴克莱分析师Gregory Zhao将京东的目标价从79美元上调至83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Gregory Zhao表示,在今年6月份,的用户参与度、商家的营销需求以及供应链和物流能力都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上周提交的财报中得到证明。该分析师认为,这为电子商务市场树立了一个‘新起点’。

2、 高盛将京东的目标价由283港元升至329港元,将其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高盛指出,公司零售规模将不断扩张,由非必需品扩展至日常用品,预计公司2020-22年收入分别增长26%、21%、20%。高盛认为,预期京东领先同业的采购规模、广告优势、成本控制等利好因素,将推动公司2020-22年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率达到2.25%、2.5%、2.8%。

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数字科技等业务板块贡献估值将不断提高。将京东目标价提价至329港元,以反映业务前景更加明朗的预期利好。

3、野村将京东目标价由287港元上调至32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野村表示,京东今年第二季收入及盈利超过预期,其中总收入同比上升34%,超过市场及野村预期5%,主要是受到零售及物流业务增长稳健所提振。另外,因收入及非经营收益提升,公司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测的29%。

4、大和将京东的目标价由290港元上调至308港元,评级维持“买入”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京东第二季度收入增长强劲,远超市场预期,预期公司下半年仍可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由于公共卫生被压抑需求的原因,公司第二季度电子及家用电器类别的收入同比增长28%,预计这种增长势头将在第三季度恢复正常化。

5、 国信证券上调京东目标价至318-329 港,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得益于京喜下沉策略有效,单季用户增速创11 个季度用户增长新高。未来依托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与微信社交优势,京喜将不断释放动能,持续贡献增量用户。此外,未来随着物流、数科、健康等业务上市,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市值空间。同时创新业务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通过管理输出、协同赋能不断夯实公司的护城河,并为公司打造第二价值曲线,公司未来快速发展。

恒生指数盘中突破31000点 为2018年6月以来首次

金融界网2月17日消息 恒生指数盘中突破31000点,为2018年6月以来首次。

京东涨幅扩大至6%,刷新 历史 新高至415.8港元,市值首次突破1.3万亿港元。昨日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成为京东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京东物流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达到495亿元,同比增长43.2%。完成拟议的分拆后,京东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物流50%以上的股份。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稀土涨超10%。

圆通速递午后涨幅扩大至20%,据邮政业安全中心统计,2月11日至2月15日全国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3.65亿件,同比增长224%。

观点:

华盛证券高级分析师 Louis:美股昨晚假期后复市,早段受惠金融股造好,油价抽升带动能源板块齐向上。三大指数小幅高开后再逐步扩大升幅,更齐创出52周新高。道指多升150点,标普及纳指分别升15点及79点。唯高位有 科技 股见获利回吐,标普及纳指先收窄升幅,随后更倒跌至收市。道指仅收窄升幅,并以升64点收市。有近27%的基金表示,美股现在是属于牛市的开始,而有超过半的认为美股现正处于牛市的后期,不足成半感觉是在泡沫状态。各基金持有水平不足3.8%,为自2013年3月以来。而持有债券、股票及商品之比重,则创自2011年2月以来,对经济前景极度乐观。

港股早上先低开110点,随后再扩大跌幅至多跌243点,恒指低见30503。低位见回稳,再有买盘趁低吸纳,带动股市反弹倒升,高见30861,多升115点。踏入牛年,准备上市的(6606)诺辉 健康 公布认购结果,有超过106万人申请认购,超额4,132倍,中签比率仅两个百分点,比(1024)的4%仍再少。需要认购200万股始可稳获1手,需要资金5,600万元。因为是次全球发售也仅是7,660万股,在发售更少至766万股。以上限26.66元定价,集资近21亿元。今晚率先在暗盘市场交易,明日早上正式在交易所上市。相信又是继(1024)快手 科技 后另一只倍升的股票。

京东市值突破1万亿港元,转换民是多少?

京东-SW连续8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0%。以港股市值计算,刘强东持股市值超1500亿港元。 由当前的汇率1 = 1.1244港元来看,1000000000000港元 大约是 889355000000

按照8月28日1港元=0.889来换算,京东市值约0.89万亿,这只是账面数字,随着股市的起起落落,也随时会出现暴涨或暴跌的可能,但这也是侧面说明京东的实力吧。

作为企业的代表,日前,京东港股股价达到321.6元/港元,市值突破一万亿港,按照的港对汇率 ,京东市值约为1.1237亿。

一元钱对应的是九毛多港, 所以按照此汇率,京东的市值10000亿港元,折合民就是9万多亿。

1万亿港元不多八千九百亿。因为1港元不多是0.89元。

889363215937.39元。根据港元和的汇率可以得知,10,000亿港元经过转化民之后有889363215937.39元。

1港元=0.8894

换算下来1000000000000港不多相当于889355000000

京东港股(深入解析京东港股的投资价值)?

京东港股的估值相对较低,目前市盈率约为30倍,相比其他互联网巨头的估值水平较低,具有投资潜力。随着京东港股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其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 2.3 京东港股的金融业务

京东港股的市值目前约为3000亿港元。相比于其他电商企业,京东港股的市值较为合理。而随着京东港股的业务不断扩大,其市值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京东港股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京东港股的物流业务 京东港股是指京东在联交所上市的股票,股票代码为“9618.HK”。京东港股于2019年6月正式上市,成为电商巨头京东的第二家上市平台,也是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在上市的支股票。

3.3 京东港股的流情况

京东港股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京东港股的股票代码为“9618.HK”。

京东港股在2020年的营收为7211.6亿元,同比增长29.3%。电商业务的营收为6451.8亿元,同比增长33.1%。

对于投资者而言,京东港股是一个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企业。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从而降低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长期持有的方式,享受京东港股业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收益。

2.3 京东港股的金融业务

2.2 京东港股的物流业务 一、京东港股的概述

1.1 京东港股的背景 四、京东港股的投资价值

京东港股的股票代码为“9618.HK”。 3.2 京东港股的净利润情况

营收巨亏近10亿,王卫身家缩水1340亿,顺丰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出品 | 探客Tanker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5月28日,京东物流在上市,上市首日收涨超3.3%,报41.7港元每股,成交额约71.7亿港元,市值为2540.2亿港元。这是继京东 健康 上市后,京东体系内又一家成功上市的企业。

这不禁引发了外界对刘强东的调侃——“东哥又有公司上市了!”“东哥这几年为人低调了,但办企业还是高调的”。

话说回来,“东哥”这个称呼似乎是刘强东身上突出的标签之一。的互联网大佬,大多数时候都用一种谆谆教诲的师者形象示人,也许是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拓展都靠这些传道者不遗余力的身体力行,也许是跟很多人高学历、高智商的创业背景有关。

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人是例外。跟很多“同道”喜欢外界称自己为“老师”不同,这两位大佬更愿意与员工“称兄道弟”,而“江湖情义”就成了这两家公司留给外界深刻的印象。

他俩就是京东的刘强东和顺丰的王卫。

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是,刘强东每年都要选个日子,与库管、配送人员一起吃果冻,吃完果冻后再用果冻杯和他们一起喝白酒。原因在于当年京东个配送站出现时,在场有人提议喝点酒庆祝一下,但没有那么多的酒杯,刘强东就让人买来果冻,大家把果冻吃完,以果冻的杯子当酒杯,共饮一杯白酒。

这是京东辉煌的开始,也是刘强东在京东抹不去的“大哥形象”。很多时候,刘强东称呼大家为“兄弟”,兄弟们也都叫他“东哥”。

王卫也是如此。

2016年4月17日,一位顺丰快递小哥不小心把一辆正在的小轿车剐蹭了,司机下车后又打又骂,说话非常难听,还连扇小哥6个耳光。

因此,别看刘强东和王卫这两人在某些方面属于“同行是冤家”,但不忘江湖情义的作风依然让他们有时会隔空惺惺相惜。

如今,随着京东物流的成功上市,同为“江湖大哥”的两人,在同一片商业江湖中,终于狭路相逢。

事实上,刘强东跟王卫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一方面,江湖气息浓重的二人,很多时候几乎同气连枝,甚至经常生出“世上有知己”的感觉。因此,双方之间互动不断,相互支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2017年6月1日,王卫公开与菜鸟决裂,当晚刘强东就出面声援:“我相信顺丰的质量、王卫的为人!如今公民发送的一切公家快递信息,不论是不是该平台的都被拿走!曾经守法!公民的隐私信息谁来维护?呼吁有关部门调查!”

另一方面,刘强东和王卫在公司运营层面的思考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员工待遇上有明显别。就在刘强东声援王卫前三个月,顺丰刚刚上市时,IPO申请书披露顺丰并没有给所有的物流小哥上五险一金,这和刘强东坚持给一线员工上五险一金的作风不同。

据了解,在员工支出方面,2020年京东物流共计为一线员工支出261亿,按招股书披露的2020年底一线员工数量进行保守估算,平均每位员工年支出近11万,月支出近9000元。这算是业内极少有的坚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

关键是京东物流和顺丰都在物流领域均投入重金。

顺丰自不必说,物流是其主业;而京东物流则是刘强东力排众议、顶住万难,甚至“砸锅卖铁”建立起来的京东竞争力,自2007年以来,一步步自建物流、搭建配送队伍与自建仓库,直至如今走到上市,京东物流的每一步都走得颇不容易。

但说到底,两人之所以能惺惺相惜,原因就在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京东物流跟顺丰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虽然顺丰也做电商的生意,但京东物流不可能接京东平台之外其他电商平台的单子。更何况,在京东平台上京东自营全部采用京东物流,只有品牌商开的店铺,才可能使用顺丰物流。

因此,双方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

然而,从2019年业内传出刘强东有意将京东物流拆分上市的消息后,双方的处境变得日益“尴尬”起来。

因为为了解决投资人认为“大客户收入占比过高”的问题,京东物流逐渐开始“去京东平台化”。而依据京东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和库存体系,京东物流这两年在工业和电商供应链管理上面,签下了不少大型企业的客户。

根据京东物流此前递交的IPO申请书来看,2018-2020年9月,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29.9%已增长至43.8%,而营收总增长率为59.38%。这已经说明京东物流在享受了业务增长的同时,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还能快速提高。

原因特别简单。

京东物流是一个跟所有物流公司完全不同的形态,与其把它称作为一家物流公司,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给电商平台配套的仓储物流和管理体系。

实际上,京东更多的时候是用“以存储代替运输”的方式来维持高周转的货物运输,正是这种方式保证了京东平台的地方自营商品8小时内的送货时效。

而这套管理体系以及在建立基础之上的信息化系统,如果对接到一些工业生产企业,正好能解决这些企业急需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而这点恰恰跟顺丰的业务产生了交集。因为这种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高端物流,以往是顺丰业务的基本盘,但现在京东物流的介入引发了双方之间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初京东的定位正式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招股书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8%,这就是对其进军高端物流的一个有力证明。

正因为建立在这样业务拓展方向明晰的基础上,东哥在2020年年初重启了京东物流赴港上市的进程,并于5月28日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收涨超3.3%,报41.7港元每股,市值为2540.2亿港元。

京东物流成功上市,对顺丰而言,无疑是友商变得更强大了,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

从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数据看,京东物流2019年无论在仓库面积还是总收入方面,都于国内其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这意味着在顺丰原本占据优势的高端企业物流领域,京东物流逐渐成为了者。

据「探客Tanker」观察,为了应对京东物流带来的挑战,就在2月份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的几天后,顺丰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港交所上市的的物流公司嘉里物流。消息显示,这场收购几乎尘埃落定。在28日京东物流上市当天,顺丰公告拟以巨资收购嘉里物流超过51.8%的股份。

在2月份发布这一个惊天收购后的交易日,顺丰股价大涨,迎来了124.7亿元的 历史 股价。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颇为“魔幻”了。

4月22日,顺丰发布2021年季度财报,营收巨亏9.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07亿元,同比下降209.01%。此消息一出,震惊市场,王卫为此公开致歉,履职四年的财务负责人伍玮婷女士请辞。

随后,顺丰的股价一路狂泻,截至5月28日收盘,股价已腰斩至69.85元,相比较春节前期的高价高点,顺丰的市值蒸发了2730亿元,王卫本人身价缩水1340亿元。

已经有媒体表达态度,认为2021年顺丰“流年不利”。

实际上,在极兔入局之后,电商快递领域的价格战愈发激烈,顺丰虽然不看重低端市场,但也不得不真金白银地投入与新玩家竞争。

据新浪 财经 ,受现在不正常的市场价格影响,顺丰单票收入已持续22个月下降,而且降幅持续达两位数。数据显示,顺丰单票收入为15.74元,同比下滑12.12%。

关键是在顺丰一直占有优势的供应链市场中,现在也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2017年,王卫曾雄心勃勃地表示,顺丰要对标的“不仅是4千亿的传统快件配送市场,而是12万亿的大物流市场”。

知名投行分析师李歆认为,为了实现王卫的这一个愿景,顺丰不惜投入巨资,在全球大举收购供应链物流公司。“这两年很多知名的供应链企业都挂上了顺丰的标签,今年更是准备以175.55亿元的大手笔拿下了嘉里物流51.8%的股份。”李歆对「探客Tanker」表示。

不过,他认为顺丰现在依然没有从这些收购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从财报数据来看,这些在供应链领域的高额投入尚未实现预期收益,已经成为王卫心中重要的一块心病。”他补充道。

4月9日晚,王卫业绩说明会上回应业绩亏损时表示,顺丰控股今年二季度肯定不会再出现亏损,但全年利润回到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行性不高。

这其实说明王卫也知道,顺丰新增的利润无法覆盖成本,而其亏损的原因关键在于盈利能力的问题,尤其是毛利率下降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王卫之所以被人看作“商场枭雄”,就在于每当面对突发,他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次也不例外。

就在很多人都在琢磨,顺丰和王卫究竟会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时,2月10日,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顺丰房托,SFREIT)向港交所递表,这被人看作是王卫对顺丰新增收入变现渠道的一个重要尝试。

消息显示,5月5日顺丰房托已经开始公开招股,发售价介于每基金单位4.68港元至5.16港元,集资多约26.83亿港元;5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股份代号21。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房托上市性质是REITs基金,王卫打的算盘是走一条“物流资产证券化”的道路。

所谓REITs基金,其实是将自己持有的固定资产物业转换成若干份每份标明价格,然后变成一个公募的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所购买的人跟股票一样,按所持有的份额,在这样物业年度的收入中获取分成。

「探客Tanker」认为,王卫选择REITs这条路解决自己收入下降的问题,确实是有自己深度的考量。

事实上,对于物流地产来说,REITs基金模式的意义重大。物流地产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一般物流地产项目只能通过物业经营来获取租金等经营性收入,而不能一次性出售回笼资金,投入资金的回收一般需要十年以上。

因此,发行REITs就能盘活资产,并使得顺丰由重转轻,既能获得充裕的流,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又能持有稀缺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扩张,优化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在物流地产领域,将这套轻资产手法玩得风生水起的正是老大哥普洛斯。

这几年,普洛斯不动声色地通过出售REITs基金份额,从而撬动了3到5倍的杠杆,获得巨额流动资金,成为在乃至快速扩张的根本。

据悉,截至2020年底,普洛斯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规模的物流地产经营服务商。

而且,这家公司旗下募集并运行了7支专门投资于的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300多亿元,衍生的基金管理规模也突破百亿美元级别,年获取的基金管理费达到过亿美元级别。

另一家投资基金研究部的负责人王雪莹对「探客Tanker」表示:“顺丰想发行REITs基金,固然有想办法拓展收入来源的想法,更是跟京东物流上市有关。”

在她看来,京东物流与顺丰很多高级业务是重合的,现在京东物流已经追上了,顺丰想要与其竞争就必须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顺丰选择发行REITs基金,也跟筹集资本与京东物流在其他高端领域竞争有关。”她说。

而此前在谈及顺丰房托上市事宜时,顺丰的高层也不可避免地表露,通过这个基金融资的想法。当时,顺丰房托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翟迪强就曾表示,“顺丰控股在成立顺丰房托是策略性部署融资的一部分,作为金融中心,顺丰房托的成立将会为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

而选择在上市房托基金,王卫或许认为自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首先,从2020年开始,已经在公募REITs基金方面展开了诸多的调研,并认可这将是下一个资产证券化的方向。其次,顺丰已经作过类似的基金,有了自己的经验。

早在2018年12月,顺丰就试水过资产证券化,成立了国内首单类永续物流地产储架类REITs“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资产支持专项”,当年首期发行募资规模达18.46亿元,公司实现资产增值投资收益约8.08亿元。

2019年,第二期募集资金总规模13.6亿元,实现资产增值投资收益6.14亿元。截至2020年底,该专项募资已超过45亿元。

,港交所也推出了REITs的利好政策。

2020年12月4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修订,放宽REITs投资限制,包括容许房托投资物业发展项目时超过现有的资产总值10%的上限,将房托基金的借款限额由资产总值的45%提高至50%等。

而且,在港股上市的类REITs也有不俗表现,比如越秀REITs在上市后实现惊人增长,资产规模从45亿元提升至2020上半年的363亿元。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王卫下定决心在推动顺丰REITs基金的上市。

然而在王雪莹看来,REITs并非是解决顺丰发展困境的,“一只REITs能否有优异表现,不止取决于上市市场的基本情况,更取决于旗下投资性物业的运营情况。”

目前,顺丰房托基金涉及的物业资产为三处,也就是佛山桂城丰泰产业园、芜湖丰泰产业园以及位于的物流中心-顺丰大厦,按照招股书显示资产总估值达60亿港元。

“这其中物流园区面积、租金,估值也,达52亿港元,在整个资产组合中分量重。不过2020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物业租金下跌17%,为2009年以来的水平。”王雪莹认为,这使得顺丰这个REITs基金的收益肯定显著降低,未来分红缩水,整体收益率会出现较大的负增长。

“从招股书中能看出,这也导致投资物产的公允价值出现波动,录得亏损为64.6百万港元,使得顺丰房托2020前9月的期内盈利仅32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跌去99.8%。”王雪莹对「探客Tanker」补充道。

而在李歆眼中,他并不看好顺丰这只基金的发展,起码在当下阶段的发展,“从上市申请书可以看出,仅一地的波动,就直接拉低了利润表现,而佛山、芜湖二地并非一线城市,租金水平的上涨空间恐怕也难以撑起较高收益。”

另外,他还认为顺丰这三个所谓的物流地产发展潜力有限,“顺丰关联租户的租金占到了同期总租金收入的八成,租金收入总额前5名中有3名来自顺丰控股。”

实际上,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顺丰关联租户占顺丰房托基金总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62.4%、72.1%及78.3%;租赁予顺丰关联租户及由顺丰关联租户运营的可出租面积,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45.2%、62.3%及76.3%。

正因此,李歆对「探客Tanker」表示:“这样的单一客户和关联交易过高的现实,都会对基金收益预期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投资人出手的兴趣。”

而从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的反馈恰如上述两位分析师所料。这个在公开发售阶段获超额认购的新股,却未能持续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5月17日顺丰房托报4.49港元/股,较发行价4.84港元/股跌9.8%;截至首日收盘,其股价跌至4.16港元/股,跌幅近15%。

有意思的是,就在顺丰发行的基金上市破发的同一天,京东物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招股事宜。

据「探客Tanker」当时获得的多家券商数据,截至当日下午6时,京东物流孖展暂录1127.6亿港元,以公开集资额7.92亿港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约141.3倍。

今日,京东物流成功上市及其股价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资本市场的态度——京东物流在时大涨超过16%,终报41.7港元每股,市值达2540亿港元。

资本市场对顺丰房托和京东物流的“一冷一热”,可能会让刘强东和王卫两位大佬思量许久。而如今的一个现实是,昔日互相声援的同行,终于要在同一个战场上相对,谁也不能“手下留情”。

毕竟,股市与商场正如同江湖一般,向来就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

文中题图来自:图虫创意,已获授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